楊建國
(作者單位:青島市廣播電視臺)
淺論 音頻處理器在調頻廣播中的應用
楊建國
(作者單位:青島市廣播電視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國內廣播事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現今廣播節目相應制作中心一方面擴大廣播節目覆蓋范圍,另一方面也追求廣播實際播出的高質量,而這就需要 將音頻處理器TAP(The audio processor)引入其中,因為當前多數調頻廣播直播形式較為突出,節目源建立在CD以及磁帶和主持人聲音等基礎上,容易造成電平時小時大,引發嚴重收聽失真狀況,而TAP則能夠較好予以調頻廣播實際質量的保證。本文基于此,分析調頻廣播播出制作狀況,介紹TAP內涵介紹,研究TAP原理,最后探討TAP在調頻廣播中的實際應用,以期為后續關于TAP方面研究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音頻處理器;調頻廣播;應用
進入新時期之后廣播事業迎來了發展新高點,新型多樣的廣播設備也由此應運而生,尤其是數字化方面技術設備被大量應用,這也促使調頻廣播迅速在大眾群體中普及開來,成為了大眾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對于調頻廣播日常收聽者來講在現實中常常面臨這樣一種收聽狀況,即更換廣播電臺頻道時聲音忽大忽小或者會出現雜音,這讓收聽者必須對音量予以不時調整才能良好收聽,可以說大大降低了調頻廣播實際播出效果。該種調頻廣播音量差異產生的原因很多,例如:來源不同的節目信號、制作不夠統一的音頻標準以及相應處理不當的信號動態等。而無論是哪一因素造成的較大電平差異均可以通過引入TAP來避免。
眾所周知,廣播電臺的節目內容較為廣泛,既錄制其他頻道內容節目,又錄制衛星節目或者專題新聞自制節目。因此,多樣性來源的節目在實際聲音大小上也會有所不相同,這也就導致節目難以統一的聲音大小。此外,各個廣播電臺實際數字化方面技術設備不統一,也就造成節目源實際聲音的后期處理效果不同。簡單來講,當前部分廣播電臺并沒有添置數字化相應制作設備,如果沿用以往設備對音頻電平進行處理就具有較大差異,而且不同設備之間在音頻電平上衡量標準也不一樣。因此,調頻廣播實際音質較差的狀況也就難以避免。此外,有相關廣播電臺在引入節目來源之后并沒有進行實際查看以及精加工,直接播出,該種狀況下也容易導致廣播聲音忽大忽小。其實各個廣播電臺本身對聲音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因為電平信號較大會引發傳播通道負載并出現嚴重音效失真的情況,而電平信號較小又會導致相關音頻具備較低的響度,尤其是能夠大大降低發射機的實際傳輸效率,當然在該種狀況下調頻廣播實際覆蓋范圍也會相應縮小。無論是電平信號較大還是電平信號較小均對收聽效果帶來負面影響[1]。
既然節目源前期上的加工無法良好控制處理,那么也就只能在后期實際播出中進行有效彌補。現今眾多廣播單位雖然利用調音臺系統對音量進行調整,使音量忽大忽小不良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從一定程度上講,均需要人工操作調整才行,而只要涉及人工操作則便具備了相異性。簡單來講,就是操作人員不同,其對于音量實際大小也有著不同感知,因此還是無法最大化避免音量差異問題。此外,人工音量操作調整也增加了值機工作者實際工作任務,其需要時刻關注調音臺并對聲音大小突然性改變進行及時調整,且不說人腦反應無法跟得上,長此以往也并不會使音量差異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更何況國內上千家電臺調頻廣播相應節目眾多,人工操作調節更是無法實現。從上述調頻廣播前期后期制作播出狀況來看,急需將先進的新型化TAP引入其中。
2.1TAP內涵
TAP是一種能夠處理各類音頻信號的新型化設備,一般音頻信號是頻率集中在20 Hz到20 kHz之間的相應聲波信號。該種聲波信號在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范圍之內。音頻信號通常利用音色以及音調和相應的響度三方面主要參數進行描述,而該三方面內容是音頻質量優劣的重要衡量指標。TAP在實際處理音頻信號的環節中,將相關聲音信號實際進行電信號良好轉化,在電能范圍領域進行良好處理。轉化為音頻電能形式后的聲音電信號可以依托于非線性失真以及信噪比和相應的頻率響應、振幅等參數進行具體評價或有效描述。如果是上述電信號方面幾個參數具備較高指標,則代表著音頻信號有著較高質量,反之則代表其質量較低。當前TAP依據不同技術標準可以劃分為數字TAP與模擬TAP兩種,當然還可以依據不同電信號處理實際劃分為頻率處理TAP及電平處理TAP兩種[2]。
2.2TAP原理
TAP原理又可以理解為TAP常見處理方式,主要建立在限幅信號、壓縮信號和相應的提升信號三方面。下面就該三種TAP信號處理原理進行具體闡述。
第一,從限幅信號來講,限幅是對輸入信號過大狀況的一種有效處理,在輸入信號過大時信號還未快速進入到相應音頻處理電路之前就已經被實施消波處理。簡單來講。就是將音頻信號中超出相應預設定值信號峰值進行良好切割,而對于處于預設定值以內的音頻信號不予限制,從限幅信號本質上講是為了避免信號通道出現音頻信號過載狀況。因為當過量的相關信號集中在信號通道中時也就降低了處理器反應效率,而及時切割有利于傳輸暢通性及有效清晰性[3]。
第二,從壓縮信號來講,壓縮信號主要是依托于相應自動增益壓縮器,或者可以稱之為是放大壓控器,當音頻信號平均音量處于特定預設值之上,該種自動增益壓縮器便會對其增益降低并將其動態范圍縮小,避免信號過大[4]。
第三,從提升信號來講,提升與壓縮的意義相反。簡單來講,就是當音頻信號平均音量處于特定預設值之下,該種自動增益提升器便會對其增益提高并將其動態范圍擴大,在此過程中自動增益提升器也會將提升比值、起控時間和相應的恢復時間三方面內容考慮在內[5]。
3.1應用于采集信號初步性加工
在了解了當前調頻廣播制作播出狀況以及TAP內涵原理之后,本文開始實際探討TAP在調頻廣播中的有效應用。具體來講,當前調頻廣播急需要將TAP引入其中進而推動自身內在發展,而TAP可以應用于采集信號方面的初步加工上。現今調頻廣播最根本的發展在于傳播力,而傳播力擴大的基礎則是音頻信號采集。因為調頻廣播相關節目源均是由大大小小音頻信號構成,信號初級加工是保證節目源質量的最初把關者,更是調頻廣播避免音質差異的基本手段。而對采集信號進行初步性良好加工環節中,就可以依托于TAP實現。從上述TAP原理中,不難發現其具備壓縮信號及提升信號等處理原理,而這些信號處理原理完全可以施加在初級加工信號中。對于采集到的相關音頻信號進行整體性檢測,檢測過程中將不同信號予以分類,之后針對各類音頻信號過大信號以及較小信號進行辨別并進行信號提升或者是信號壓縮,促使初步加工之后的音頻信號具備實用性。換句話講,初步加工后的音頻信號可以被直接播出,從而降低出現音質差異的幾率。
3.2應用于維持廣播聲音質量穩定
TAP除了能夠應用于采集信號方面的初步加工之外,還能夠應用于維持廣播過程中聲音質量的有效穩定。具體來講,如果當天調頻廣播實際節目內容比較少,利用采集信號初步加工可以將音質差異良好降低,而如果調頻廣播相關節目內容較多,則僅僅依托于初步信號加工顯然質控效果不夠理想,但是引入TAP并不需要擔心該方面工作壓力,因為TAP同樣能夠作用于廣播中的音頻信號。上文中提到當前眾多廣播電臺針對音量忽大忽小利用調音臺人工操作處理,相當費時費力,而現今引入TAP之后TAP相當于監控于調音臺的值機工作者。TAP具備音頻監控方面的靈敏性,快速識別廣播信號連接中音色差異以及響度差異,并及時做出調整,進而保證了音頻信號轉換之間的連接順暢性,更在初級信號加工基礎上保證了音頻信號統一。
3.3應用于廣播節目后期優化
TAP除了能夠應用于上述兩方面之外,還可以應用于廣播節目相關后期制作。具體來講,相關廣播電臺對于一些自制新聞專題節目會進行相應后期制作,此過程中則可以引入TAP,依托于TAP具備的智能性,對自制節目內容進行后期良好處理即優化。TAP智能性能夠對節目內容實施不同優化模式,如快壓縮優化模式及慢恢復優化模式等,可以利用在線面板模式設定進行實際操作,而不同優化模式具備不同壓縮時間及恢復時間,便于廣播電臺依據自身自制節目內容進行相應調整和選擇。此外,TAP具備可靠性較強運行系統保證了后期節目優化的穩定性,不會出現突然“死機”狀況,而其具備的掉電記憶功能相應能夠最大化便于工作人員操作,即當工作人員重新啟動TAP之后,其能夠自動將上次優化步驟調出,由此工作人員就可以在上次操作基礎上進行后續內容優化。而對于音量動態則具備動態信號相應顯示功能,整個后期優化操作一目了然。
當前可以說經濟的發展促使國內各個行業領域擁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而在該種環境背景下廣播事業發展較為快速,調頻廣播更加成為了大眾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親密伙伴,因此優化調頻廣播實際播出質量不僅成為了廣播單位關注的焦點,而且也成為了社會大眾熱議的話題。而將TAP實際引入廣播不僅能夠對采集的聲音進行初步性加工,還能夠對良好保證聲音質量。此外,還能夠優化廣播節目相應的后期制作。由此可見,TAP對于調頻廣播的更新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而本文對調頻廣播實際應用TAP予以研究旨在為后續調頻廣播優化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研究力量。
[1]魏雪飛.衛星地面接收系統在江蘇交通調頻同步廣播中的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6(1).
[2]符阿琳.音頻處理器在100kW廣播發射機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4).
[3]肖紅宇,陳海.PEEL器件在AMIGO調頻音頻處理器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13(1).
[4]羅萬榮,李朝兵.奧本音頻處理器在中波發射臺數字化前端系統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3(5).
[5]唐小初,蒲剛.調頻廣播傳輸發射系統響度的分析與控制[J].中國有線電視,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