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欣 張 旭
電影《熱血警探》的剪輯風格
武曉欣張 旭
(作者單位:安陽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熱血警探》是導演埃德加·萊特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部具有濃厚的后現代主義色彩的黑色幽默電影表現出了與傳統的黑色幽默電影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而影片的剪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影片的風格走向,為電影基調的奠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熱血警探;埃德加·萊特;剪輯風格
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曾說過,“劇本和剪輯掌握著一部影片的生命”[1]。眾多電影導演沒有一個會輕視剪輯工作的。剪輯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部電影的剪輯可以決定剪輯的風格走向。《熱血警探》是著名導演埃德加·萊特的經典作品,這部電影承繼了《僵尸肖恩》的黑色幽默風格,將英式黑色幽默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這部電影在剪輯方面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特色,大量的快切鏡頭、多線索交叉剪輯的時空結構、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叫板式剪輯的運用決定了影片的敘事節奏和風格。
很多時候,電影是導演主觀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這種主觀表達是通過鏡頭語言來體現出來的。因此,電影中的每一個鏡頭都會有導演的主觀情感介入。早期的電影大師喬治·梅里埃,已經深刻地體會到剪輯的重要性,停機再拍、交叉剪輯等剪輯手法將梅里埃的事業推上了巔峰。萊特的電影敘事節奏較快,為了配合這種較快的敘事節奏,必須借助于剪輯手法。《熱血警探》中運用了大量的快切鏡頭,在事件過程或場景轉換中使用快切,使不同的畫面在短時間內完成切換。這樣的剪輯手法一方面符合萊特的電影敘事手法——快速敘事,奠定電影的敘事基調,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觀眾通過快切鏡頭用一種“快進”的方式明白某一場景的來龍去脈,且完成場景的轉換。另外,通過這樣的快切鏡頭也可以塑造出一種氣氛,讓觀眾感受到影片的緊張氛圍,為后面謀殺案的展開奠定基調。
《熱血警探》比較經典的快切剪輯在影片一開始就表現的干凈利落。影片一開始用大量的快切鏡頭表現主人公尼克拉斯的人生履歷,一系列的短鏡頭快切讓觀眾快速的對尼克拉斯有了直觀印象——各方面表現優秀的警官,這也為后面主人公調遣埋下了伏筆,在觀眾認為被認可的尼克拉斯會高升時,卻被調往偏僻的鄉下,與觀眾的期待形成鮮明的對比,并為電影的黑色幽默奠定了基調。快切讓觀眾快速對尼克拉斯有了了解,然后鏡頭切換速度開始變慢,尼克拉斯與上司談話、去找前女友。觀眾在剛意識到節奏變緩慢后,又是一系列的快切鏡頭:警局、收拾東西、公交、地鐵和火車一系列的鏡頭快切用來說明尼克拉斯的地點轉移,壓縮了電影時空。
影視的時空結構也就是影視鏡頭組接的結構,一部電影選擇以什么方式來敘述故事,就會有什么樣的時空結構。有順時針敘述結構,有倒敘時空結構,有交叉式時空結構,還有從故事情節本身出發,先引出高潮戲,然后再敘述故事起因。總之,電影電視有不同的結構形式,而鏡頭剪輯的處理決定著影片的時空結構。
《熱血警探》整體的敘事結構是線性時空結構,按照故事本身的發展進行敘事。但是整體的線性敘事結構并不能帶給觀眾帶來太大的驚喜,尤其對帶有偵探懸疑性質的電影,純粹的線性時空結構稍顯單調。因此,在影片中除了整體的線性時空結構外,電影在第一個謀殺案發生之時,開始運用多線索、交叉剪輯的方法來完成整部片子的結構。業余戲劇演出酒會結束之后,伊芙、布勞爾去約會,尼克拉斯、馬丹尼離開和黑衣人站在暗處三處場景交替展現,既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也為后邊一系列謀殺案的發生埋下伏筆與線索。在調查第一個案件的同時,后邊的謀殺案一件件發生,交織在一起。在記者史麥森吉被殺時,這種交叉剪輯達到了一個小高潮,第一次謀殺案的發生已經開始調動觀眾的緊張神經,這次多線索、多場景的交叉展現更將觀眾的緊張感調動到了極致。麥森吉約尼克拉斯三點鐘見面埋下線索,然后鐘表、麥森吉等待、搖獎、尼克拉斯焦急看表、黑衣人跑上鐘樓、黑衣人推下建筑物殺死記者麥森吉,這一系列的交叉剪輯將緊張氛圍推到了極點。這種故事結構形式,要求在邏輯性較強的基礎上進行各個側面的發揮。這就要求導演和演員都要具有清醒的邏輯頭腦,將各個同一時空和不同時空發生的事情按照故事情節及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各條線索展現在觀眾面前,但是又不能過早地揭開謎底,要制造一定的戲劇懸念。這樣多線索、交叉剪輯的時空結構可以具有強烈的戲劇張力,吸引著觀眾一步步跟隨導演設置的情節線索走向故事深處。
“畫面附加技巧就是全片利用畫面技巧(電影也稱光學技巧)結構整部電影、電視片,使其情節進展,時空轉換,人物關系有條不紊。”[2]這種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使畫面在轉場時變得比較柔和。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種類繁多,可以使時空不合理、場景轉換生硬不明確的畫面轉換變得柔和起來,但不可亂用。在電影中,一般講究的是無技巧的剪輯,讓觀眾在忽略剪輯存在的情況下讀懂故事。但是在一些風格迥異的電影中,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為其增色很多,同時也起到了重要的緩和作用。
《熱血警探》中,大量運用快切手法的同時,還交叉使用有技巧轉場,也就是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快切鏡頭很容易給觀眾造成跳躍的不適感,在加快節奏、壓縮時空的同時,如果切換不合理也會給觀眾造成一定的視聽混亂。通過有技巧轉場可以轉移觀眾的一部分注意力;同時,有技巧剪輯相比較于硬切來說包含有一定的主觀情感色彩。影片中,有大量的甩出甩入鏡頭、劃鏡頭和化鏡頭等有技巧專場鏡頭的運用。例如,在影片開頭描述尼克拉斯傲人的個人成績和人生履歷時,就運用了有技巧剪輯中的甩入甩出鏡頭,甩入甩出鏡頭是指鏡頭突然從拍攝對象上甩開,或者鏡頭從別處突然甩到表現對象上,這種甩鏡頭能夠讓觀眾看清楚拍攝對象,主要用來分隔時間和空間。甩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試用于快節奏。影片開頭用快切及甩鏡頭快速地介紹完了尼克拉斯精彩的人生,這種鏡頭的運用也是為了給觀眾一種暢快的感覺,一連串優秀成績的快速疊加能夠讓觀眾更快地對主人公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而在尼克拉斯轉移到小城鎮工作時,與他輝煌的人生形成一定的對比,這個時候的主人公內心是充滿失落的,在表現主人公派遣的路程中運用了劃鏡頭和化鏡頭。劃鏡頭主要運用于尼克拉斯地點的轉移,省略中間過程,壓縮時空。而化鏡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柔和作用,在這個快節奏的影片中主要用在開頭部分,前往小鎮的車上,這種鏡頭技巧的運用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表現了尼克拉斯內心的失落與孤獨。
隨著影視技術的不斷發展,影視聲音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作為表現人物、塑造氣氛的手法。聲音也成為了剪輯的一種重要手段,聲音剪輯是語言剪輯、音樂剪輯、音響剪輯的綜合運用,聲音剪輯點的恰當選擇成為了電影轉場的一個重要方法。利用聲音中的對話、臺詞和畫面的結合達到轉場效果,最常見的就是叫板式。《熱血警探》中叫板式剪輯的運用恰到好處,影片中尼克拉斯開始與上司對話時每一次說要約見上一級領導,都會配合畫面而快速出現,在國產電影《瘋狂的石頭》中,也有很多這樣的叫板式剪輯的出現。這種叫板式的轉場也符合影片快節奏的影片基調。
“埃德加·賴特電影的優秀之處就在于它既是一種帶著悲劇色彩的戲劇,同時又是一幕幕以喜劇的方式呈現給觀眾的悲劇。”[3]賴特導演的作品中深刻的體現了小人物的無奈生活,感受到社會壓力下人們的虛無感,萊特用推近和快切鏡頭來諷刺小人物奔忙的生活,用夸張的暴力場面來諷刺社會的荒誕。萊特通過后期剪輯的運用,把這種小人物的表現和社會諷刺表現到了極致,讓觀眾內心觸動的同時,又感受到一定的觀影快感。
[1]傅正義.電影電視剪輯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
[2]姚爭.影視剪輯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3]唐甜甜.埃德加·賴特:電影中的后現代主義[J].當代電影,2013(3).
武曉欣(1985-),女,山東濰坊人,碩士,安陽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電影電視;張旭(1987-),女,河南新鄉人,碩士,安陽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電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