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菲
論如何創新電視新聞采訪技巧
魏芳菲
(作者單位:圍場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采訪是電視新聞報道工作中的基礎環節,要求電視新聞采訪記者具有較高的采訪功底,能應對不同的采訪工作,并且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不斷創新采訪技巧,與時俱進,以提高采訪質量。
電視新聞采訪;創新;技巧
當今社會各種媒介信息快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在該行業立足并長久發展,就需要隨著社會的前進不斷前進,不斷創新,以吸引更多的眼球。新聞采訪作為新聞報道創新的一大途徑,需要新聞工作者以此為突破口,尋找一個快速有效的采訪技巧,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下面對如何創新電視新聞采訪技巧進行論述。
電視新聞采訪記者采訪功底強調了進行電視新聞采訪工作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需要系統學習電視新聞采訪方法與技巧,并將采訪重點從新聞稿寫作轉移到采訪工作上來[1]。
電視新聞采訪是一種采訪者與被采訪者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需要采訪者從交流過程中獲取有效信息。首先,采訪者應該明確自己采訪主要需要獲得哪方面的內容,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提問,并逐步深入,所提問題需要環環相扣,具有邏輯性,不要雜亂無章,讓被采訪者感到應接不暇。因此,采訪前需要采訪者收集被采訪者信息,以此對被采訪者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地提問,還需要列出采訪提綱,以保證采訪過程順利進行。其次,采訪者需要多學習他人成功的采訪技巧,總結經驗,再結合自己實際采訪情況,制訂出一套完善的電視新聞采訪方案。最后,考慮采訪中可能會出現的特殊情況,應提前制定出應對措施,以避免采訪過程過由于慌亂,處理不得當,造成采訪工作失敗。
電視新聞采訪中的細節對整個采訪工作的成敗有重大影響,只有在電視新聞采訪中對事件細節加以詳細報道,才能使整個采訪工作更加生動具體。這要求采訪者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具備專業的電視新聞采訪思維模式,能有針對性地抓住重點進行挖掘,使最終的采訪內容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加引人注意。電視新聞采訪要求具有真實性[2],采訪素材、采訪內容均應真實可靠,真實的事件更能帶動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反之,虛假的內容不僅感情表達會不到位,還會損壞節目名聲。不僅如此,在采訪過程中采訪者還要具有一雙洞察力較高的眼睛,能觀測出被采訪者細微的情緒變化以及內心想法,帶動現場氣氛,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使采訪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進行。
采訪是一個隨機應變的過程,需要采訪者在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中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一個采訪功底深厚的采訪者能從提問中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而經驗缺乏的采訪者面對特殊情況有可能會顯得緊張、慌亂,或者提問不當,使被采訪者認為未被尊重,造成場面尷尬。因此,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需要采訪者掌握采訪技巧,說話一定要注意語氣、態度,提問也切不可過度探及隱私[3],有的采訪者性格內向,心存顧忌或因事件影響出現情緒不穩定,會導致采訪過程中陷入冷場的尷尬境況,若能感覺到被采訪者有些不悅,應巧妙地轉換話題或用語言帶過,以緩解緊張、壓抑的氛圍,使被采訪者感到整個采訪過程輕松愉悅。
電視新聞采訪雖然極其重要,但后期剪輯工作也不容忽視,因此需要在工作中,積極配合,共同組成一支專業化的電視新聞采編隊伍。這就要求所有從業人員都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與專業水平??蓮囊韵聨追矫鎭砼囵B[4]:①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團結合作精神,使各個部門、各個環節能夠緊密銜接;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使相關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能;③設置獎勵機制,提高積極性。
電視新聞采訪是一項公開性的活動,需要堅持原則,即保持所報道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又要保證所報道信息是被采訪者真實意愿表達。新聞內容一旦被報道,便為民眾所認可,茶余飯后還可能成為議論的熱點,若是報道內容不真實,不僅會造成民眾的誤解,還有可能給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從而給他人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在采訪前,需要對所采訪事件的真實性進行考核,堅持新聞人以及新聞該有的原則。
近年來,信息傳遞越來越快,為了使電視新聞報道不斷創新,需要采訪者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運用采訪技巧,對事件進行更專業的解讀,以便在采訪過程中順利應對各種情況,采訪后期的工作還需要重視,以剪輯出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效果。
[1]亢麗艷.電視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途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2):68.
[2]朱琳.當下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采訪技巧的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5,1(20):83-84.
[3]安福祥.新聞采訪技巧探究[J].科技傳播,2015,22(7):11-12.
[4]張震.新聞采訪的技巧及創新探討[J].科技傳播,2014,2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