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壘
電視新聞策劃編輯創新能力技巧分析
張占壘
(作者單位:河南省禹州市廣播電視臺)
近幾年,中央、省、市電視臺對會議報道都在改革,會議新聞出現了鮮活有看頭的局面。縣級電視臺會議報道過多、過濫,沒有新聞的鮮活性,老百姓不喜歡看新聞節目,認為都是領導、機關干部的事,與自己無關。縣級地方臺新聞怎樣做到不但讓領導滿意,而且老百姓還喜歡,這就需要新聞編輯策劃、編輯上創新了。
新聞;編輯;創新;技巧
作為縣級地方臺的記者,過去的重點報道,大部分選題都來自黨委政府宣傳部門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即“規定性動作”。報道什么,不報道什么,報道到什么程度,一般都有明確的要求,真正屬于自主策劃的“自選題”不多,目前,我們以上級“命題”向“自選題”過渡。
策劃是主觀意圖與客觀現實相結合的產物,作為新聞策劃的主要實施的記者,要特別注重搜集來自各方的新聞,并根據信息及時調整策劃方案,這樣,可以使重點選題的報道更能引起各方面的關注,社會效果會更好。
從新聞線索中篩選新聞選題來進行策劃,要從新聞線索的分析開始,深度開發,巧妙運作,只要報道思想明確,新聞策劃精當,就能做出一個好的新聞策劃,牽引出一串好的新聞選題來。如:頭條新聞的選擇不能以領導的職務高低分先后,應該緊緊圍繞三貼近的原則。
2.1積累能力
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素養,把關不嚴,寫出或播出一些與國家政策不符或者違背政策性的新聞。作為電視新聞編輯,一定學會從生活中廣泛積累素材,增強自身的實力,達到一定知識儲備,這樣才能思路開闊,工作中各方面知識手到擒來,才能編輯出更有深度的好新聞。電視行業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聞編輯記者應當做到熟悉了解法律、文學、工業、農業、商業、地產、文藝、體育等方面的內容,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時更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新聞專業知識也要熟練。針對新聞稿件、影視畫面之間看是否相符,有無差錯,都要認真檢查和核對。電視新聞還要熟練錄音、錄像、制作、標題、音樂等專業知識,確保新聞的質量和效率。
2.2服務能力
作為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腦子里意識到是為老百姓服務的,不斷提高為受眾服務的能力,觀眾的多少體現出收視率的高低,關系到新聞節目的成敗,新聞編輯必須從思想上、行動上為受眾服務,這樣才能編寫出好的高質量的新聞節目。
2.3創新能力
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報道時間一般設置為10分鐘,每天幾乎都是會議新聞,如果遇到政府階段性工作,甚至15~20分鐘都有,報道形式前篇一律,第一段的導語始終是“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會議在什么地方召開”,緊接著便是“某某領導參加了會議”,“某某領導強調、要求”,空話連篇,成了嚴格意義的“八股體”,誤將會議日程當成新聞報道。
根據新聞的規律,只有鮮活的、明快的為人所關注所感興趣的事實,才能成為新聞。否則,新聞很難有生命力,更談不上活力。多年來,地方臺會議報道死氣沉沉、不具活力,不能吸引觀眾,怎樣挖掘新聞思想內核,才能引人入勝。當前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無處不在,信息量十分龐大,只有創新,采編人員定期培訓學習,這樣編輯才能編出高水平、高層次、有深度有內涵的新聞節目。
3.1模糊化處理的技巧
電視報道中,經常使用模糊處理手法,通常模糊處理的新聞包括:急發稿件的模糊處理,對于急發的稿件,在短時間可能搞不清事情的原委,但新聞還得發,這就需要模糊處理。涉密稿件的處理,如:某駐地某部官兵,以及一些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的肖像和姓名、家庭地址等。有可能侵犯當事人的肖像權和姓名權的應當進行模糊處理,打上馬賽克或側面拍攝,甚至有些議論、舉報的聲音也得進行處理。
3.2編輯影視素材的技巧
當前,DV拍攝在民間逐漸得到普及,電視臺對DV愛好者提供的素材加工后可以直接使用,并且有的效果好的出乎意料,如:城管、建委、環保和質監等部門,這些單位有專門的宣傳部門,平常錄制的影像資料,提供給電視臺后,這些真實的畫面,有些連記者也抓拍不到的真實感,這些畫面真實可靠,新聞價值高。
縣級電視臺要想做好新聞,從事報道的領導、編輯、記者都必須樹立新聞策劃的意識,積極參與策劃、節目創新,在報道中體現策劃創新、編輯創新,使縣級臺的新聞節目更有活力,為群眾所喜愛。新聞編輯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在工作中靈活運用,編輯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好作品。新時代的到來,給予電視編輯更多的機會與夢想,愿新聞編輯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電視新聞傳播領域里放飛夢想成就未來。
[1]趙洪艷.當代電視新聞編輯需具備的素養和能力[J].中國傳媒科技,2012(12).
[2]王守東.關于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能力[J].中國傳媒科技,2012(20).
[3]葛之.淺論電視新聞編輯能力和素質要求[J].新聞傳播,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