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
楊 柳
(作者單位:安徽省寧國市廣播電視臺)
隨著社會經濟與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傳播的速度和方式正在發生變化?,F階段,文化受眾的年齡段越來越廣,文化的傳播影響意義深遠,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文化傳播涉及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播音主持工作人員正是由于在這個大環境下,其工作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關注,隨之而來的就是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的方式和策略,只有將以上兩點融會貫通并巧妙運用于工作和文化傳播當中,才能更好地與受眾產生共鳴,使信息更好、更準確、更生動地傳遞給社會群眾。
播音主持;語言;情感
從古至今,在最初的儒家文化影響下,文化傳播形成了一定的規范形式,對其語言辭藻的運用成為信息傳播的重中之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傳媒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對于豐富人民的日常生活,開闊社會群眾的眼界,了解國家大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與之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文化傳播時要充分規范語言交際用語,使其在合適的場景運用合適的語言。作為黨政機關的文化傳播媒體,播音人員更應該注意語言用詞的規范性,因為他們是代表政府機關發言,應當選擇合理的用語報道新聞內容,同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國內外大事如數播報出,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大的信息量傳播給聽眾。這就要求播音工作人員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同時在播報的過程中,并不是單一敘述新聞內容,而是通過自身的語言魅力升華新聞的主旨,加大新聞的影響力度,使受眾可以進一步理解和挖掘真相,對受眾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
對于事件的判斷也是播音人員具備基本素質之一。只有對事件進行正確判斷,才能更好地傳達出個人的感情,與聽眾產生共鳴。這就要求新聞播音人員在播報時不能只是單純地對事件進行敘述,導致新聞播報枯燥無味,而是應該加上情感的運用與表達,說到此,對于事件情感性的選擇,既不可以太過于充分表達個人情感,也不可以過于表面使新聞播報無深度和內涵。清楚地認識到事件的內涵與真實面貌,對于引導聽眾的發展方向有著重要意義。真情實感的運用與上文提到的語言交際方法兩者的相互結合是新聞播報的關鍵。情感是語言的體現,語言是情感表達的載體,每一個播音人員想要提高自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和應急能力,而且必須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觀眾的肯定。此外,應做到以點帶面,運用社會或國際上的熱點事件引發群眾思考和深究,同時,把握好自身情感的運用方式方法,將觀眾內心的道德準則和價值標準展現出來,進而更好地激發人們對自身的思考,達到啟發作用。
作為一名新聞播報人員,在工作中要樹立嚴格的規范語言交際用語,無論在任何場合都要用正確的方式說正確的話。同時,新聞事件的報道用語表達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潮流,貼近人民群眾。主持人應對新聞報道事件進行適當的情感把握,語言和情感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良好運用兩者,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表達的效果。每一個播音主持的工作不僅僅是為社會群眾傳送時訊消息,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主持都是主持人員內心情感的一次展現和經歷,只有將個人情感恰當地融入于工作,才可以更好地縮短與聽眾的距離,銘記情感交流是第一要務,才會深入人心。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新聞播報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新聞播報行業也在受著巨大的考驗與挑戰,正是由于需求的日益增加,就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者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表達方式,在播報中用真情實感打動聽眾,用語言文字傳遞最真實最貼近人心的新聞事件,從而增強播音主持的傳播效果。此外,要深化主題,并挖掘事件真相,引導正確的輿論方向。
[1]王冬梅.對播音技能訓練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探索—央視新聞欄目《24小時》開播所引起的思考[D].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12.
[2]張慧玲.積跬步,致千里;蓄滴流,成江河——談文管及播音主持特長生的平時學習積累[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6).
[3]姚喜雙.播音主持語言評價的發展[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
[4]王晶晶.地方院校新辦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與思考[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5).
[5]王繼陽.淺析當前我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