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茂
(和平廣播電視臺,廣東 河源 517200)
淺析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
王桂茂
(和平廣播電視臺,廣東 河源 517200)
在電視新聞記者從事新聞工作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這一專業素養對于新聞工作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在日常的專業素質培養中注重對新聞意識的加強。本文基于此種電視新聞記者專業素養培養的需求,從新聞工作者養成良好新聞意識的必要性出發,探究電視新聞記者應該通過何種途徑實現對自身新聞意識的有效提升。
電視新聞;電視新聞記者;新聞意識
在當前信息呈爆炸式傳播的背景下,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體的主要代表,對于引導社會輿論方向,體現對社會價值觀、道德觀的良好佐證,進而將真實的、及時的事件信息傳遞給受眾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作為電視新聞制作的重要環節之一,電視新聞的采訪工作則是構成上述良好報道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電視新聞記者缺乏相應的新聞意識,就很難保證實現對新聞事件及時、有效、真實的報道,從而導致整個新聞事件報道的滯后。所以,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實在是新聞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有利于提高新聞的時效性
電視新聞記者要能更好地實現對新聞事件的描述,就應該按照時間、地點、事件始末以及人物等脈絡對事件進行報道。想要達成這一目的,就要充分依賴電視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意識,將繁雜的事件有效地提煉出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報道。一篇好的新聞稿件能夠充分地體現出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通過新聞意識的有效觸發,實現對某一事件報道順序的銜接。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好地保證所報道的新聞事件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從而提高新聞事件報道的有效性,增強新聞的時效性,充分體現新聞的價值。
(二)有利于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
電視新聞的報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強的工作。事件的采集、新聞的制作和新聞的播放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通常情況下,電視新聞記者除了負責事件的采集以外,還會參與新聞的制作,有的甚至還要參與新聞的播報。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內容,實際上貫穿了新聞報道的絕大多數甚至是整個過程。因此,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也會貫穿整個新聞播報的始末。新聞事件的播報質量,通常就取決于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電視新聞記者只有保持良好的新聞意識,才能夠在事件的采集過程中有效地提煉新聞的內容。同時,通過更好的內容編輯實現對新聞的制作,進而通過與新聞播報人員的有效溝通實現對整個新聞意識的良好體現,有效地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
(三)有利于提高新聞的輿論導向性
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保證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在實際的新聞記者播報中,電視新聞記者是新聞事件的第一見證人。對于事件的把握也是最全面的。電視新聞記者如果在進行事件的采集過程中,不能具備專業的新聞意識就很容易造成對新聞事件的認知錯誤。由于電視新聞記者在新聞的制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采集的新聞內容也是電視新聞的主要制作依據,就會對社會大眾形成錯誤的輿論導向。電視具有聲音、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樣化的信息載體,因此電視節目相較于其他媒體具有更高的可信任度。因此,電視新聞記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新聞意識,充分形成對新聞事件的正確理解,實現對事件的正確解讀,保證新聞報道對群眾正確的輿論導向。
(一)提高政策理論水平
政策理論水平是保證電視新聞記者能夠具備較好的大局意識和系統性思維的重要基礎。電視新聞事件對群眾高度的輿論導向性決定了電視新聞必然要符合客觀、真實的報道原則。一方面,電視新聞記者能夠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重大的經濟事件進行有效的認知,從保證不偏激、不主觀、不局限地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保證群眾對國家政策方針和當前經濟事件的良好認知;另一方面針對社會新聞和娛樂消息也能夠客觀、自然地進行評價,避免出現嘩眾取寵等方式造成對群眾錯誤的輿論導向。由此可見,充分加強電視新聞記者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是保證電視新聞記者有較好的新聞意識的關鍵部分。
(二)提高新聞編輯水平
首先,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堅持學習,不斷提高基礎知識的積累。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知識的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如果局限于以往的認知往往會導致具備不當的新聞意識,很容易產生對新聞事件的錯誤認知。其次,由于新聞事件的突發性,事件發生環境的復雜性導致文字寫作成為對新聞事件報道和編輯的重要方式。因此,具備優秀的文字表達能力才能更好地實現對新聞意識的體現,通過更加貼切的文筆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報道。最后,電視新聞記者應該通過良好的策劃能力,所謂電視新聞記者的策劃是指電視新聞記者對新聞事件的采集過程中,通過充分的籌劃實現對事件脈絡的良好把握,并通過科學、客觀、合理的事件組織,實現對事件始末的再現。
(三)提高新聞制作和播報水平
不同的新聞事件所對應的關注群體往往具有較大的差異,不同的群體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需求差異和思想差異。因此,電視新聞記者應該通過提高新聞制作和播報水平,充分提升自己的新聞意識,應考慮到不同群體之間的需求差異和思想意識差異,從而在新聞制作和播報過程中,在保證新聞制作客觀、公正、真實的基礎上,在制作方式和播報方式方面有所取舍,積極主動地尋找有價值的事件內容,如對話、行為、鏡頭等,真實地展現事件的真實面目,從而保證制作的新聞節目能夠適應不同受眾的心理和意愿,提高電視新聞的可觀性。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群眾對于新聞信息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作為掌握和了解新聞信息的重要媒介,如何為大眾提供更加真實、客觀、及時的新聞報道,是廣大電視新聞記者的重要工作內容。本文從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出發,通過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意識對電視新聞報道的重要性的總結,進而從提高政策理論水平、提高新聞編輯水平以及提高新聞制作和播報水平三個方面、提出電視新聞記者提高新聞意識的有效途徑。
[1] 宋梅.試論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6(06):162+18.
[2] 劉玉順,劉雯.電視新聞記者的主體意識和個性特征[J].新聞研究導刊,2015(23):6.
[3] 王未.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中出鏡記者主體意識芻論[J].當代電視,2014(02):73-74.
G214.2
A
1674-8883(2016)13-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