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榜志
(阿克蘇地區電視臺,新疆 阿克蘇 843000)
借助“微信”擴大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
楊榜志
(阿克蘇地區電視臺,新疆 阿克蘇 843000)
如今,微信憑借巨大的用戶數量和傳播力度,儼然已成為亞洲地區用戶數量最多的即時通訊軟件,并逐步演化為新的媒體平臺,為傳統電視媒體提供了新的宣傳發展方向。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微信的崛起及優勢,綜合分析了如何借助“微信”擴大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并對其與電視媒體的契合度進行了展望,以期加快電視媒體與微信的融合速度,提高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
微信;電視媒體;影響力
隨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電視媒體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促使其不斷地摸索新的方案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當前,微博憑借其開放性、全民互動性的優勢,儼然已變為傳統電視媒體加強自身宣傳的重要陣地。微信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迅猛發展,諸多電視媒體相繼推出微信公眾號,使得微信由個體溝通的即時通訊軟件逐步演化為新的媒體平臺,為傳統電視媒體提供了新的宣傳發展方向。結合這一情況,筆者通過閱讀及分析大量文獻資料,概述了微信的崛起及其優勢,從三個方面綜合闡述了如何借助“微信”擴大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并對其與電視媒體的契合度進行了展望,以期加快電視媒體與微信的融合速度,提高國內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
微信是一款運用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作為信息傳播方式的即時通訊軟件,支持群聊、微信支付、公眾號以及附近的人等功能,其多樣化的功能較傳統的溝通、傳播模式更為靈活、智能。2011年1月21日,微信推出;2012年3月,用戶破億;截至2016年3月,微信國內移動互聯網的閱讀活躍用戶數已突破9.27億。現今,其憑借巨大的用戶數量、傳播力度,儼然已成為亞洲地區用戶數量最多的即時通訊軟件,也是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之中最為成功的產品之一。
(一)提前造勢,吸引觀眾粉絲
傳統電視媒體利用微信營銷手段,通過公眾號發布最新節目資訊,展示節目預告,提前造勢,引起粉絲關注,從而提高觀眾的期待程度。例如,《我是歌手》第一季推出后,觀眾反應強烈,普遍對現場音效、曲目改編、節目制作等方面贊嘆有加。結合此種情況,在第二季推出時節目組通過官方微信運用圖片、視頻等方式發布節目錄制過程中的花絮,使觀眾得到獨家爆料的同時吸引了眾多粉絲圍觀,實現了提前造勢的效果。另一方面,節目組發布《我是歌手》考試的趣味答題環節,以此增強觀眾互動性,通過對上一季的回顧提高觀眾對新節目的期待程度,培養節目忠實粉絲。到節目第三季,隨著觀眾需求的變化節目組也及時作出調整,通過大眾報名的方式選取大眾評審。但眾所周知,從60萬報名觀眾中突出重圍機會十分渺茫,為此節目組建立微信公眾號“果星記錄”,并發布消息稱關注此公眾號便有機會到達《我是歌手》節目的現場。再如,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第四季中周杰倫導師加入,使節目在開播前便異常火爆,節目組借勢發布消息,關注都市快報公眾微信進行報名便有機會成為現場觀眾,借此吸引更多粉絲加入。電視媒體可通過對微信平臺的巧妙利用,為即將開播的節目吸引粉絲,提高關注度,保證節目收視率,同時奠定龐大的粉絲基礎。
(二)實現觀眾互動,發放福利
優秀的電視媒體微信營銷方案,除去吸引粉絲關注外,還能夠了解到觀眾想看什么,以此達到增加粉絲數量的目的。例如,在《寶寶來啦》節目中欄目組充分結合電視受眾進行了綜合分析,在節目中展示父母發來的寶寶照片,從而滿足了家長曬娃的欲望。同時通過微信互動提高了節目的關注度,有效地豐富了節目內容,滿足了觀眾的需求。隨著微信版本的升級,其推出了搖一搖功能。2015年《春節聯歡晚會》掀起了全民搶紅包的熱潮,首次利用微信“搖一搖”進行發紅包的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當年春晚的關注度,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喜愛。除了在綜藝節目上的應用外,2014年微信首次開展全國兩會的消息轉播,大眾關注官方微信,便可隨時隨地了解兩會期間的會議安排及相關動態,提高了民眾參政議政的熱情,確保了兩會的透明化、公開化。
(三)開發下游產業,提升品牌價值
現今,傳統媒體的電視節目制作往往具有階段性,人氣較高的熱播節目多數屬于季播節目,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在節目結束后,多數節目的微信公眾平臺均處于閑置狀態,從而嚴重降低了節目品牌的影響力。因此,在節目結束后,相關電視媒體可借助微信平臺開發相關產業。例如,《奔跑吧,兄弟》的微信公眾號,在節目結束后就及時推出了“撕掉吧!名牌”這一與節目關聯性極高的游戲,使觀眾在游戲中與節目中的明星進行PK,有效地實現了觀眾與明星的零距離接觸。再如,《我是歌手》欄目也及時開發了《我是歌手》官方手機游戲,并隨著節目的播出同步上線,設置諸多明星互動環節讓觀眾在享受現場音樂的同時,提高觀眾對節目的喜愛程度。
當前傳統媒體的微信營銷模式,多為投入巨額資金來“樹品牌”“養觀眾”。而小米3的成功營銷案例給了我們新的啟示,表明了微信的巨大市場潛力。雖然傳統電視媒體的營銷模式與實體產業的營銷模式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通過品牌效益的建立吸引龐大的粉絲團體,也可實現實體經濟效益的轉化。例如,早期的“微信路況”就自主聯系廠家進行車輛銷售。因此,對于未來微信模式與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實現“節目—微信—粉絲—產業”一體化的營銷模式指日可待。
借助“微信”這一用戶數量巨大、傳播速度極快、功能多樣化的即時通訊軟件,可有效地擴大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力。因此,傳統電視媒體應借助微信提前造勢,吸引觀眾,在節目播出過程中,通過微信實現與觀眾互動,及時反饋福利,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同時積極開發下游產業提升品牌價值。以此,發揮微信最大功效,增強宣傳效果。
[1] 王慧敏,周光毅.微信公眾平臺與電視節目的傳播[J].東南傳播,2013(10):111-113.
[2] 于昊煒,陳亞橋.淺析新媒體平臺在電視欄目宣傳中的作用——以《最強大腦》為例[J].今傳媒,2014(11):35-36.
[3] 宋宣諭.論微信的興起對傳統媒體產品營銷的影響[J].北方文學,2014(3):186-188.
G229.24
A
1674-8883(2016)13-01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