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友
(五蓮廣播電視臺,山東 五蓮 262300)
縣級電視臺怎樣辦好農村欄目
張祖友
(五蓮廣播電視臺,山東 五蓮 262300)
本文針對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制作等問題,首先分析了當前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制作播出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就改進、完善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制作播出提出了幾項建議措施。
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創新
(一)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數量少、質量不高
一方面,縣級電視臺對農村欄目的重視程度不夠,在農村欄目制作方面重視、支持不夠,造成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整體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由于縣級電視臺的經費、人員精力有限等,在節目制作播出方面,無法專門抽出精力制作農村欄目,制作的節目質量也不夠高。
(二)縣級電視臺從事農村欄目的新聞工作者較少
相比起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專題、綜藝等其他節目的記者,農村欄目新聞記者的數量嚴重不足,而且縣級電視臺對于從事農村欄目的新聞記者也沒有及時開展全面的教育培訓,造成農村欄目新聞記者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影響了農村欄目的質量。
(三)農民群眾對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接受程度不高
有的縣級電視臺在制作農村欄目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民群眾對農村欄目的實際需求,使得有些農村欄目制作播出以后,得不到農民群眾的認可,出現了收視率不高的問題。
(一)投入精力,深入研究,全力支持農村欄目
縣級電視臺管理層應該加強農村欄目制作播出方面的精力投入,特別是縣級電視臺的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農村欄目對于縣級電視臺,對于農村建設發展以及對于農村群眾的作用,在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應該注重結合縣級電視臺的發展,針對農村欄目制作播出選拔培養一批優秀的農村欄目、節目記者以及主持人,通過這些優秀人才促進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制作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應該為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制作播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特別是保證節目制作經費的重組,確保農村欄目順利制作播出。
(二)準確把握,合理定位,全面突出農村特色
注重合理地設置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內容,這是辦好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關鍵。應該重點抓住以下幾點:要少而精,忌多忌濫;要短而潔,忌長忌空;要簡而明,忌含混不清;說農民話,講農民事。具體來說,在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內容方面,應該緊貼農村實際,按照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來合理設置節目內容。重點是要確保農村欄目立足鄉村、貼近民生、服務百姓,為農民群眾提供國家惠農政策解讀、農業科技知識傳播、“三農”信息傳遞等各項服務。在農村欄目的設計方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調解幫扶類、打假維權類、對農服務類、鄉村故事類等板塊,不僅為城鄉群眾互動交流搭建互動平臺,提供維權幫扶活動等,還可以有效地起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作用。
(三)求實求新,傳承文化,注重提升文化品位
提高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編排水平。在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編排方面,首先應該注重做好農村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在節目的整體創作過程中,應該注重有效利用本地資源,特別是像農村歷史文化資源、傳統手工藝生產、鄉村旅游等,在傳承傳統文化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的科學轉型,盡可能地實現農業發展與第三產業的有機結合,起到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作用。其次,應該提高農村欄目電視節目的編輯水平,尤其是需要根據受眾也就是農民群眾群體的特點,合理定位節目重點,合理選擇農村欄目的制作內容以及播出時間,同時還應該注重提高農村電視欄目的文化品位,進而依靠質量較高的農村欄目,不斷提高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收視率。
(四)抓住重點,吸引眼球,依靠專題招攬收視
節目辦得好不好,有無收視率,農民愿不愿看是最主要的。在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制作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欄目的制作水平,應該注重對專題欄目的策劃制作,主要是抓住農民最關心的問題,做好政策宣傳節目;配合農村經濟建設,做好經濟專題;合乎農民口味,編好文藝節目;滿足農民需求,做好服務性節目。在具體的制作過程中,可以采用攝影記錄的方式,對有關的新聞背景等進行深度挖掘,也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深度挖掘農業信息等,進一步豐富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內容。尤其是在縣級電視臺農村新聞專題欄目的策劃方面,應該創建全新的農產品供給鏈、產業鏈、經濟鏈,成為農業產業發展的連接平臺、宣傳平臺。此外,在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制作手段上,應該融入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抓好服務、抓好用戶、抓好市場,進一步提高縣級電視臺農村新聞欄目的競爭力、影響力、號召力,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水平。
(五)創新豐富,多元發展,重點加強互動交流
只有讓農民在農村欄目上唱主角,才能讓農村欄目贏得收視率。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在制作播出過程中,應該注重辦好人物專題,展示農民風采;舉辦群眾性活動,讓農民參加;舉辦專題比賽,宣傳鼓勵農村人才;鏡頭對準農民,講述農民的故事。總的來說,就是要實現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多元化發展。特別是要改變傳統的呆板嚴肅的方式,盡可能通過輕松活潑的方式來實現農村欄目的親民化。具體來說,在農村欄目的制作過程中,可以根據節目內容等適當地引入娛樂化元素,在節目形式方面適當增加訪談、歌舞等農民群眾參與的形式。在農村欄目的選材上,則可以注重從群眾中選節目素材,盡可能地選擇農民群眾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同時,還應該注重通過網絡、短信、電話、微博、微信等手段實現與農民的互動交流,不斷提高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收視率。
縣級電視臺辦好農村欄目,應該結合當前農村建設發展的新形勢,重點在節目形式、內容、編排等方面加強創新改進,以提高縣級電視臺農村欄目的整體質量,進而提高縣級電視臺的收視率。
[1] 于濤.電視新聞如何獲得受眾信任[J].新聞傳播,2015 (09):112-114.
[2] 安福祥.新聞、受眾、社會的平衡桿——新聞道德[J].科技傳播,2015(07):154+140.
[3] 郭克宏.論媒體的法治精神[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6):168-171.
G222.3
A
1674-8883(2016)13-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