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潔
(曹妃甸區廣播電視臺 新聞部,河北 唐山 063000)
?
電視臺編輯在處理新聞稿件方面的技巧
韓明潔
(曹妃甸區廣播電視臺新聞部,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電視臺編輯在處理新聞稿件時要有較高的新聞敏感度,針對有價值的新聞要快速準確地進行采編錄制,制作出實效性強的新聞節目。在優化電視臺編輯處理新聞稿件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編輯人員的新聞敏感性,迅速找到合適的新聞線索,提高編輯的編輯素養,提高新聞的觀賞性,培養編輯扎實的工作作風,提高編輯的組織協調能力。
關鍵詞:電視臺;編輯;新聞稿件;處理技巧
從工作性質上,電視臺的新聞編輯就與其他媒體的編輯有著較大差別。相比其他媒體,對電視臺編輯的新聞敏感度要求較高。電視臺新聞編輯要在每天獲得的海量的新聞素材中,迅速甄別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能夠找到新聞的切入點。確定新聞線索后能在第一時間出現場、采編、錄制。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系列的節目制作流程,這樣做出的新聞才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電視臺的新聞起到了引導輿論的作用,所以編輯人員的政治素養一定要扎實過硬。在傳播新聞的同時還要兼顧新聞節目內容的觀賞性,滿足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
處理新聞稿件要講究一定的政治性和時效性,從電視新聞編輯的實際狀況來看,其在處理新聞稿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新聞選材的隨意性較大、處理稿件缺乏一定的技巧等。具體來講,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編輯的新聞政治敏感性不強
隨著各地方電視臺頻道的擴容增編,大量有經驗的新聞編輯,充實到文藝臺、經濟臺等創造經濟效益的頻道。電視臺新聞編輯的組成結構存在年輕化傾向,編輯人才出現了新老斷檔的現象。而新晉編輯新聞工作經驗不足,在對突發事件新聞稿件的處理上欠缺周密的考慮。有的編輯人員為了博取收視率,編輯制作的新聞存在片面性和夸大性。對涉及民生及國家政策的報道存在解讀不清楚,以偏蓋全的現象,容易出現引發民眾誤解和事實不清楚的新聞報道。長此以往,將失去觀眾的信任和支持。
(二)新聞編輯手法老舊,綜合編排協調不足
各地方電視臺在新聞編排上,受到資金及設備因素的限制。在節目的制作中缺乏創新,在稿件處理上采取老舊的“蒙太奇”式的制作方法,節目編排方式缺乏創新,對民生項目等重點新聞沒有持續地進行滾動播出,觀眾在一播即過的節目中沒有更深入地進行思考,稿件的視頻資料與新聞本身互動性不足,編輯的視頻欠缺藝術表現力,內容不清晰。對雷同的新聞沒有進行再創作,重復出現在節目中。現場實況互動連線準備不充分,沒有達到應有的連線效果。不同級別的電視臺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上,沒有根據受眾的不同來進行相應的調整。存在“高大上”的新聞結構,編輯的總體新聞定位出現偏差。
(三)新聞觸覺不敏感,新聞時效性不強
選稿在制作新聞節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視臺編輯每天在面對海量的新聞線索時,能快速有效地處理好稿件,對后續的節目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電視臺有相當一部分的新聞線索來自基層通訊員,他們的稿件內容受到文化水平、制作手法等因素制約,其稿件往往是敘事性的內容,重點不突出。編輯人員在處理這些稿件時,因為播出時間等因素,容易錯過比較有指導意義,能夠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稿件。如果等其他媒體對這類新聞進行了報道后再做出補救措施,那么新聞的時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優化電視編輯處理新聞的能力,應從提升編輯自身素質入手,強化他們處理新聞稿件的技巧,以更加專業的新聞編輯眼光,為觀眾尋找更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才能讓新聞更具看點,具體來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加強編輯人員的新聞敏感性,迅速找到合適的新聞線索
正確引導民眾的輿論導向,分辨新聞事件是否存在政治因素等是編輯人員重要的職業素養。編輯人員需要更深入地學習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只有更好地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法律法規,才能在稿件中迅速找出可以加工的新聞線索。編輯人員與觀眾其實處于同一個生活環境中,因此編輯人員應當多深入基層,了解基層人民內心的想法。深入到群眾中,設身處地地將自己化身為新聞中的當事人。通過深入感受各階層的生活,了解不同階層觀眾的心理特點和價值取向,使編輯的新聞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貼近大眾。
(二)提高編輯的編輯素養,提高新聞的觀賞性
電視觀眾對信息的接受程度不是永遠不變的,他們的欣賞水平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傳統的編輯手法已經無法適應現在觀眾的需求,這就要求編輯對稿件進行深加工。對大量稿件進行“粗選”和復選時要依據稿件的時效性和公平性原則來選擇稿件,突出一個“快”字。同時根據自身電視臺觀眾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適當加入“疑”的運用。引起觀眾的好奇心,引發觀眾持續關注新聞,有利于形成固定的觀眾群體。對新聞的表現形式要爭取做到視頻畫面表達清晰、準確,期間可以穿插與觀眾的互動環節,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度。
(三)扎實的工作作風,提高編輯的組織協調能力
電視臺新聞首先要求一個“實”字。新聞節目要實,編輯人員的工作作風要實,新聞稿件的編輯在稿件的選擇上不能嘩眾取巧,必須要真實可信。編輯要在自身能力范圍內識別虛假信息,即使是不易識別的假新聞,一旦由于編輯把關不嚴播送出去,主觀上編輯也要負主要責任。在后期編輯制作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要緊扣主題,杜絕出現低級錯誤。一個合格的編輯人員不僅要對稿件有一個深入的了解,還必須要對稿件的制作人員及設備進行綜合的調配,了解各外派記者、采編人員的能力和特點,組織、協調好各部門的工作并及時跟進,才能更好地發掘新聞稿件的價值。
隨著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電視臺要想在新聞領域打開局面,需要編輯決策人員根據自身節目和觀眾特點,揚長避短地制定節目內容,經常性、制度性地了解國家政策,綜合提升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另外,新聞編輯應深入了解基層生活,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動態。編輯人員在工作中,要不斷提高新聞節目的選稿技巧。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電視臺的實際情況,精心制作出觀眾喜聞樂見,貼近百姓生活的新聞節目。為觀眾打造一個接收新聞信息的電視平臺,提高電視臺的收視率,為電視臺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一丹.芻議電視臺編輯在新聞稿件處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J].才智,2015(33):288.
[2] 劉小郊.淺談如何提高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水平[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144.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