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佳
(作者單位: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
電視綜藝晚會燈光運用及其場面調度
安麗佳
(作者單位: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
電視綜藝晚會自1983年開始以來就備受關注,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電視綜藝類型的節目也在不斷的進步。但近年來,我國的綜藝晚會似乎走進了套路中,模式陳舊老套,觀眾對此失去了興趣,很多的節目導演也想過要創新,但是創新也只是在內容和形式上做改變,對于綜藝節目來說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本文將跳出綜藝晚會的模式,從文化品位和晚會結構等常見的框架入手,從電視化的角度來考慮我國綜藝晚會在表現上的滯后性。從燈光的運用和場面的調度入手,促進我國綜藝晚會質量的不斷提升。
電視綜藝晚會;燈光運用;場面調度
在電視綜藝晚會中,要讓節目成功地吸引觀眾,燈光的運用和舞臺的調試是很重要的,現場的氛圍,舞臺的空間感,以及節目的視覺感都跟燈光息息相關。好的燈光能配合導演的意圖,利用光線參與節目,渲染現場的氛圍。而場面的調度則能使整個流程井井有條,演員的行動線路,移動和轉換的安排及人物造型和靜物之間的協調性,拍攝的位置、拍攝運動的軌跡,以求達到最佳的屏幕效果和感染力,下面針對燈光的運用和場面調度展開探討。
1.1充分的前期準備
不同的晚會所傳達的主題和精神都不一樣。因此,要認真分析晚會,了解晚會的臺本,舞臺形式,清楚地知道如何進行美術設計。及時地與燈光師溝通是必須要做的前期準備,不僅要有完善的效果圖、燈位圖、燈光設計等,還要考慮到技術實施得可行性和實施的安全性,使燈光能為晚會營造好的氛圍,將晚會推向高潮。
目前,很多晚會是以疊加和片段的形式出現的,這種舞臺設置也就對舞臺的燈光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燈光設計師要考慮怎樣讓晚會更加富有流暢感、讓觀眾了解晚會的主題。要想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先從節目的主題入手,針對不同的藝術特點和形式進行不同的燈光設計。通過燈光設計,讓主題更加突出。其次,突出主題需要燈光師及其他的部門相互溝通配合,在確定主題上可以將定點光更好地定在與主題有關的標志物上,讓舞臺更加有立體感,更好地渲染營造節目的氛圍。
1.2光及燈桿的設置
舞臺的燈光設置主要從面光、場景、電腦燈和燈桿四個方面進行設置的。面光就是在綜藝晚會上照亮人物形象,在面光設置時要注意面光是否均勻,打在人物上會不會有其他的色光,要注意燈具上的燈泡是否長久未換,老化影響燈光效果。綜藝晚會中場景是較為重要的,一般來說場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景片,有些有景片本身是沒有帶燈光,這就需要上燈;還有一種是景片較少,這時就需要燈光師結合主題發揮想象,營造效果。可以結合電腦燈,電腦燈在綜藝晚會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現代電腦燈不僅功能穩定,在造型上也有改變,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力,與舞臺上的布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燈桿的合理配置對于晚會來講非常的重要,在進行燈光設置前,要跟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使燈光在布局上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2.1攝像機調度方面
2.1.1晚會攝像機調度的不同表現形式
為了改變傳統舞臺劇中的場面調度,導演可以在晚會早期轉播舞臺節目時,利用攝影機的角度來改變。晚會的表現可以通過固定攝影機拍攝、使用變焦距鏡頭、攝像機移動等手段來進行,通過多種方法改變傳統的舞臺調度,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讓舞臺的展現更加全面,拍攝效果更佳。
2.1.2攝像機像機調度的各種方法
為了實現拍攝全方位的畫面感較佳,可以對攝像機進行合理調度,如增加攝影機的數量、建立多個表演的區域、實行兩級導演、兩級切換等方法,能對舞臺效果進行全方位把控,使拍攝的效果更加流暢,整體氛圍所渲染的情感能更加全方位地展現給觀眾,讓觀眾更多地參與鏡頭,使晚會更加富有生氣。
2.2演員調度方面
近年來,晚會導演開始注重開拓舞臺和非舞臺表演區域演員的表演空間,改變傳統的舞臺劇設置,可以沿著左右兩邊兩個傳統臺口的水平線為軸,沿著這條軸線安排演員走位,這樣的改變可以增強表演的空間和縱深感,具體的實現方法就是將舞臺劃分幕前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層表演區。劃分為三個區,如果按照傳統的水平線設置,勢必會造成前面擋住后面的情況。很多的電視文藝晚會,會用舞蹈演員為伴舞,用來增加歌唱演員在表演時的現場氣氛,這樣鏡頭就不至于圍繞一兩個演員轉來轉去,但很多時候會出現表演者或者演唱者鏡頭間互相阻擋的畫面。所以對舞臺進行劃分,讓演員在各自的領域表演,就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舞臺劃分也就改變了演員的出場位置,擴展了舞臺的表演空間,更好地實現演員的調度。
通過上文的分析,現如今的綜藝晚會要發展下去要從各方面創新,唯有打破傳統模式,開闊舞臺的各種可能性,使節目的形式及視覺表達力更能傳遞情感,為電視綜藝晚會注入新的血液,帶來新的活力。
[1]黃華東.大型電視綜藝晚會(場館類)的燈光設計與制作[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