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熙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試論中國微電影特性及發展現狀
陳燁熙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技術在我國得到更了廣泛的運用。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通過電子郵件、微博、微信等方式,信息數據就能準確地傳達。生活更加便利使人們不斷加快自己的生活節奏,這就要求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直觀、迅速。在大眾的需求下,催生了類似微電影、微小說等相對于傳統方式更加省時的娛樂形式。本文通過實際案例,闡述中國微電影的發展現狀。
中國微電影;發展現狀;典型特征
1.1導演平民化趨勢
當前,由于互聯網終迅猛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喜歡攝像的愛好者,可以通過模仿或視頻學習導演的相關知識,如今,大多數微電影,甚至網上流傳的著名微電影都不是出自知名導演之手,而是由一群尚未出名的導演制作,有的一夜之間就紅起來了,如《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其作者是胡戈。
導演的平民化已成一種流行趨勢,現在互聯網絡播放的微電影視頻讓人目不暇接。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哪怕是一部幾分鐘的宣傳片,也能體現出導演非凡的智慧結晶。首先,導演要具有講故事的能力,這就要求思維敏捷并且想象力豐富;其次,導演還應該博學多才,在了解攝像、音樂的同時,還要對繪畫、燈光、舞美等各種技術化的藝術,這樣才能充分起到帶頭統領的作用,讓現代化的數字影像技術更好地為影視藝術服務。這就使微電影成了非科班出身的電影愛好者發揮學習熱情和工作能力的最佳平臺。
1.2攝像人才年輕化
在傳統形式下,攝像只是作為歷史資料和獨特藝術留存的手段之一。而當下,攝像的概念被科學技術發展無限外延化,使攝像藝術普遍公眾化,變成展現個人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方式。
當代青年成為從事攝像藝術的中堅力量,年輕人思想前衛,有著極強的文藝范兒,尤其是當代的大學生,對于攝像藝術的熱衷及追求體現在諸多的微電影作品中。正是數字化攝像裝備的物美價廉,讓經濟能力有限的年輕人成為攝像藝術的嘗試者和執行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攝像為職業取向,當然更多的是興趣愛好所至。從眾多的精短的宣傳片來看,反映年輕人創業和友誼的居多,這也正是從事攝像人員年輪化、拍攝技術專業化已成為一種趨勢。
1.3互聯網平臺利益需求
隨著互聯網終端平臺的發展,各大網站在推出新聞業務和文學閱讀業務的同進,都在爭先開展網絡視頻的競爭。當前,由于人們工作節奏加快,去影院觀影已成為一種向往,尤其是青年,觀看電影已習慣從網站視頻窗口進行瀏覽觀看。因此,很多網站都將視頻業務作為主要業務。由于網站上傳視頻需要一個版權授權,尤其是當下電影和電視劇的版權價格高得超出想象。但是很多視頻的版權費很高,這使很多視頻網站承受不起。而微電影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個發展瓶頸。目前,微電影平民化趨勢的重要的特點就是原創性,且運營成本低;同時,宣揚一種全新的草根文化,讓眾多觀影者感同身受。此外,很多大型網站都參與了自制微電影的發展階段,大投資必然有大回報,微電影的特性決定其可控性很高,這使其迅速發展。
1.4微時代電影受眾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經濟水平僅次于美國,但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勞動強度和壓力變大。當前,尤其像上海、廣州和北京等一線大城市,人們的生工作生活節奏緊湊得如陀螺一樣轉個不停。高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必然會造成當代人的心理承受壓力。為此,觀看電影和娛樂節目成為當代年輪人的主流需求。微電影正好符合人們這個要求。通常情況下,微電影時間較短,但是信息很多。對于當代青年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但快速的生活節奏使他們沒有時間花費在上邊。因此,微電影這種快速放松的方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和普通居民們的喜愛。
網絡上的一部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其作者是自由職業者,這部短片既是我國微電影的開盤,也是微電影的雛形,影片內容很簡單,僅僅是對電影《無極》和社會與法頻道欄目《中國法治報到》進行了一些剪輯。同時,改變了一下對白,其在20分鐘時長內,將無厘頭的對白和滑稽的片段剪接,穿插一些風趣的廣告。2011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微電影——《一觸即發》,主演是影星吳彥祖,這部電影據說投入1億元,其一出現就被大家所關注。除了主演吳彥祖外,還有很多大牌,如廣告之父莫康納、世界級導演Frank Vroegop等。短短90秒的劇情卻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被人們所稱道,由此而成為里程碑式得影片。而《老男孩》的懷舊風格再次引發大家的關注,也開拓了網絡視頻的市場。由此引發大量創新的、精美的視頻像病毒一樣的在網絡上傳播,使人們對于電影的認知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盡管微電影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行業,但是對其依然沒有準確的統一定義。總而言之,現在很多在網絡上傳播的視頻都可以稱之為微電影。這都是因為《老男孩》的熱播而引起的。
3.1迷你性
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人們對信息獲取的便利程度要求更高。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用戶只瀏覽新聞標題而對新聞內容不太關注,時間成了大眾深入閱讀的最大阻礙。這反映了現在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快速瀏覽,因此微電影就誕生了。
微電影的主要特點就是快速、時間短以及信息量大。微電影制作周期短、投資少、回報高,傳播速度快、傳播對象廣泛。由此,在生活壓力大和生活節奏快的當代,微電影更加符合人們對生活娛樂的需求。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可以創作一部微電影,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微電影。
3.2草根性
微電影作為網絡發展的產物,其對創作者的要求非常低,幾乎沒有門檻,它使電影這一娛樂項目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屬,不管你是誰,是何種身份,只要感興趣都可以作為拍攝者或參與者來進行微電影創作。
同時,微電影也以其接地氣的內容和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相比于一部兩三個小時的電影,更多的人會選擇一部微電影來進行娛樂和放松。可以說,微電影是電影藝術的一項革命產物,其意義非同尋常。如《老男孩》等草根電影,以簡單的情節和藝術手段反映了深刻的社會現實;同時,帶給很多觀眾以共鳴,其影響力完全不亞于一部成功的電影。
3.3互動性
微電影以其通俗平常的藝術手段,更加能夠反映生活、貼近生活,引起人們的普遍觀眾。同時,觀眾在觀看大部分微電影時,更能設身處地的去思考,這就使微電影具有很強的互動性。現在很多視頻網站都有微電影制作活動,由明星來做導演或者演員,觀眾來做演員或導演;同時,從網絡、微博等平臺來征集創意和意見,網友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切身參與其中,其中如搜狐視頻的“七電影”等。
總而言之,現在的微電影使得所有人都作為電影的一份子,或參與、或評論、或觀賞,而正是由此展現出其很強的互動性,使創作者和觀看者之間不再有距離,也使得大家更有主動權。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大眾素質的不斷提高,微電影的受眾和制作者群體會不斷壯大。微電影的迷你性、草根性、互動性和商業性決定了這種形式在中國出現與發展的必然性。同時,這種微形式的信息獲取方式也將不斷發展,最終成為更加完善獨立的體系。微電影為很多對電影事業熱愛并愿意投入其中但是沒有基礎和條件的人提供了機會,很多人通過微電影來實現自我的價值和夢想。
[1]蔡萌.演變與構建:中國當代攝影研究[J].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5).
[2]劉瓊.“微時代”來臨:更多表達更浮躁[N].新華日報,2011-05-18.
[3]定制微電影 國際名牌營銷利劍爭相“出鞘”[N].經理日報,2011-07-22.
[4]微博之后流行微電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08-08.
[5]劉瓊.草根原創定制微電影 盛大擬建立虛擬“北影”[N].第一財經日報,2011-08-02.
陳燁熙(1993-),女,山東泰安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