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江莉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如何把握播音主持的社會責任感
萬江莉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播音主持的社會責任是其職業操守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播音主持和百姓的生活緊密相連,是扎根基層、置身群眾的大眾節目。播音主持的社會責任感是關系節目的真實性和收視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有責任感的播音主持才會真正深入民眾,才會耐心傾聽百姓的心聲,才會真正報道出真實的民生。本文主要探討了播音主持的社會責任感,希望能對相關節目及播音主持人的素養提高帶來一定的幫助。
播音主持;社會責任感;職業社會責任感
1.1社會責任感概述
播音主持的社會責任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感念,包括個人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社會責任感兩種。對播音主持來說,職業社會責任感是指從事播音主持活動的人員對其職業行為所產生的社會作用和社會意義所應承擔的責任,包括傳統道德與職業責任的沖突、各種引誘與堅持真理的沖突、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和侵犯他人隱私的沖突、保全自身與斗爭丑惡勢力的沖突等幾個方面。個人社會責任感是職業社會責任感的延伸,是播音主持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場、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業務水平,在內心信念和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自覺履行的對事實、受眾和社會應盡的職責、使命和任務,是在公正報道、弘揚正義的基礎上對社會的擔當和負責的心態,它對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1.2社會責任感對播音主持的意義
播音主持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播音主持要以關注民生、同情弱者為己任,具有公平心和正義感,這是由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和功能決定的。在我國,媒體是重要的輿論工具,是黨和國家的喉舌,承擔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重要作用,關乎正確的輿論引導,關乎真實地反映人民的心聲,關乎社會的發展和穩定。播音主持作為新聞媒體的細胞,是媒體和政府形象的代表,因此更應該明白自身肩負的責任,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應該把提高自身的素質,站在縱觀社會全局和歷史發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時代精神,努力培養自己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神圣的職業道德感,努力做一名對社會有貢獻、有擔當的播音主持工作者。
播音主持工作的社會責任首要的體現在正確的輿論導向上,把握好輿論導向,就要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新時代新風尚,播音主持要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要有為黨和人民努力奉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把握歷史發展的主流,一切從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出發。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營造安定團結、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播音主持具有鮮明的輿論導向性,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黨委政府的喉舌,播音主持肩負著教育、引導和鼓舞人的作用,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因此,作為傳播正義的播音主持,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在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和國家富強文明的進程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2.1有社會責任感播音主持才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只有對社會負責任的播音主持,才能把握事情的公平正義,才能弘揚社會正氣、鞭笞社會丑惡,才能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立場報道新聞,傳播信息,在信息傳播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只有堅持社會責任感才能堅持信息的真實性,才能在經濟大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經濟效益所動搖,不被嘩眾取寵所迷惑,始終講黨性、講原則,正確、積極和健康地引導輿論,正確引導群眾的輿論認識和價值觀念,真正承擔起播音主持應有的社會責任。
2.2只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才能使媒體貼近大眾生活
媒體是群眾心聲的反映,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播音主持的宗旨和原則,堅持大眾利益優先是播音主持應有的思想底線,這是對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要求。播音主持只有承擔起自己所應負的社會責任,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也才能夠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功用以及相對獨特的追求。只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播音主持才能真正深入百姓生活,才能將信息傳播和百姓的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在宣傳中不偏離群眾路線,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關注百姓的現實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提高播音主持報道的貼近性和藝術性,使信息傳播更為有效,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做到群眾喜聞樂見,真正以弘揚社會正義和匡扶社會道德為主要職責,以合情合理的評論、分析和解釋,使信息傳播將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群眾的現實要求相結合。同時,在社會發生矛盾或沖突時,播音主持要積極做好溝通、協調、疏導和聯系工作,使信息成為“源頭活水”在群眾的現實關照中實現播音主持的發展和進步。
3.1強化播音主持職業操守,突出社會責任感教育
首先,播音主持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播音主持職業道德的核心。在加強播音主持政治素質的同時,要注意播音主持的思想先進性教育,堅定自己的工作立場。要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鍛煉自己的政治甄別能力,堅定群眾路線,以百姓需求、百姓呼聲為新聞采編的核心。決不能在各種錯誤思潮面前喪失警惕,在金錢和物欲的誘惑下迷失自我,甚至做出違背播音主持黨性原則的事;決不能在五光十色的商品、貨幣面前喪失立場,見錢眼紅,見利忘義;決不能在親戚朋友的感情支配下,寫出夸大成績或掩蓋錯誤的人情稿。
其次,播音主持要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播音主持應該深入基層生活實際,在采編新聞時,應從實際出發,以事實為依據,真正在生活中發現百姓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實事求是地進行新聞采編和播報。從播音主持職業道德出發,播音主持必須勇于堅持真理,尊重客觀事實,敢于說真話,不隨風漂浮,不謀私利,不投機鉆營,準確、客觀、全面地報道事實。不屈從于任何壓力,實事求是地進行新聞報道。
3.2嚴格新聞采編紀律,增強道德約束力
播音主持社會責任感的加強,除了依靠職業教育之外,還離不開紀律的約束。電視臺要加強制度建設,把學習教育與建立紀律約束的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嚴格新聞節目采編程序,針對有可能出現的關系片、人情片、廣告片,甚至虛假新聞的情況,制定必要的紀律約束。此外,加大對播音主持的新聞紀律約束,提高節目的質量。
播音主持社會責任感的增強除了靠紀律約束之外,還必須加強媒體及其報道者的自律,并將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加強媒體自律主要是針對播音主持的功利追求和唯“上”是從的現狀,力爭杜絕為獲取經濟利益而扭曲產生的虛偽新聞和低俗內容。其關鍵是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辨別真偽能力,努力提高理論修養和業務水平,端正工作作風,真正深入百姓生活,使播音主持真正成為既有淵博知識,又有較高新聞專業精神的行家。
社會責任感是播音主持的重要職業道德之一,一方面這對媒體服務群眾、關注百姓生活具有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這也是播音主持關注民生、褒揚正義、鞭笞丑惡的重要保證。要加大對播音主持的社會監督和獎懲力度,在加強紀律約束和道德自律的同時,還要強化監督機制建設,真正使播音主持在各種工作機制的作用下實現社會責任感的提高。
[1]繡心.新聞記者的道德修養[J].國外社會科學,2013(6).
[2]趙明地,程韜.做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J].黑龍江檔案,2011(2).
[3]張克清.淺談記者的個人社會責任感[J].中國廣播,2013(2).
[4]胡丹.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J].新聞實踐,2014(3).
[5]李劍南.試論記者的社會責任感[J].新聞知識,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