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
中國新媒體節目主持的經驗與教訓
楊婷婷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
隨著媒介技術的革新與發展,新媒體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娛樂服務。隨著網絡資源不斷普及,期間涌現出一些新媒體節目,吸引了眾多目光。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節目借助網絡平臺,在彰顯諸多優點及經驗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問題。因而,總結節目主持的經驗與教訓,成為我們研究新媒體節目的一個重要方面。
新媒體節目;主持;經驗;教訓
1.1主持風格大膽開放
在當今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新媒體節目之所以備受大眾青睞,主要是主持人突破了以往的主持風格,開放大膽,說話不拘謹,這些真實的表現,恰好是大眾平時在電視上看不到的。例如,網絡上特別火的一檔由愛奇藝網站打造的說話達人秀節目——《奇葩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節目。整個節目主要圍繞“敢說”進行安排,在《奇葩說》中,主持人的語言開放大膽,不同于之前其在央視主持節目的風格,有時甚至帶有一點低俗色彩的玩笑話、不文雅之類的諷刺等。這類被電視臺所禁播的詞匯、內容,在新媒體節目中沒有受到播出限制,參與節目錄制的辯論選手采用開放、激進的語言展開辯論,真實自然,沒有特殊避諱。可以說,語言上的大膽,讓我們看到了新媒體節目的突破,其不再拘謹、不再限制、不再墨守成規。新媒體節目沒有了條條框框的約束,主持風格的大膽轉變,帶動了整個節目風格的變化。
1.2主持人形象改變
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標志與形象,因而,主持人形象的打造,也是非常講究的,必須經過一定的設計。新媒體節目往往會使主持人的形象出其不意,如脫口秀注重主持人的作用,往往以主持人為核心。在《暴走大事件》這檔網絡脫口秀節目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主持人王尼瑪。可以說,《暴走大事件》是一檔不走尋常路的節目,主持人王尼瑪頭頂著巨大的暴走漫畫頭套,身著萬年不變的暴走色彩的T恤,斜掛一包卷紙,嗓音是獨特的公鴨嗓,配合著各種賤賤的動作、表演、語氣,對事件進行評論和調侃。像這種形象的主持人,與大眾之前在電視上接觸的主持人完全不一樣,然而,正是這種獨特的接地氣的氣質,才吸引了眾多的觀眾,增加了節目點擊量,同時也使節目更受歡迎。這是我們今后創辦節目可以注意的一點,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主持人形象,提高節目的整體特色。
2.1表達過于娛樂化,缺少深度
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主持節目存在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在表達方面不受限制,因而低俗化成分較多。一方面來說,這種暢所欲言可以體現出語言表達的真實性和自由性。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過于娛樂化就會顯得節目低俗,《暴走大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節目播出到第一季第11集被停播,主要是主持人王尼瑪對事件的批評過于鋒芒畢露,過度追捧奇聞趣事。主持人在對事件進行批判評論時,如果缺乏深度,便會使內容過于淺顯,使其僅停留在事件表面,膚淺的表達難以引發觀眾的深思。另外,一些內容如果過于低俗化,或者主持人以玩笑的形式講葷段子等,這對未成年觀眾就會帶來不好的影響,過于開放,便不適合出現在媒體節目中。
2.2主持人專業素質不足
一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主持人,往往對語句的處理不夠到位,有時便會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觀眾接受信息的準確度。語句的停頓方面沒有處理好,有時還會造成歧義。另外,專業素質不夠強的主持人,其聲音欠缺美感,受眾不易集中注意力,不能長時間觀看同一檔節目。與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相比,非專業類主持人的發聲咬字不夠標準,口誤出現的頻率較高,不利于向受眾精確傳達信息。還有一些娛樂大眾的網絡主播,其文化素質過低,缺乏知識涵養,節目干癟,沒有內涵,不利于收視。所以說,網絡節目雖然不受限制或比傳統媒體受限制小,但為了體現節目的價值,主持人應該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專業能力。
在我國,新媒體節目的發展歷史并不長,在其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極為有利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因發展的不成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無論是經驗亦或是教訓,都為日后的新媒體節目提供了參考。筆者相信,隨著媒介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節目主持人一定會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1]聶絳雯,蘇葉.節目主持藝術概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2]應天常.節目主持語用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3]金鑫.淺談網絡節目主持人[J].青年時代,2015(13).
[4]李佳佳.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應對策略[J].當代電視,2016(4).
[5]段牧杰.新媒體語境下娛樂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征[J].聲屏世界,2015(3).
楊婷婷(1993-),女,山東濰坊人,2015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