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瑩
(作者單位:惠州電視臺)
綜藝節目主持人的駕馭藝術
楊 瑩
(作者單位:惠州電視臺)
本文基于現今綜藝節目主持人良莠不齊的現狀,分析了主持人在節目中容易出現的短板,以及對節目駕馭能力的不足。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提高自身文化底蘊、專業素養、應變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并積極參與節目總體策劃,只有熟練掌握駕馭藝術,才能在綜藝節目中獲得生存和發展。
綜藝節目;主持人;駕馭藝術
何為駕馭?字典的解釋為掌握控制、充分應用和利用。這是一個有些領導意味的詞語,似乎更能體現出主持人是“欄目的主人”。主持人對節目的駕馭就像單位的“最高長官”,要講究駕馭的藝術技巧,要有上下一盤棋的認知和概念。
由于存在不可預知性,綜藝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較高,主持人在節目中如何引導和控制,決定了節目成敗。縱觀現今的綜藝節目,伶牙俐齒、顏值擔當的主持人不少,但真正贏得觀眾喜愛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卻為數不多。如何在一臺高水平的綜藝節目中,游刃有余,有效駕馭呢?
1.1良好的文化底蘊
主持人的文化知識是完成主持任務的基礎。主持人靠美麗容顏的時代已經過去,有內涵有底蘊有見地的主持人才能受到觀眾歡迎。很多優秀的主持人在鏡頭前的侃侃而談,看似風輕云淡、駕輕就熟。實際上,他們在臺下沒少下苦功。小說、歷史、散文和詩歌都是名嘴們的“精神食糧”,有不少名嘴打小就是“書蟲”。在觀眾極為挑剔的今天,綜藝節目主持人缺少文化底蘊,會寸步難行,甚至成為眾矢之的。
2014年第十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開幕,謝娜作為唯一的女主持人主持了開幕式晚會,表現備受詬病,遭網友批評其讀書太少。因此,主持人必須具備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廣闊的知識視野,這樣才能有底氣主持任何領域的大型活動。
1.2優良的專業素質
要掌握電視藝術規律、電視手段、表現手法,具備一定舞臺經驗。這樣不僅可以駕馭節目現場氣氛,還可以激發觀眾的參與熱情。不過這里所指的“專業”,并非一定是科班出身。在34屆央視春晚中,共有六十多位主持人站上央視春晚舞臺,其中有近六成是主持人出身,近三成屬于跨界主持,相聲演員、影視演員都位列其中。面對大眾越來越娛樂化的要求,央視春晚一直在通過主持人陣容來契合觀眾口味的改變。由此可見,只要在工作中不斷摸索,一樣可以成為非科班出身的專業主持。
有的主持人多才多藝,在節目主持的同時,還擅長編演小品、唱京劇等,因而深得觀眾喜愛。從觀眾的接受心理來看,文藝方面的一技之長和表演才能也是觀眾對綜藝節目主持人的一種職業期待。
1.3組織協調能力
要想成功駕馭節目,絕不能只將自己定位在簡單的串聯節目上,而是要有欄目上下一盤棋的概念,具備冷靜思考、調動情商的能力。其中包括組織能力、決斷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交往能力和創新能力。一臺高水平的節目,一場活動的實施,主持人要科學地協調各方面的力量,猶如一個交響樂團,在主持人這一指揮棒的巧妙指揮下,演奏出美妙的華章。
2.1了解綜藝類節目的特性
綜合性是綜藝類主持人的顯著特征,集眾家之長于一體,把不同類別、不同流派的藝術形式搭配組合。綜藝類主持人要想受歡迎,就要穩中求變,常常創新。例如,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年度大戲《春節聯歡晚會》,雖然晚會主題大同小異,但每年都有新的亮點融入其中,雖然近年來遭到吐槽不斷,也仍然改變不了它成為大多數百姓除夕之夜必備的“年夜飯”。這兩年,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都跳出了以往綜藝節目的格局,給觀眾以全新的視角和感受。主持人作為節目的形象窗口,也徹底改變了報幕型和花瓶式的串聯方式,使其功能和節目有機結合,豐富多彩。
2.2綜藝節目主持人要參與總體策劃
策劃,是主持人節目的開端,是第一步;主持,是節目的最后程序,是主持人節目水平的最終檢閱。一個優秀的主持人,應該是具備策劃創新能力,應該能夠參與全過程。主持人有責任以節目的最高利益和全局作為籌劃運籌的著眼點,高屋建瓴廣開視野。綜藝節目或晚會通常舞臺大、觀眾多、時間長,在節目正式錄制過程中,整個現場完全靠主持人總串聯總調度,如何讓節目現場張弛有度,產生最大的效果,要看主持人的現場控制能力。而現場的把控,來源于對所有環節的前期策劃參與和“心中有數”。
《一站到底》是江蘇衛視的重頭戲節目,2014年暑期特別節目“英雄聯盟季”進行了升級,主持人李好此番不僅繼續坐鎮主持,還首次以項目策劃人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他在賽程賽制上下足了功夫,大到選手的選拔、規則的設計,小到宣傳片策劃、舞美設計,每一個細節都親力親為。要想讓主持藝術根深葉茂,節目本身的“土壤”必須豐腴肥沃,因此主持人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主持者,還應是一位優秀的節目策劃者。
2.3綜藝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色
綜藝節目決定了主持人的語言特色是通俗活潑,節奏明快,感染力強。不僅要有文采有韻味,而且要符合口語化的特點,朗朗上口。
某電視臺主持人主持一期綜藝節目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對于我們每個成年人來說,童年是已經逝去的夢,今天,請所有的來賓都再戴一次紅領巾,再做一次小學生,讓我們閉上雙眼,回到10年前,20年前,甚至30年前,讓我們走進童年……”這段直接交流的話語,質樸而富有激情,平實的真情實感,感動了現場和電視機前的每一位觀眾。
2.4綜藝主持人的應變能力
主持人善于調動氣氛、掀起高潮,這是主持人補臺救場的必備技能。也恰恰因為綜藝節目的不可預知性,給了主持人更多的發揮空間,也往往能夠成就一個優秀的主持人。
2015年,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直播中,第一輪比賽結束后,孫楠突然打斷主持人汪涵宣布退賽。而汪涵則在短短時間內把控全局,從容救場。他是這么救場的(大意):我21歲進入到湖南廣電,我身上打上了湖南廣電的很多烙印,包括所謂沒事兒不惹事兒,事兒來了也不要怕事兒。對于一個節目主持人來說,在這么大的一場直播當中,一個頂尖級的歌手,一個頂梁柱一樣的歌手,突然間宣布退出接下來的比賽,我想我應該是攤上事兒了,甚至是攤上大事兒了。但是說實話,我的內心一點兒都不害怕。不害怕是因為你們還真誠地、踏踏實實地坐在我的面前,我還可以從各位期待的眼神當中讀到你們對接下來每一位要上場的歌手和他們即將演唱歌曲的那一份期許。我還可以從各位的姿態當中可以感受到你們內心的那種力量……汪涵在孫楠突然宣布退出后的救場主持被譽為神一樣存在、教科書一樣高大上的經典時刻。對直播節目來說,主持人有著靈魂牽引的肱骨作用。
自我解嘲式也是化窘迫為輕松的應變語。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常常在節目中進行自我解嘲,幽默風趣的語言常常讓現場高潮迭起。“你到了我這個歲數,可能你就會發現,喝涼水都發胖。”“我倒是希望我每件衣服都變大了,可不幸地發現每件衣服都變小了。”
2.5綜藝主持人情感把握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綜藝節目的認知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無不通過感情起到作用。“激情”與“控制”是綜藝節目主持人必須處理好的一對矛盾,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前者關系到情感是否真實,后者關系到情感分寸的把握程度。對情感把握最受爭議的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倪萍,有人說她煽情,有人說她泛濫,但倪萍在2014年讓尋親節目《等著我》贏得了超高的收視率。一檔模式簡單,成本低,缺乏明星的周間檔節目,收視率之高,出乎意料。倪萍在親情起伏的節目中“落到實處”的煽情,功不可沒。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綜藝類節目主持人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不斷的認真思考、精心策劃構思、不斷創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