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怡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縣廣播電視臺)
談廣播新聞編輯的素質和基本功
周 怡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縣廣播電視臺)
時下,資訊新聞類節目可謂非常火爆,無論是CCTV的《第一時間》《第一財經》這種全國共同關注的新聞節目,還是各個省市的新聞節目,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廣播新聞節目,也以其獨特的便利性,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占有量。在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廣播新聞編輯的素質與基本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快速發展的廣播新聞節目為背景,重點闡述了廣播新聞編輯的素質與基本功,以期為我國廣播新聞節目的發展與廣播新聞編輯的個人進步提供一些建議。
廣播新聞編輯;素質;基本功
與十年前相比,廣播收聽率每年都呈整體下降的態勢。而新聞、情感類節目的收聽率卻在逐年上升,尤其是新聞類節目,曾一度打敗情感類節目,成為廣播節目收聽率的冠軍。可是隨著行業丑聞的爆料,一些聽眾逐漸對新聞節目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繼而對廣播新聞節目造成了不良影響。如何扭轉行業風氣,重塑廣播新聞節目在人們心中的權威性,這就要求廣播新聞編輯提升個人素質,加強其基本功。
根據《辭海》的解釋,素質一詞的定義為: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事物本來的性質;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在現代社會的實際應用中,人們多采用第三種含義,即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廣播作為我國的主流媒體,其代表著我國的主流思想,因此,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1.1政治素質
媒體是一個國家的喉舌,其對大眾思想起著重大引導作用。因此,作為廣播新聞編輯,必須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始終代表黨和政府發聲。廣播新聞節目是黨和政府宣布重要政策與決策的重要陣地,也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國家國際大事的重要橋梁。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把握時代發展趨勢的能力,時刻與黨和國家的政治主張保持高度一致,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覺悟,豐富廣播新聞節目的內容與形式,與時俱進,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
政治素質是一個合格的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在發生重大事件時,如果廣播新聞在輿論導向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就會增加黨和群眾的聯系。可是,如果廣播新聞難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或者起到了相反作用,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作為廣播新聞的編輯,一定要提升個人政治素養,完成自身的職責,為廣大聽眾帶來高質量的廣播新聞節目。
1.2思想素質
只有具備較高思想素質的編輯,才能創造出抓人眼球的新聞形式與內容,才能保證節目不至于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才能發揮廣播新聞的積極導向作用。廣播新聞編輯除了要培養新聞的敏銳性,還要提升思想價值判斷能力。編輯在處理新聞稿件的過程中,難免摻雜自己的情緒,因此新聞可能會出現一些偏差,有些偏差可以理解為“誤差”,有些偏差也會帶來極為嚴重的錯誤。幾年前轟動社會的“城管打人事件”,就是由于部分廣播新聞編輯的思想素質不高,沒有及時把握事件本質,幾乎一邊倒指責城管,可是后來事情調查的真相卻與之前的報道完全相反,因而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就是因為廣播新聞編輯在處理稿件時加入了過多的個人情感。因此,廣播新聞編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明確工作性質與工作職責,為聽眾帶來更加真實可信的新聞報道。
隨著廣播新聞節目的不斷發展,廣播新聞編輯不僅要能準確及時編輯新聞稿件,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字編輯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都是廣播新聞編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2.1文字編輯能力
編輯,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與文字打交道,他們的任務就是將所見所聽或者是記者采訪到的資料通過重新整理編輯,變成一篇篇新聞,通過播音員播音的方式,以電臺為媒介,分享給廣大的聽眾。因此,文字編輯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能力。廣播新聞編輯要清楚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突出自身優勢,整理出獨具特色的高質量的文字內容,形成獨特的文字風格,然后進行謀篇布局,獲得更多觀眾的喜愛,吸引受眾注意力,充分發揮社會輿論導向作用。
2.2創新能力
新聞類節目具備較強的地域性,特別是各省市廣播新聞節目,其報道內容往往是一個地方獨有的新聞。這一類節目中,新聞編輯要把握“本土化”原則,幫助廣播新聞節目做“獨家”新聞。正如《第一時間》制片人龔正所說:“城市普通市民白天為生計奔波,晚上與家人圍坐在客廳里,松散地看看電視,講講閑話,作為消遣和放松的主要手段,欄目應當為他們交流情感、獲取信息提供一個新的平臺,滿足他們的視聽需求。”對于廣播新聞類節目來講也是如此,如果廣播新聞編輯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就能使節目跳出不斷模仿別人和被別人模仿的“怪圈”,使廣播新聞不落俗套,從而為受眾提供優質的節目。
[1]趙秀明.談廣播新聞編輯的素質和基本功[J].新聞及傳播研究,2015(3).
[2]高磊.談廣播新聞編輯的素質和基本功[J].科技信息,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