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艷玲
(作者單位:新疆省吐魯番市電視臺)
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計算機技術應用探析
婁艷玲
(作者單位:新疆省吐魯番市電視臺)
隨著時代地發展,人們希望從電視節目之中看到更多精彩的鏡頭,而每一個精彩的鏡頭都需要后期制作來加以完善。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應該根據實際的拍攝素材,進行藝術渲染,來完成特技鏡頭的制作,再將每一個鏡頭相互的合成,形成完整的節目。隨著電視節目后期制作要求的逐漸提高,對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也在不斷提升,而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如何,就成為節目播出質量的關鍵所在。本文分析了電視節目后期制作與編輯的特點,探討計算機技術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的作用,再做出具體的技術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工作人員完善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
電視節目;后期制作;計算機
一般來說,電視節目的制作都包含了前期與后期制作兩個方面。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主要是按照前期制作中所提供的素材來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和剪輯處理,從而滿足電視節目效果的要求,確保電視節目能夠順利的播放。所以,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之中,應該合理地利用計算機技術,確保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能夠順利的開展下去。
隨著電視節目制作技術的不斷完善,其線性與非線性編輯技術都在趨于成熟,在聲音與畫面的處理上都能夠利用快速簡潔的工作模式,在操作控制器和編放機等設備時,需要按照具體的要求來進行相對應的采集與調用,這樣才能夠滿足節目制作的基本需要,完成技巧的組接、鏡頭的組接、設置出入點、音樂配加、音響效果等后期的制作,但是在線性的編輯中依舊存在不足。例如,系統的構成較為復雜,其可操作性較低,設備種類多,且設備本身的性能參差不齊,不同的指標使技術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也有所差異。所以,在整體性的連接當中,就會嚴重地影響視頻信號。因此,在電視節目的制作編輯中會選擇非線性的編輯。目前,非線性編輯方法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且因為其多元時間順序、本身工作效率高、查找便捷以及低存儲空間等特點,有利于電視節目整體質量的提升[1]。
時代的發展,讓計算機技術對于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的作用得到最完美的體現。電視節目制作本身具備一定的復雜性,包含了前期、實景以及后期三個方面。前提主要是進行籌劃和準備,實景的拍攝則是利用設備做好畫面的記錄。當素材拍攝完畢后,就會開始后期制作。后期制作一般會利用蒙太奇等手法,剪輯前期拍攝的素材。目前,一般是在原始的素材之中添加三維技術和數字合成技術。
另外,完整的影視作品,還需要將音效融入到作品之中,一般包含了畫外音、音樂和影視同期聲等多個方面。傳統形式下的后期制作,需要按照不同的要求來針對性的制作,工作量不僅繁瑣,而且量大。在整個過程之中,無法在鏡頭與鏡頭之間添加特效,且畫面的色彩也無法進行調整。當然,也無法從畫面中刪除一個鏡頭,或者是添加一個鏡頭,除非對這一段畫面進行重新拍攝,這樣不但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還會降低剪輯人員的創作力。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讓電視節目后期制作有了質的飛躍。前期拍攝的素材直接導入計算機,完成其剪輯,同樣,也可以直觀看到剪輯后的效果。另外,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本磁帶等傳統介質也被數字化硬盤所取替,這樣有利于工作流暢度的提高。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的數字化技術應用,不但能滿足畫面質量的要求,更能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可以帶來諸多具備創造力的特效,這是傳統的制作無法達成的。合理的利用計算機技術,能夠讓作品更加“豐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計算機技術與已有的素材進行相互的結合,再配合上畫面的修飾和美化,才能讓電視節目效果達到更高的逼真度。如《阿凡達》這一步電影,就完美的將特效與數字結合,給人們帶來震撼的世界效果[2]。
目前,在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中,最長使用的是Premiere模板、遮罩技術。第一,Premiere本身屬于擁有強大編輯功能的視頻工具,能夠制作眾多精彩節目。Premiere的使用,需要一個或者是多個模板的支持。在使用之前,應該對Premiere有一個整體性了解,避免在后續使用中不知如何操作。如,電視劇片頭制作中利用Premiere,因為片頭畫面豐富并且時間較短,所以,需要先進行模版的定位,之后在替換模板的片段或者是文件。第二,在片頭片尾制作,或者是編輯影視的時候,可以選擇遮罩技術。在后期制作中的使用,也避免了畫面過于單一的問題。尤其是動態遮罩的使用,配合上創意的融入,來改變大小和運動路徑,就可以滿足畫中畫的最佳動態效果,這樣就可以給人眼前一亮的效果,讓畫面更為豐富[3]。
計算機技術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的應用,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提高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實力。就現階段國內的發展來看,電視節目制作還處于缺乏實力支撐的階段。因為其技術水平的落后,導致很多設備都無法正常使用,再加上技術的開發和藝術創作達不到標準要求。所以,需要綜合性人才的支持。第二,計算機技術需要與電視創作相互的結合起來。電視節目是人文精神與情感交流得以體現的共同藝術,是利用畫面和聲音來展示藝術內容。利用計算機技術,就能擴展表現力,但是需要考慮到作品的思想情感是無法替代的。所以,只有將兩者相互的結合起來,才可以實現更為優質的服務[4]。第三,為電視節目制作的發展開辟一條計算機時代之路。電視行業的發展,實際上就是人文發展的體現。20世紀90年代,急功近利、實用主義、盲目細化等諸多不良情況不斷出現,對電視事業的發展產生了阻礙。縱觀國內電視行業發展,橫看各個國家的電視行業發展,也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國內的電視節目在制作中,不僅是資金與技術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改善,還需要明白想象力與創造力對于電視節目的功效,需要去研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面對競爭的不斷加劇,想要發展國內電視事業,就應該針對實際,能夠開創一條中國特色的、屬于自己的計算機時代之路,才能夠讓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更能滿足時代發展的所需。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電視節目制作中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使用,但是后期的制作,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體現,同時,好的作品,還需要后期制作這一強大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學習與操作中,應該掌握更多關于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的計算機技術,能夠明確各種規范,確保計算機技術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當中得到更好地運用。當然,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依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這需要在今后的運用中不斷挖掘,不斷研究,確保各種運用的不足能夠得到合力的解決,從而讓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更能貼合根本需求。
[1]張雅瑩.淺談電視節目后期制作技術思維和視覺定位[J].新聞研究導刊,201(11).
[2]師毓瑩.計算機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管窺[J].科技經濟市場,201(11).
[3]張明輝.電視節目制作后期編輯技術的幾點思考[J].民營科技,2012(6).
[4]李慧.電視節目制作中計算機技術的運用[J].硅谷,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