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欣悅
(南昌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淺析中國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
聶欣悅
(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一直是影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諸多優秀的影視作品都是由小說改編而來,如《教父》《殺死一只知更鳥》《肖申克的救贖》《紅高粱》《活著》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影視業的飛速發展,以網絡小說為素材的影視改編作品越來越多,如《盜墓筆記》《尋龍決》《九層妖塔》等作品一經上映便受到了廣大網絡小說粉絲以及電影愛好者的追捧。由于網絡小說的特殊性以及影視導演自身水平的限制,我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國網絡小說的興起及其改編的原因與發展歷程,以中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作品作為案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展望了中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作品的未來,以期為我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網絡小說;影視作品;改編
(一)中國網絡小說的興起
我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作品的強勢發展與網絡小說的興起密切相關。自20世紀末互聯網進入中國后,原有的閱讀方式日漸式微,網絡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受到越來越人的追捧,并涌現出“榕樹下”“晉江原創網”等一大批網絡小說閱讀網站。依托文學網站,網絡寫作者的創作空間相對自由,其內容并沒有過多的限制,網絡發表作品也不再像紙質文學作品的出版一樣繁瑣,這也促使了大量網絡小說的誕生,出現了《鬼吹燈》《盜墓筆記》《斗破蒼穹》等一系列優秀的網絡小說作品。
(二)中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原因分析
與傳統文學作品相比,網絡小說與生活更為貼近,網絡小說是大眾通過網絡平臺發出的社會聲音,內容大多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蝸居》《裸婚時代》《小兒難養》講述的就是大眾密切關注的問題,房子、婚姻、孩子等。與傳統的影視劇改編相比,網絡小說的價格較低,對于影視制作公司而言,投資網絡小說影視改編能夠減少制作費用以及宣傳成本;網絡小說的題材范圍廣,這也方便了影視作者的二次創作[1]。另外,網絡小說擁有一定的閱讀群體,影視改編作品的觀眾群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也更符合影視傳播的規律,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劇具有更高的商業價值。
(三)中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發展歷程
中國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一是2000年~2003年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起步階段,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所改編的同名電影的上映成為網絡小說與影視行業的首次合作。這個時期所改編的影視劇并未取得較大的成功。二是2004年~2009年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代表作品有蔡俊的《詛咒》所改編的《魂斷樓蘭》、胭脂的《蝴蝶飛飛》所改編的同名電視劇等,改編影視劇的整體制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三是2010年至今的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初步成熟階段,該階段的成熟改編作品較多,作品的藝術性也有所提升,張藝謀、陳凱歌等一線導演也加入了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中來。[2]
(一)《匆匆那年》——青春愛情小說改編的成功案例
《匆匆那年》是由九夜茴創作的網絡小說,并于2014年相繼改編為電視劇與電影。電視劇《匆匆那年》一經播出便受到觀眾的關注和追捧,電影《匆匆那年》更是獲得了5.88億元的高票房《匆匆那年》是中國青春愛情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成功案例。導演張一白在拍攝電影《匆匆那年》時,使用了大量的慢鏡頭來展現細節,從而表現出青春的懵懂單純與美好質樸,并以遠景、全景來營造整體的文藝氛圍,勾起眾多觀影人對青春的美好回憶。在劇情設計方面,影片通過男主角對歷年大事記的平敘旁白來展現歲月蹉跎,加之交叉剪輯手法所顯示的真實的社會場景,無不體現出一個真實與唯美的青春愛情故事。與原著相比,《匆匆那年》的電影版對劇情進行了較大的改編,但保持了原著的開放式結局,這樣的改編也得到了觀影人的一致認可。
(二)《九層妖塔》——面目全非的奇幻小說改編
《九層妖塔》是2015年9月24日上映的一部根據著名網絡小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所改編的奇幻電影,電影在未上映前受到《鬼吹燈》粉絲的一致期待,但是上映之后惡評如潮,不僅是因為電影將原著劇情改編得面目全非,更是由于電影在劇情、節奏、表演等方面出現的諸多問題。與原著相比,《九層妖塔》的劇情遠遠沒有表現出原著《鬼吹燈》中的奇險,在奇幻動物的表現方面雖然借助先進的特效技術,但是整體的表現方式過于單一,鬼吹燈中震撼的古墓以及險峻的自然環境也沒有在電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現。另外,受限于編劇思路和水平,《九層妖塔》中探險故事的邏輯性受到觀影人的普遍質疑,這也是該影片失敗的重要原因。
(一)網絡小說本身的質量良莠不齊
網絡小說發展至今出現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但是整體質量良莠不齊。網絡小說創作基本上以讀者為中心,主打的形態是“通俗讀本”。與傳統小說相比缺少人文關懷和文學藝術性,因而在改編為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價值取向以及人文關懷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在《盜墓筆記》的電視劇改編中得到了體現。另外,當前我國的網絡小說多以都市言情、玄幻小說、仙俠小說、懸疑靈異、科幻空間、浪漫青春、同人小說為主,在改編為影視作品時會受到國家影視劇審查機制的影響,而無法真正還原原著中的精彩劇情[3]。例如,蔡俊的《地獄的十九層》所改編的《第十九層空間》在上映前就被剪掉了許多情節,導致電影劇情不完整,失去了邏輯性與連貫性。
(二)影視改編作品的制作水準不高
我國網絡小說影視改編作品的制作水準不高,在藝術性上遠遜于藝術電影,而在娛樂性上又與傳統商業電影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影視作品能否成功,除了選擇的劇本、演員外,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其影視拍攝是否精良、視聽語言是否準確到位。因此,一部優秀的網絡小說未必能改編成一部成功的影視劇。我國影視行業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大量的問題,在盲目追求數量的過程中影視作品的質量直線下滑,大量特效的引入未能推動劇本、表演、攝影、化妝、道具、配樂等方面的進步,這也導致了網絡小說影視改編成影視作品的整體質量不高。
(三)網絡小說影視改編作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
網絡小說的飛速發展為影視劇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但是隨著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的數量不斷增多,其同質化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相似的題材在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中頻頻出現。例如,以《宮鎖玉心》為代表的穿越劇,以《后宮甄嬛傳》為代表的后宮爭斗劇,以《裸婚時代》為代表的家庭倫理劇成為當前主要的影視題材,導致了大眾的審美疲勞。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小說的產生之初是憑借了豐富多樣的題材而發展起來的,現在改編的影視作品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寫手為了追求商業利益而創作出風格相似、內容同化的作品[4],這也導致了網絡小說影響改編作品出現同質化問題。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仍將是我國影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要解決當前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是順應時代潮流,推動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規范化與成熟化。網絡文學平臺應與影視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形成長期性、規范化的征用和改編模式,對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進行嚴格要求,推進網絡小說編劇的正規化與專業化。
第二,是建立互助發展關系,推動網絡小說與影視業的共同發展。網絡小說為影視改編的劇本資源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同樣網絡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對網絡小說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網絡小說與影視的聯合也將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三,是改變現有的影視劇產出模式,最終實現資源共享。我國在“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過程中應借鑒美劇、韓劇的生產模式,寫作與改編團隊應積極地與讀者溝通與交流。當“網絡小說影視改編”會有大的影響的時候,應積極尋求與成熟影視制作與發行公司的合作,共同推出優秀的影視作品。
在社會與經濟高速發展和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國的影視業在近幾年取得了爆炸式的發展,觀影人數、票房紀錄都屢創新高。在影視業繁榮的背后也隱藏著電影質量不斷下滑、劇情與風格同質化現象嚴重、電影的藝術性受到商業化的巨大沖擊多個方面的問題。網絡小說憑借著內容的多樣性、題材的大眾性、受眾的廣泛性成為近年來影視改編的主要對象,但是其影視改編作品也暴露出題材限制較大、制作水準不高、同質化現象逐漸顯現諸多問題。要推動“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良性發展必須推動“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的規范化與成熟化,網絡小說平臺與影視公司應建立互助發展的關系,改變現有的影視劇產出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推動我國網絡小說與影視行業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明銀.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12-29.
[2] 尹曉麗.儒家文化傳統與中國電影民族品行的構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56-73.
[3] 趙光平.從自由到捆綁——網絡小說影視改編困境探析[J].時代文學,2011(8):112-114.
[4] 余力.網絡小說改編劇的傳播策略探析——以《美人心計》為例[J].媒體時代,2011(4):66-67.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1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