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萬柏
(呼圖壁縣電視臺,新疆 呼圖壁 831200)
?
典型人物報道策略與傳播技巧略談
黃萬柏
(呼圖壁縣電視臺,新疆呼圖壁831200)
摘要:典型人物報道作為中國新聞傳播報道中一項特別的報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典型人物的經典事例作為整個社會的榜樣,激勵著廣大受眾,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當前,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聞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典型人物報道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傳統典型人物報道的弊病并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和傳播技巧,從而促進典型人物報道在傳媒新時期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典型人物報道;報道策略;傳播技巧
典型人物報道作為新聞宣傳的特色板塊,經典的事例和高尚的品格使很多讀者難以忘懷,不僅會提升廣大受眾的精神境界,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異軍突起,傳統的典型人物報道從形式和內容上已經不適合現代受眾的需求,因此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也難以引起足夠的社會反響。因此,在制作典型人物報道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取材和編輯的客觀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突出典型人物的時代性,采寫內容的獨特性,傳播方式的多樣性,全力打造創新型典型人物報道。本文將主要分析傳統典型人物報道的弊病并提出有效的改進策略和傳播技巧,從而促進典型人物報道在新時期的良好發展,也為典型人物報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建議。
我國傳統的典型人物報道的主要弊病體現在內容的陳舊化和形式單一化。傳統典型人物報道在人物和事例的選擇上往往缺乏新鮮性,說教性質嚴重。在報道過程中為了突出人物的品質和事例的典型程度經常刻意夸大事實,呈現給受眾的典型人物形象都是高尚全面的模范形象,而很少觸及典型人物真實的生活狀況、思想特點和心理狀態,更不談典型事例中暴露出的其他方面的問題。過于神化的典型事例和榜樣模范效應失去了事件的真實性,使整個典型人物報道更加陳舊乏味,甚至還使很多受眾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大大減弱了典型人物的社會示范效果。此外,宣傳報道和傳播技巧也存在缺乏新意和形式單一的問題,千篇一律的典型人物報道難以引起受眾的共鳴。
(一)把握典型人物所具有的時代性與傳統性
隨著人們對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典型人物報道在注入新的血液和元素的基礎上還要大力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用新時代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激發民眾和淳化民風。新聞記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發掘典型人物身上鮮明的時代性,突出現代社會中廣大民眾改革創新和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廣大民眾生活十分接近,這樣才能引起廣大受眾的共鳴。同時,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典型人物身上往往也體現了寶貴的傳統美德,在報道中要注意體現典型人物的見義勇為、尊師重道、愛國愛民、清正廉潔、誠實守信、敬業盡責和勤奮刻苦等傳統美德,通過報道典型人物事例弘揚中國傳統美德,進一步促進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
(二)把握典型人物所具有的先進性與現實性
新聞行業在體現典型人物的先進性的問題上要盡量避免千篇一律高尚和全面的特點,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刻畫典型人物的鮮明個性上來,真實鮮明地體現出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先進之處。例如,對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的報道,可以通過講述他們的成功之路和經營之道滲透出企業家鮮明的個性和人物的精神品質,將高尚的精神融入具體的事例中才能體現出典型人物的先進性和其人格魅力。在典型人物報道的過程中還要切實體現現實性,只有受眾接受和承認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的價值和內涵才能促進受眾學習和效仿的動力。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典型人物和英雄往往更能對他們起到激勵、示范和模仿的作用。
(三)讓典型人物形象鮮活、飽滿起來
鮮活飽滿的典型人物形象必須依托在真實感人的細節基礎之上,典型人物的事例之所以感動廣大受眾,是因為寶貴的細節真實地反映了典型人物豐富真實的內心世界和鮮明的性格特點,受眾通過細節才可以切實體會到典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使其直擊人心,過目不忘,并且會對受眾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在刻畫典型人物性格特點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多種文學方面的修辭手法,散文、詩歌以及現代生活中積極正面的流行語都可以將其融入典型人物事跡報道中,不僅能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典型人物報道具有文學風采,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劍走偏鋒,巧用側面烘托
典型人物的報道除了正面大量的描述和修辭,還可以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他人的評論和講述往往更能襯托出典型人物的光輝形象。典型人物身邊的人對典型人物的描述和評論往往是典型人物真實、感人、深得民心的最佳例證,因此將筆墨和精力留一些在側面烘托方面會使典型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真實和激動人心。
(五)考慮受眾的情感與心理效應
在向受眾展現典型人物報道的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受眾對典型人物的理解、接受和需要程度,新聞媒體應該更加重視“受眾本位”的觀念,使典型人物報道滿足和服務受眾的同時還要注重受眾的反饋和互動情況。新聞媒體制作出深入人心的典型人物報道,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形式對其進行報道,使媒體由單向傳播方式轉為和受眾互動的雙向傳播的方式,進一步促使典型人物和典型精神產生更大的影響了。越平凡樸實的典型人物的事例越可以彰顯典型人物的精神品質和人格魅力,只有鮮明的個性和真實的故事才具有更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從而進一步傳承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陳舊無味、千篇一律的傳統典型人物報道也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和需要進行改革,在內容上追求創新、真實和鮮明的特點,在傳播形式上追求多樣化和廣泛性,在效果上追求直擊人心和影響力。通過更多更感人更激勵人心的典型人物報道激勵更多受眾,促使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化,也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吳秀青.典型人物報道策略與傳播技巧的嬗變[J].西北大學學報,2009(02):33-37.
[2] 許健,陳成光.對新時期典型人物報道的思考[J].新聞實踐,2009(03):62-63.
[3] 閆偉.如何提升典型人物報道的輿論引導力[J].電視研究,2012(05):14-16.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