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丹
(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淺析P2P技術在網絡傳播中的運用
劉晨丹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特別是數字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但互聯網在發展的同時,帶來了分布式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造成了關鍵任務的處理滯后。為解決這一問題,P2P等新的核心技術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其在網絡信息傳播中的運用打破了單向傳播的傳統模式,與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的結合使傳播更為迅速廣泛,信息內容更加充實。此外,P2P利用互聯網上分布式的各種資源來完成各種關鍵的任務,對儲存的大數據進行精確的計算,實現精準傳播,提高了資源共享的可操作性和自主選擇的空間,為受眾提供和接收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關鍵詞:P2P技術;網絡傳播;資源共享;流媒體
P2P翻譯為“Peer-to-Peer”,即“點對點”。對于網絡傳播來說,P2P技術是一種應用于每個移動用戶之間、不經過中央服務器直接進入對方硬盤驅動器中獲取他人的信息,并進行數據交換或服務的技術。它打破了傳統的Client/Server模式,在信息傳播中,每一個節點都處于平等的位置上,擁有相同的權力,用戶既可以分享自己的資源,也可以獲取別人的信息,具備服務器和客戶端的雙重特性,改變了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
相對于傳統媒體傳播,P2P技術下的信息傳播具有很多特點,筆者認為比較明顯的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去中心化。在這一技術的運用下,網絡中的資源和服務分散在各個節點上,信息的傳輸和服務的實現都直接在結點之間進行,不用通過中央實體,這就成功地避開了中介可能帶來的麻煩或者其導致的延遲推送。
其次是可擴展性。在P2P網絡中,用戶的不斷加入,不僅增加了服務的需求,系統整體的資源和服務能力也在同步提升。理論上說,體系用戶越多,整體的數據越大,其功能體現越明顯,精確度越高。
第三是堅固性。P2P具有很強的抗擊性,它分散在多個節點上,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這就很難受到外部致命的攻擊。此外,在P2P網絡中,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自由加入和離開,它可以根據結點數和負載的變化進行自動調整,所以任何一個用戶或者網絡的破壞都不會對它產生較大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雖然Client/ Server的傳播模式仍處于互聯網信息傳播的主體地位,但從某種意義來說,P2P技術回歸了互聯網的本質和獨特方面。互聯網最初的目標就是一個自由溝通的平臺,只是因為用戶量的增加,一些商家、媒體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傳遞更多的信息,把目光從線下轉為線上,這也就受到了整個國家的關注。為了加強管理,“客戶/服務器”模式占據了主導地位。
顯然目前Client/Server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相對于被動接受主體的信息,受眾更喜歡擁有主動權,方便快捷地自我控制分享和接收信息,因此P2P技術正越來越多地運用于網絡傳播,主要表現在分布式科學計算、文件共享、流媒體直播與點播、語音通信以及在線游戲支撐平臺等方面。在這些應用中,P2P技術的本質和得到的效果基本相同,即通過“點對點傳播”緩解傳統終端單一緩慢的壓力,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滿足用戶方便快捷的需求。
以P2P技術廣泛應用于流媒體為例,就像BT和電驢的出現給受眾帶來了下載的革命性體驗一樣,傳統的流媒體中用戶沒有任何的聯系,把P2P技術融入流媒體,使得網絡視頻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同時也改善了節目質量,節省了帶寬成本。以目前市場上運行較為成功的Coolstreaming為例,Coolstreaming的中文名叫做“酷流”,是一個沒有結構且呈現網狀網絡的流媒體直播軟件。在“酷流”運行過程中,每一個用戶作為一個節點都可以通過登錄服務系統進入網絡,登錄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些鄰居列表,形成一個小的用戶組,基本在20個左右。在這個小范圍的用戶組里,每個節點都可以和鄰居共享網絡數據。與之類似的還有PPLIVE、PPSTREAM等網絡電視品牌和AnySee軟件。此外,P2P技術還應用于一些不太成熟的視頻點播軟件,比如GridCast系統和PPStream點播系統。運用傳統的GridCast系統時,用戶通過拖動播放點不太容易定位到想看的位置;P2P技術的加入則大大加速了用戶的精準定位。在每一個節目頻道里,GridCast系統將視頻分成幾段,在分段的節點上記錄下視頻內容,用戶之間通過定期交換這種分段記錄,可以快速定位到鄰居用戶正在觀看的地方,更方便鄰居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和線上交流。
(一)加速網絡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更快、更廣地得到信息
通過P2P技術的利用,網絡信息被利用的廣度得到了拓展,深度得到了增強。用戶可以進行資料文件的分享、知識的分享以及設備的分享,比如內存等,在開闊自己眼界的同時,能給他人帶來好處,互助共享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
(二)方便用戶在線交流,帶動經濟發展
通過P2P技術和客戶端,用戶之間可以進行自由的交流和推薦,比如一個用戶把一個好的節目推送給自己的鄰居用戶或者好友,這一過程就增加了用戶收聽收看節目的積極性,使媒體和商家獲得更大的效益,增進經濟的增長。
(三)廣泛快捷搜索,避免儲存空間的閑置和信息的浪費
通過P2P的應用,可以把www搜索平臺與用戶終端連接起來。當一個用戶在搜索東西時,不僅可以從公共www上獲得信息,也可以搜索到連接的每一個節點里的相關信息,這就使我們獲得的信息更加廣泛,避免了每一個節點中信息的浪費。此外,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硬盤里的空間通過P2P技術分享給鄰居,避免空間的閑置。
總而言之,P2P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方便我們搜索、獲取信息,拉近了與其他人之間的交流。但同時它也存在一定的隱患,比如它的去中心化特點可能使互聯網更加不易管理,造成信息混亂;也可能因為其他用戶隨便進入我們的硬盤影響個人信息的安全和造成隱私泄露。所以,筆者認為在P2P技術廣泛運用的同時應該繼續對其進行探索和改進,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邢小良.P2P技術及其應用[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21.
[2] 匡文波.網絡傳播理論與技術[M].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35.
中圖分類號:TP393.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3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