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欣怡
(作者單位:麗水市蓮都區廣播電視新聞中心)
微時代新媒體的生存與發展
程欣怡
(作者單位:麗水市蓮都區廣播電視新聞中心)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大變革,媒體亦是如此。特別是近兩年,基于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通信技術的新的媒體形態正在形成。本文對微時代的新媒體進行分析,希望能夠讓媒體從業者能夠更好地看清狀況,也為新媒體的發展提出一些思路。
微時代;新媒體;生存;發展
縱觀近年來的世界和中國,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大大推動了新媒體的發展,也推動了微時代的到來。從最初的報紙、廣播電視到當下的網絡端,再到移動端的各類新媒體出現,無疑是在改變整個媒體行業。作為一個媒體人不得不感慨,新媒體的興起,改變了傳播行業,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與時俱進,在最新的技術領域中,挖掘傳播學與受眾之間的關系。但是新媒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目前,在微時代,新媒體的生存與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抉擇與思考。
1.1 信息內容的發布方式發生了改變
確切來講,微時代的形成大概是在2013年,這一年,是微博、微電影、微紀錄片、微信、微支付這些新興事物的井噴之年。它們的傳播特點呈現出流動性強、信息瞬時性強、傳播內容更加簡潔震撼,使整個社會的傳播效率和便捷性有了很大的提升,給予受眾更大的方便。最大的特點是,在微時代里,移動客戶端的設備趨于迷你化,從筆記本電腦到平板電腦再到手機。
1.2 新媒體傳播和理解的成本下降
微時代的到來,令接受信息的終端發生了很大改變,這樣的轉變不僅使受眾接受信息更加方便,也使接受信息的成本變低。成本變低主要的原因是用戶所使用的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價格日益降低,而且普及的程度已經相當之高。另外,上文所說,簡短精悍的內容更加能夠被受眾所接受,他們可以花更少的精力去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意思,這也是理解成本的降低,完全符合目前的受眾心理。這種理解成本的降低還能夠讓受眾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獲取更多他們認為有用的信息。
1.3 增強了新媒體點對面的傳播互動性
伴隨著微時代的來臨,傳媒人也漸漸的發現,要想滿足受眾對于信息更高的需求,其主要基于以下兩點:第一,平臺要有一定的優勢,網絡技術的成熟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支撐點;第二,內容為王,權威有深度及時的內容發布,才能夠讓受眾更加信賴其資源和平臺。這兩大支點的存在才是奠定微時代發展的重要基石,它們更好地實現了點對面的信息傳輸。
微時代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全民記者”,所有的受眾都可以參與到信息傳播的過程中來,發布信息,成為傳播的主體。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媒體更應該與時俱進,全面結合微時代的實際特點,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2.1 加強新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新媒體有著很大的優勢,它能夠對于當下的新聞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有的放矢地對一些重點的問題進行宣傳,致力于建立一種信息引導型平臺,加強新媒體在當下的新聞環境中的權威性和輿論引導性的功能。在新媒體數字平臺基礎上進行新聞采制與傳播,需深入研究受眾接受信息的心理和習慣,挑選更好的選題,加強對輿情的分析,從而營造出更好的網絡輿情環境。在當下,還要加大新媒體的宣傳力度,利用更加容易被受眾接受的方式來傳播信息,以加強輿情引導作用。
2.2 完善新媒體的傳播機制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設備和軟件技術迅猛發展,應完善新媒體的傳播機制,增加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及形態,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另外,通過各類媒體的差異性表達,讓不同需求的受眾能夠有更多的選擇。當下,全球范圍內云計算的推廣和應用,大數據技術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為新媒體發展提供基礎性動力的同時,也將改變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及形態,新媒體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地滲透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使人類的生活環境更為便捷和智能。
2.3 完善法律、法規和管理條例
作為微時代的一個成功的代表,微信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風險因素。相較于之前的微博監管,其難度更大。如果相關的監管部門仍運用之前的監管機制和方法對微信傳播進行監管,那么將會給當下的網絡輿情監管留下較大的隱患。為了進一步肅清網絡輿情的不正之風,還公眾一個健康的傳播環境,相關部門一定要及時出臺相關的法規,健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虛假信息過濾機制,進一步促進信息搜索機制的發展,滿足民眾對相關信息的需求,,將“違法必究”和“執法必嚴”納入微時代的信息管理當中。
微時代的帶來,使受眾的個性、身份、鮮明的特征逐一被呈現出來,信息傳播活動中的傳者和受者不再是勻質化、無差別化的。產生這一現狀的主要是為了更加充分地認識和重視自身。另外。受眾對于信息的需求更趨于多樣化。媒體就要制作出更加豐富的產品,滿足受眾的需求。
[1]陸小華.最超越想象的變革將基于移動互聯--新媒體變革取向漫談之四[J].新聞記者,2007(4).
[2]黃堅平.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