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燦
(作者單位: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教育廣播)
廣播脫口秀節目泛娛樂化的若干思考
李燦燦
(作者單位: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教育廣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當下廣播脫口秀節目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數量在不斷增多,節目的形式也在不斷更新,但是目前我國的脫口秀節目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主要分析了當下我國廣播脫口秀節目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廣播脫口秀節目泛娛樂化的策略。
廣播;脫口秀;節目;泛娛樂化
1.1 節目惡俗化
娛樂脫口秀節目是新媒體環境下的一種全新的節目形態,有著輕松、愉悅的節目風格,并且以這樣的風格受到了人們的喜愛。為了進一步滿足聽眾的要求,廣播電視節目不斷探索娛樂化的道路。但是由于這種勢頭高漲,過分追求娛樂化的表現形式已經成為當下節目的弊端。一些脫口秀節目盲目地吸引受眾,不惜以降低人格、顛覆傳統的方式來獲取收視率。雖然,這讓受眾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一定的歡樂,提升收視率,但是在無形之中就樹立了一些不道德的形象,具有強烈的負面影響。
1.2 節目同質化
當下我國的節目已經明顯進入了一種“脫口秀”大規模衍生出來的時代,不同類型的脫口秀節目蜂擁而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我國脫口秀節目的發展,但是抄襲、翻版及模仿層出不窮,導致脫口秀節目有著較強的同質化問題,缺乏創新。節目的形式和內容都雷同,這就很難長期地吸引大眾,脫口秀的同質化現象導致節目喪失品位,沒有生命力,這事實上也是對傳統媒體資源的一種浪費,是對觀眾不負責任的表現。
1.3 缺乏導向價值
當下我國大量的脫口秀節目,雖然在選題上比較具有時效性,且一些主持人也能夠對時事作出一些點評,看起來比較接近民生,也吸引了諸多聽眾,但是,該類節目目前還缺乏給聽眾實質性的引導意見,如何引導聽眾的價值取向,這一問題卻沒有被解決。
2.1 做好節目定位
廣播脫口秀節目以輕松自然、幽默的風格貼近聽眾,為聽眾帶來了良好的收聽體驗,且進一步拓寬了節目的范圍,解讀新穎、多樣,滿足了聽眾收聽需求。這也為一些有才華、有個性的主持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進一步擴大了電臺節目的影響力。
但是,當下的脫口秀節目普遍進入了一個誤區,過分地追求形式上的輕松、娛樂,而不重視具體的節目定位,導致缺乏媒體的教化與審美功能。關注新媒體的技術變化,研究和嘗試多種信息處理方式,考慮新的傳播方式如何去融合和適應,最重要的是確定管理模式,結合媒體的信息供應商,研究更加專業的商業運作模式,讓經濟和文化兩個方面共同帶動傳統媒體向新媒體靠攏。
所以,脫口秀節目重在釋放人的個性,去宣揚一些主流的價值觀念,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如果娛樂過于低俗化,就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在做節目時,一方面要追求一些新奇的點來吸引受眾,另一方面也要讓節目有價值,讓節目的核心內容成為受眾關注的焦點。
2.2 深化節目內涵
一方面,要提升主持人的政治文化素養,主持人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政治水平,才能夠擁有良好的社會觀和價值觀,豐富的知識積累和有品位的見解,可以散發出更多的人格魅力。在制作廣播脫口秀節目時,要善于抓住社會關注熱點問題,例如:在大學生畢業季,大學生的就業成為了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效率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熱點。而在這個時期,就可以制作相關主題的節目,直播相關的就業信息,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社會方面的信息。另外,在對節目進行編輯時,要注重節目主題對社會熱點的契合度。
另一方面,要敦促媒體完善自我監督機制,把握娛樂的尺度,了解娛樂的價值,對娛樂要有分寸和態度,進一步提升脫口秀節目的文化內涵。
在這方面,就要求廣播電臺做好質量把關工作。廣播電臺作為重要的傳播主體之一,其信息內容一定要經過層層篩選,并且不斷滿足受眾對節目的需求。這就需要節目工作者更新自身的觀念和意識,同時牢記社會使命。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傳統媒介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所以廣播媒體也應該把握這一要素,做好政治思想文化的傳播工作。
社會媒體的總體趨勢是走向融合的,所以,在進一步完善脫口秀節目的制作時,也要綜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各種應用特色。大眾傳媒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它的功能也在不斷變化,剛開始大眾傳媒的主要功能是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現在逐漸偏向了娛樂功能。我國的廣播脫口秀節目的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從提升團隊制作能力入手,不斷完善節目的形式、內容,提升脫口秀節目的質量,實現脫口秀節目的可持續發展。
[1]朱克奇,劉景妍.一種鼓舞人的力量——美國新聞脫口秀及其對我們的啟示和借鑒[J].中國廣播,2009(9).
[2]夏亮.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脫口秀興起的思考——以《麻辣書生》為例[J].聲屏世界,2012(10).
[3]黃娟娟.90后大學生收看脫口秀節目現狀分析——關于南京市6所高校的調查訪談[J].新聞知識,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