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準
(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 西安 710061)
?
省級地面民生新聞頻道的經營轉型
王準
(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西安710061)
摘要:在省級地面頻道多屏競爭的當下,以民生新聞為主體頻道的強勢競爭力受到巨大沖擊,借由民生資訊節目高影響力的傳統經營模式遇到了瓶頸。廣告經營的壓力急需通過經營模式的升級來重點突破。本文希望通過立體型活動、IP資源開發、傳播渠道升級、行業由點至面撬動、定制內容、電視劇資源貼合等方面進行省級地面頻道經營理念的轉型探討。
關鍵詞:省級地面頻道;廣告經營;營銷轉型
在央視、省級衛視、視頻網站整個大媒體競爭環境下,省級地面頻道的廣告經營日現窘境。傳統的經營模式正在逐步被新的資源合作形式所升級甚至更替,時段購買、欄目淺性植入甚至基礎活動搭載,都已滿足不了客戶的投放需求。雖然都認知到立足本土,占據區域優勢,清晰定位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但在越來越復雜的媒體環境下,我們能否把握“區域”“資源優勢”“渠道”等核心競爭力?在個體被多屏媒體環繞的當下,民生新聞獲得的及時性及視頻等延展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是否嚴重沖擊了以民生新聞欄目為競爭核心的頻道根基?那么,此時我們省級地面頻道的地緣性經營優勢,就要根據新的大環境進行深入式轉型探索。
鞏繼續固傳統廣告形式,并升級傳播渠道,拉動經營轉型。
(一)活動拉動
隨著客戶對區域市場深入的營銷下沉,客戶與省級地面頻道的合作就從線性活動轉向立體性活動,簡單地跟隨性活動已不能將客戶更好的嵌入,而活動的設計本身,也不是隨性的聚人氣、湊熱鬧,更多活動在策劃方向、定位區隔、體量控制、內容搭建、環節設計、宣傳渠道等方面都有著系統的目的性及計劃性。根據民生新聞節目廣泛的群眾基礎,將線上的號召力、集客力發揮極致,轉化成為頻道影響力,而線下頻道主播聯合企業進行重點地區的品牌影響釋放。真正做到線上做影響,線下大深度的強力聯合。
(二)IP資源開發
民生新聞雖然是優勢,但內容資源是全平臺共享的,以民生新聞為核心的頻道,通過信息的再整合、再編輯能力,創造并衍生的系列節目,就形成了為頻道所擁有的核心IP資源。這個IP資源,不僅僅是欄目冠名、版塊掛角、電腦背板的傳統經營模式,而且IP核心資源產生的粉絲追隨,將是影響變現的重要通道。因此,對資源相應粉絲進行相關的活動設計。如粉絲節、娛樂節、欄目互動環節等,都將是拓展欄目經營與客戶體驗非常好的渠道。
(三)傳播渠道升級
以陜西都市青春頻道為例,民生新聞為主的省級地面頻道,以《都市快報》為核心,衍生出《都市快報》早間、午間版,《都市熱線》、《天天曬網》等有影響、有口碑的民生新聞欄目矩陣。在線上新聞多元化形式后,頻道又拿出核心內容,集中打造兩微一端,以《都市快報》為端口,升級了“都市快報”微博、微信,而“都市快報”APP中又孵化出萌寶專區、快報帶你玩專區,內容資源多維延展,播出平臺進行跨屏升級,使都市青春頻道真正意義形成線上具有300萬+的多媒體矩陣,從中細分的觀眾群體,每周都有進行相對應的線下活動,逐步分化定制的概念也逐漸形成。
另一種渠道的建立,即將媒體作為合作渠道本身,綜合商超、校園、社區、大流通形成整合聯通,將這一渠道作為產業項目的孵化通道,通過各個客戶的不同受眾及產品訴求,聯通自身進行銷售渠道整合,打造宣傳、銷售一體的服務式購買體驗。
(四)行業由點至線攪動市場
結合著立體性活動及IP資源的轉化利用,行業性的合作與示范必不可少。區域性的媒體職責是需要在區域影響力的基礎上,轉化自身身份,作為某一行業市場撬動的助力點,認準企業所處的推廣時機及訴求,通過行業傾斜性政策的支持及深耕案例,來吸引行業內競品的關注與后續跟進式參與,讓每個行業盡可能多良性進入線狀又促進、又競爭的格局。
以陜西都市青春頻道為例,借由《都市快報》APP內裂變出的快報媽咪及快報帶你玩,已在嬰童產品、教育、食品、旅游景點、旅行社等客戶及行業逐步走出了一條行業認可的宣傳模式,而“萌寶春晚”“萌寶大賽”“快報每周帶你玩”都做到了多屏線上資源的升級與客戶回報的增值回報。
(五)定制資源的快速拉動
從內容上,民生新聞類頻道更多是向服務大眾的信息去不斷深化;從經營上,頻道更應貼合市場主體,以解決、幫助市場銷售為前提,進行線上、線下的定制性合作、定制類資源,使活動周期更合理,互動性更強、更有效,銷售更對位、更易提升;從目前客戶整體的預期來說,集客力強,互動力好,范圍下沉的定制性活動,更能使地面頻道的“地緣性”與精準優勢突顯出來,使之成為企業區域市場拓展的有效策略。
(六)電視劇內容貼合
電視劇資源永遠是一個頻道基礎收視的保障。面對衛視大劇、獨播劇資源地占據,民生新聞類頻道更應該整合自有劇集的類型及方向,按照家庭倫理、情感等大方向進行季度性編排,同時更利于企業進行季度性產品的貼合與獎品互動的合作。
省級地面頻道平臺的升級還需要一個系統的內部協調與管理,那對于廣告經營更是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巧妙地進行渠道整合,而一個平臺通過影響力聚合了觀眾,也應具有整合觀眾的能力。經營思路轉型后,更應該將內容自由化、產品化、活動化、平臺化,使觀眾在其中感受到立體傳播的便捷,更使企業能緊密貼合轉化的受眾,達到品牌的傳播價值。
參考文獻:
[1] 方興東,胡智鋒,潘可武.媒介融合與網絡強國:互聯網改變中國——2015《現代傳播》年度對話[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01):1-12.
[2] 汪文斌.從一云多屏到多屏互動——中國網絡電視臺臺網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電視研究,2014(10):20-21.
[3] 謝子猛,鄢蔓,陳琛.央視“說吧”系列報道實操分析[J].中國記者,2014(06):104-105.
[4] 柳溪.“新”媒體“新”民生——電視民生新聞的媒介融合策略[J].電影評介,2013(02):76-79.
[5] 何宗就.全面提升全媒體時代電視臺的核心影響力——在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主題報告會上的講話[J].現代電視技術,2011(10):23-25.
[6] 張源.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欄目的發展[J].記者搖籃,2011(06):95.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3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