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楓
(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電影《永生羊》民族精神的傳統回歸
王 楓
(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永生羊》是我國2012年拍攝的第一部使用哈薩克語同期聲的彩色故事電影。故事來源于葉爾克西·胡爾曼別科娃(哈薩克女作家)的同名散文集,立足一位哈薩克少年視角描繪了哈薩克作為游牧民族與大自然相輔相依的唯美生活畫卷,述說哈薩克人特有的質樸親情和純真愛情,從而把哈薩克族原生態式的詩意生活哲學和民族文化傳遞給觀眾,成就這部電影回歸哈薩克傳統民族精神的人文價值及美學價值。
民族影像;傳統;少數民族;原生態
《永生羊》在中美電影節榮膺“金天使獎”,作為我國第一部哈薩克語同期聲的民族電影,它改編自哈薩克族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的同名散文,相較原著,電影添加了許多故事情節,更加突出了民族儀式、民間信仰,以及哈薩克族生存哲學于一體的“薩爾巴斯精神”。“羊”在哈薩克文化當中是一種文化符號,“羊”是草原文化圖騰,可見游牧民族對于動物的倚重。“永生羊”即“永恒的美”。
新疆少數民族在其文學作品當中素來偏愛“動物主題”,并以“動物”作為一種情感載體,表達其獨特的民族心理、地域文化以及認同意識。《永生羊》作為哈薩克題材的民族電影,把“羊”這種雖然溫馴柔弱但富于韌性、勇于奉獻的動物,以之形容“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民族豐富細膩的民族精神。在電影鏡頭下,“羊”與電影中的人物命運、情感變遷等緊密相連,如電影女主角烏庫芭拉的命運始終與“羊”聯系與在一起。通過人和動物之間的故事,電影把親情串聯在一起,表現出濃郁的哈薩克民族風情。
在少數民族儀式當中離不開動物。哈薩克族對于“羊”懷有一種異樣的情感。一方面,哈薩克族需要依靠羊的血肉來生存,而羊的“犧牲”是為了讓人“不挨餓”,正如電影當中明確提及的“你死不為過,我生不為挨餓”,所以哈薩克族往往通過一種嚴肅莊重儀式緬懷“羊”。另一方面,哈薩克民族尊崇羊卻又不得不殺羊,這是一種大自然原生態的生存哲學,雖然殘酷卻又真實,羊的奉獻是為了人的活命,哈薩克族對于羊、對于生命,也就抱有一種敬畏感懷的復雜情愫。《永生羊》為觀眾完整地呈現了哈薩克族特有的生存哲學以及情感悖論。
《永生羊》作為一部民族電影,通過原生態的敘事風格,描繪了哈薩克族所特有的生活哲學以及生命體驗,可以說,《永生羊》是一部唯美詩化同時又具備豐富內涵和象征意味的哈薩克電影,通過《永生羊》原生態的演繹由此糾正了中國過往民族電影曾經有過的獵奇心態,讓民族電影回歸民族精神本位,謳歌了哈薩克民族質樸的親情和純真的愛情,是一首民族源遠流長的“生命之歌”。
(一)傳達厚重的民族情感和深沉的人文情懷
《永生羊》所有的創作人員對于新疆大草原有一種深厚的情誼,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創作組十分重視捕捉真實民族元素,他們想要打造的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哈薩克族電影。
因此,觀眾在《永生羊》當中可以看到哈薩克民族相關的文化習俗、風俗習慣、生活生產方式、宗教儀式,以及這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價格觀念等,透過電影鏡頭所呈現的是一部真實記錄哈薩克民族生活的,具備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等重要意義的真實民族資料。其中,唯美的草原生活影像、優美蒼涼的傳統民族音樂、厚重的民族情感等,無不透露出一股深厚的民族人文情懷。
(二)詩意細節敘事下的普世價值民族性
《永生羊》的整體構思、題材選取、鏡像語言表現等,都呈現出詩意美學特征。其中表達的主題、人物以及對于象征物“羊”和“駱駝”等的應用,完整地傳達了哈薩克族特有的文化認識和自然感悟,引入詩文化,使得電影傳遞給觀眾一種唯美影像。例如,從天山巖畫這一哈薩克族古老神秘文化符號入手引出女人和羊、羊和真主關系,進而延伸到人和自然的關系,把哈薩克族對于生命價值相關的樸素哲學思考通過電影藝術表達出來,由此成就了《永生羊》個性的美學特征。
同時,《永生羊》也十分重視含蓄的電影敘事。例如,烏庫芭拉和凱斯泰爾之間的愛情表述,不是通過張揚的外在激情表達出來,而是著眼于一些鏡像化的細節動作。通過這些細節動作表明兩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尤其是兩人重聚的新婚之夜,哈力十分想知道幔帳之內兩個人的動靜,卻沒有想到的是,兩個人并沒有任何表情達意的激情動作,而僅僅是靜靜地躺在那里,含著淚,讓觀眾感覺到彼此之間各自的情感創傷下的節制愛情。而這種細節的表述可謂“意在言外,情在心內”。通過電影細節化語言,同時表現一種全民族共有的普世情懷。
《永生羊》被認為是可以代表中國走出去的優秀民族電影,通過一種超越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人類共同價值主題呈現,結合哈薩克民族特有的民間信仰、民族情感以及西部唯美風情等,引導觀眾在文化消費的同時去解碼其中因為哈薩克族原生態價值觀帶來的對于人類生存哲學的思考,使這部電影集“消費性”與“思想性”于一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民族題材影片。
[1]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美麗新疆美好新疆——電影《永生羊》創作談”[N].新疆日報,2010-11-03.
[2]阿泰·庫爾曼別克.電影《永生羊》的神話原型解讀[J].影視評論,2012(02):35-39.
J905
A
1674-8883(2016)16-0188-01
王楓,男,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