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玉萍
(湛江日報社,廣東 湛江 524200)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角色的成功轉型策略研究
路玉萍
(湛江日報社,廣東 湛江 524200)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行業如報紙、電視、廣播等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新媒體的顯著優勢在于新聞內容多、速度快,不斷地吸引傳統媒體的廣告客戶與受眾資源。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大傳統媒體記者需要調整個人的工作方式,重新定義自我角色。具體而言,記者應改變過去新聞信息發布者、輿論把控者與新媒體內容提供者的身份,積極轉型為新聞信息核實者、輿論引導者與新媒體平臺合作者。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記者;角色轉型;策略
21世紀以來,我國互聯網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不但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還引起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革,這是一次互聯網革命。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互聯網+”,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代表是“互聯網+”的成功實踐者,它們借助智能移動設備、網絡等誕生并快速發展起來,對傳統媒體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人們不再僅限于通過電視、報紙或廣播等傳統媒體渠道獲取信息,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能知天下事。隨著智能手機與網絡的普及,標志著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但是,新媒體時代并非意味著傳統媒體的衰落,如何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找到發展的方向,是擺在傳統媒體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互聯網尚未得到普及時,新聞多由傳統媒體記者發布。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新聞報道不再是新聞記者專屬的權利,廣大的網絡新聞媒體同樣能在個人平臺上進行新聞信息的發布。隨著網絡新聞媒體的發展壯大,其影響力不斷提升,并慢慢建立了新聞采編隊伍,雖然這些新聞采編隊伍并不具有采訪資格,但并沒有對網絡新聞媒體發展形成阻撓。多數新聞信息的發現并非依靠新媒體記者,社會大眾才是主要力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網絡上發布新聞變得非常簡單,推動了非新聞人員活躍于新聞傳播領域現象的出現,每個人都能方便地在移動端分享發生周圍的事情。此時,新媒體編輯的工作就是在網絡上選擇較為重要的新聞信息進行推送,部分新聞信息甚至不需要新媒體工作者的參與就能產生轟動效果。現在人們喜歡使用網絡,習慣在微博、微信中分享個人動態與所見所聞所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新媒體的信息類別與數量是傳統媒體無法超越的。
新媒體時代,話語權不僅掌握在廣播臺、電視臺與報社等傳統媒體手中,論壇、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用戶量呈爆炸性增長,使話語權延伸到每一個民眾。在新媒體產生前,傳統媒體無疑把控了社會輿論的命脈,記者就是代表發聲者,當記者對某一新聞事件帶有個人主觀情緒時,會或多或少地對大眾觀點產生影響。網絡未普及時,傳統媒體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因為反饋渠道與互動渠道不暢通,使人們的個人觀點無法得到有效傳達。如今輿論的全民參與化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發展趨勢,再也不會出現一家媒體主導某事件輿論方向的情況,因此媒體人應該認清當下的形式,從之前的輿論主導者、掌控者向輿論引導者、參與者轉變。
現代社會,人們與新媒體的聯系非常密切,人們多通過ID賬號來發表個人信息。受此影響,傳統媒體記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新媒體記者的角色,如記者在編輯或報道某新聞時,在微博等新媒體上提前進行了曝光。但目前受眾在披露信息時更加注重深層次的需求,不但要把握新聞本身的內容,還要探索新聞背后的故事。所以,記者發布于新媒體平臺上的不完整信息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反而激起了人們對事件后續進展的強烈興趣。但是要想清楚地了解完整的新聞事件,人們就要從傳統媒體網站中檢索瀏覽。從這方面來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并不僅僅是激烈的競爭與對抗,而是一種合作共贏的良性關系。在不斷探索中,傳統媒體慢慢找到了與新媒體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其中,媒介融合就是合理的一種方式。這里所講的媒體融合并非指物理屬性層面的簡單融合,而是一種生產流程與組織框架的全面融合。媒體融合打破了傳統媒體自建新聞網站的桎梏,建立了傳統媒體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來實現資源共享的機制,傳統媒體記者就是該機制的具體執行者。此外,記者并不僅僅是新媒體內容的提供者,也應借助新媒體平臺來營銷傳統媒體內容。具體而言,傳統媒體記者可以通過以下兩點來使用新媒體:第一,通過新媒體發現新聞線索。新媒體平臺上每天會有很多條動態信息,一些是值得挖掘的重要新聞線索,如新浪微博有大量用戶,關注的機構或個人越多,所獲取的信息也就越多。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傳統媒體記者在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添加關注時,貴精不貴多,要注意篩選。第二,通過新媒體發布簡短新聞動態。傳統媒體記者在新媒體平臺上分享個人所見、所聞、所感,在一定程度上講是順應新媒體發展的趨勢。業務素質較高的傳統媒體記者加入新媒體中,不但擴大了新媒體的用戶資源,也豐富了新媒體的新聞內容,提升了新聞質量。
社會信息化程度正在不斷加深,媒體行業也隨之進入了新的發展軌道。隨著網絡媒體、無線網絡媒體以及自媒體等新興媒體勢力的崛起,新興媒體必然會給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和紙質媒體帶來巨大的影響與沖擊,因此,傳統媒體及媒體人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廣大傳統媒體記者需要調整個人的工作方式,重新定義自我角色,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媒體發展的需要。
[1]胡正榮.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關鍵與路徑[J].新聞與寫作,2015(05):22-26.
[2]王素婭.天地之間一桿秤——試論當代記者的角色定位和職業道德[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2):356.
[3]吉麗君.淺析如何做好新媒體時代的報紙編輯[J].新聞研究導刊,2014(05):115.
[4]朱冰,苗佳.新媒體時代下的輿論監督與司法公正[J].法制與社會,2013(22):108-109.
G214.2
A
1674-8883(2016)16-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