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萍 霍 林 李曉黎 張 翠 鄒 楊
(湖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湖南 長沙 410118)
基于“互聯網+”的氣象宣傳工作方法研究
譚 萍 霍 林 李曉黎 張 翠 鄒 楊
(湖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湖南 長沙 410118)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氣象與國計民生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在氣象服務中引入“互聯網+”氣象宣傳,有助于氣象工作更好地為人民趨利避害、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服務。本文分析了當今時代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全媒體宣傳機制建立的必要性,以及電視節目在傳播氣象科普知識方面的優勢,通過鮮活的實例進行詳細研究和總結,探討開展“互聯網+”氣象宣傳工作的方法。
“互聯網+”;新媒體;氣象宣傳;氣象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氣象與國計民生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人們的社會氣象意識、氣象觀念提升,對氣象工作也有了更新的要求。目前,涵蓋新媒體、網站、短信、手機APP、電視、電話等全媒體的氣象服務正快速發展。在服務中引入“互聯網+”氣象宣傳,有助于氣象工作更好地為人民趨利避害、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服務。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通訊已進入4G時代,各類新的媒體形式不斷產生,氣象信息的傳播、知識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快捷和頻繁。新媒體發展態勢迅猛,傳統媒體受眾向新媒體“移民”,這勢必要求氣象宣傳工作結合自身特點,把新興媒體用好、用活,發揮最大的效益。
于媒體的參與者而言,新媒體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互動性的訴求表達、精神娛樂與獲取信息的需要,即新媒體在時間上具有即時性、傳播中具有互動性、內容上具有廣泛性等顯著特點。在2014年世界氣象日活動中,湖南氣象部門積極運用新媒體招募氣象志愿者,成效顯著。
2014年世界氣象日,湖南氣象部門在各大高校展開氣象志愿者招募活動,號召青年通過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形式關注氣象,成為氣象消息傳遞的志愿者,積極加入到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隊伍中來。活動當天,湖南省氣象局青年志愿者來到湖南農業大學開展科普宣傳,招募氣象志愿者。搭展臺、發放氣象防災減災手冊、掃二維碼、加入氣象志愿者QQ群、參加氣象知識搶答賽等活動內容豐富,180余份問卷調查表被學生們一一填寫,還有更多的青年主動要求加入氣象志愿者隊伍。通過線下活動的支持,目前湖南省氣象局官方微博粉絲量已達88萬余人,每天發布天氣信息、氣象與交通出行信息、氣象旅游信息等,博得粉絲點贊不斷。
據調查,以互聯網、手機電視、手機短信、數字刊物、數字廣播、移動電視、觸摸媒體等為主的新媒體出現以后,有46%的人減少了讀報時間,30%的網民減少了看電視時間。因此,及時將傳統媒體的信息資源進行轉載和融合,對傳統媒體的典型信息進行“二次傳播”,實現傳播效益的最大化,實現新舊媒體的良性互動、同頻共振,拓展“全媒體”宣傳機制,是符合這個時代要求的。
2015年暑期,湖南省氣象服務中心與湖南電影頻道聯合打造大型少兒藝術素質培養計劃“寶貝了不起”公益活動,進一步探索建立“氣象部門主導社會媒體助力企業贊助參與”的氣象科學傳播新機制。
該活動以“樂玩、樂行、樂學”為宗旨,結合孩子們好動好學好問的特點,在活動的各個環節都融入了不同的氣象科普元素。寶貝風采秀海選現場的“氣象知識問答”,寶貝突圍賽中參觀科普基地、專家講解便攜式自動氣象站、現場感受模擬氣象儀器、“寶貝公開課”之《跟著電影學氣象》,寶貝成長秀夏令營中的“氣象小實驗”等,一系列互動體驗、寓教于樂的方式,實現了公益傳媒活動與少兒氣象科普的互動融合。
活動以湖南電影頻道為核心媒介,以宣傳片和節目為主體,全程滾動宣傳活動進程。湖南省氣象局官方網站——“湖南氣象網”成為第二核心媒介,特別策劃制作“寶貝了不起”活動專題,全程展現活動精彩畫面。此外,“湖南天氣”和“瀟湘電影”微信平臺、“美天氣”APP也全程參與了此次活動的媒介宣傳報道,每天及時更新活動資訊,芒果TV官網同步推送“寶貝了不起”活動節目視頻。活動通過全媒體陣容,向全社會擴散,影響面廣,提煉出的“首次融入氣象元素的公益活動、整合傳播”等價值點,吸引了企業的贊助參與,使活動的價值和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
近年來,極端天氣在人們生活中愈演愈烈,帶來巨大災難,這使得氣象科普宣傳越來越受到重視。電視節目能將多樣化的氣象信息進行加工轉化,可視化處理成通俗易懂的氣象信息,同時結合主持人元素,讓信息傳播更生動、貼近民眾,成為宣傳氣象科普知識的主戰場。
但是,如何改變常規的科普節目冗長、乏味、知識硬塞的問題,讓科普概念最直觀、生動地展現?湖南氣象部門注重科普影視作品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社會性,力爭從形式和內容上做觀眾愛看且看了受益的科普作品。
《氣象大調查——空氣負離子》正是通過兩位主持人的實地監測,用生動活潑的手法表現出不同的天氣條件下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的高低。這不僅顛覆了傳統的說教方式,同時秉承“實用并娛樂著”的理念,通過外景拍攝融入省會長沙的特色景點,通過調查的方式科普“負離子”這個正在研究、有待推廣的科研新概念。在《氣象大調查——空氣負離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他優秀節目的影子,如《新聞大求真》(湖南衛視)標識鮮明的調查員求證實驗、《交換空間》兩組隊員PK、《叼子策新鮮》(湖南經視)主持人“打油詩”總結節目主題等。成功的本土化模式,首先應有一個無人能模仿的精神內核,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演繹。
《氣象大調查——空氣負離子》在湖南省氣象科普基地作為宣傳視頻展出,在2014年湖南省第三屆科普展示會上作為優秀作品展出,并榮獲第九屆全國氣象影視服務業務競賽省級專業氣象服務類節目三等獎。
[1]向海燕.努力建設互聯網宣傳新陣地[J].理論與當代,2013(11):49-50.
[2]蘆鑫.互聯網傳播方式的比較[J].對外傳播,2011(07):49-50.
G222
A
1674-8883(2016)16-0252-01
譚萍(1982—),女,工程碩士,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服務與氣象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