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業林
公益性崗位是否受《勞動合同法》保護?
◎ 劉業林

劉業林 漫畫
職工老張年齡大身體也不好,2009年由街道安排進了公益性崗位工作,從事社區保潔工作。2013年9月,由于社區不再需要那么多保潔人員,老張又成了失業人員。老張記得當初上崗時,曾經和街道簽過一份勞動合同,現在到期終止了,他認為應該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按他的工作年限,理應支付他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找到街道,相關辦事人員告知老張,老張所在的崗位是公益性崗位,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公益性崗位就不適用《勞動合同法》?老張對此不能理解,特意找到當地市總工會進行有關咨詢。
公益性崗位,屬于是特殊時期、特殊階段因特殊人群而設置的特殊崗位,勞動法規對這類人群也作了特別規定。
一、哪些崗位屬于公益性崗位?
公益性崗位是政府幫助那些就業困難人員或特殊人群(如年齡偏大、技能單一、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等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措施,而不是按照市場機制相互選擇協商一致后確定的勞動關系。它體現的是一種公益性、救助性的特點,政府給予了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目前,公益性崗位主要包括社會公共管理類、城市社區公益類、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保障類和公共服務崗位等崗位,具體諸如勞動保障協理員、社區治安聯防協管員,在街道(鄉、鎮)、社區的保潔、保綠、保安及社會化服務等崗位,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收發、駕駛、門衛、打字、物業管理等需要招用編制外人員的后勤崗位。
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為何對公益性崗位做出特別規定?
鑒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的確有其特殊性,《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公益性崗位的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之所以這樣規定,體現了公益性崗位勞動關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如果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滿足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提出要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必須與之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該崗位可能成為這部分人員的長期工作崗位,既不利于調動其提高自身技能、尋找市場就業機會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安排其他需要照顧的就業困難群體,偏離了就業援助的普惠性原則。另外,若用人單位需要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在公益性崗位上工作的勞動者經濟補償,則會增加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目前政府財政僅給予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大大降低用人單位接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積極性,導致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難度增大,難以達到就業援助的目的。
從實踐效果來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作這樣的規定,既有利于維護在公益性崗位上工作的勞動者基本勞動權益,避免用人單位濫用公益性崗位規避《勞動合同法》,又有利于調動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積極性,還有利于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通過接受再就業培訓等,積極提高自身技能,通過人力資源市場自謀職業實現再就業。
三、公益性崗位的職工受《勞動合同法》保護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關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之外,《勞動合同法》的其他規定,諸如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依法支付加班工資、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權等等,都應當適用于公益性崗位。也就是說,除了《實施條例》的特別規定,公益性崗位的職工與其他勞動者一樣,完全在《勞動合同法》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案中,經過市總工會的調查核實,老張所從事的工作確實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街道與老張終止勞動合同,老張無權要求街道支付經濟補償金。但如果他在社區工作期間,街道沒有為他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存在沒有支付加班工資等違法行為,依照《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老張依然可以主張其合法權益。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作者系鎮江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聯系方式:3519813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