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時下,脫貧攻堅戰已經在全國打響。然而,有的地方在如火如荼地扶貧濟困的同時,又在產生著新的貧困。婚俗也是致貧返貧的一個不可忽視因子,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和警覺。
在不少地方的婚俗中,送彩禮是不可或缺的步驟,少則三五萬,多則幾十萬。在城里買房置車也是生活必須,婚禮講究場面宏大,氣派奢華,一項項、一件件,費用疊加起來就很驚人。媳婦娶進門,少則三五十萬,多則上百萬。有的父母為求得兒女高興、臉面有光,相互之間攀比,不惜舉債籌辦,按揭買房、置車,借債舉辦奢華婚宴,這種顧及了“面子”,毀壞了“里子”的做法,實不該當。
破除這種陳規陋俗,一要靠教育。前些年這一習俗有所改觀。新風新俗,讓人耳目一新。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陋俗反而大有“卷土重來”之勢,讓人們苦不堪言。因此,要教育年青一代確立正確的婚戀觀,不可追風攀比,要做移風易俗的模范。二要靠監督。對普通黨員、公務人員要加強監督檢查,確立公務人員相關行為規范,從監督機制上限制奢華婚俗行為。三要靠制度。要建章立制狠剎奢華之風。要將黨員領導干部的規范行為要求,延展到普通公職人員,對個人婚禮等問題要實行報批制度,規范婚車數量、婚宴規模,禁止彩禮等行為。同時,對因操辦兒女婚姻而致貧返貧的家庭,在要在扶貧政策上降低格次,不得列入重點幫扶對象,在制度上,讓這些得“面子”的人丟“里子”,使婚俗不再成為精準扶貧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