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銳人物:曾雯健,高中畢業于廣西合浦廉州中學,2012年高考分數為549分,現就讀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專業。
我是一名復讀生。第一次高考,我的分數是432分,只高出二本分數線8分。第二次高考,我考了549分,高出一本分數線21分。對于我來說,這117多分的提高過程是一個蛻變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悔過的過程。
我不是一個好學生
高中時,我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我經常依據自己的喜好聽課,遇到喜歡的課就聽一聽,遇到不喜歡的課就會走神、發呆或是睡覺。高一的時候我還比較積極,但后來變得比較懶散,為未來而感到迷茫。我想很多人都產生過這樣的情緒,而當時的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誰要是跟我說未來,我心里只會產生一種無力感。
升入高三后,雖然我的內心終于燃起要奮斗的小火苗,但因為沒辦法堅持學習,總是努力一段時間,又放松一段時間,以至于第一次高考落榜。
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高中生活,我才發現自己過得那么荒唐。復讀前,我對自己說,因為你在別人努力的時候不努力,就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更多的努力。
在高四,我終于懂得了堅持的真諦
當高四拉開序幕,我才覺得我開始了真正的高三生活。每天早上起來,我都對自己說要堅持。我改掉了偏科的壞習慣,每節課都很認真地去聽,課后做習題,每次小考后總結自己的錯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時,我都會回想自己當天做的事情,看看自己有沒有在某一刻想偷懶,哪里做得還不夠好。
可我真的落下了很多課程,雖然我的語文和英語經常拿第一,但是我的數學和物理從來沒有及格過。于是,每次考試后,我都會分析哪些丟分是由于沒掌握知識點而造成的,哪些丟分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我學會了享受學習的過程,并不太為難自己。慢慢地,我的成績有了進步,數學由原來的六七十分變為及格,然后過百,其他科目也逐漸穩定在中上水平。雖然最后高考我沒有成為最優秀的尖子生,但我穩穩當當地過了一本線。
努力了,你才會看見希望
不努力的人,總喜歡拿別人比較聰明這個借口來為自己的落后開脫。我很贊同“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的時候”這句話,因為別人僅是憑著努力這一點,就狠狠地將你甩在了后面,根本不需要用到天賦。
如果你問我是否為當初的迷茫和荒唐而感到后悔,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后悔自己當初沒有早一點醒悟,后悔自己虛度了最關鍵的高三學年。
而此刻看著文章的你,千萬不要走上我曾經的老路,不要等看見希望了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你才會看見希望。請記住,只有堅持,你才能擁有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的可能。
后記
現在想起來,我還是會有些遺憾,因為在成績穩定了之后,我沒有樹立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沒有用某所大學的分數線來要求自己。那個時候,我只是想著要努力,考一個讓自己滿意的分數就足夠了。
而到了填志愿的時候,由于我對填志愿一事并不了解,加上想報的學校的專業分數都很高,我擔心自己錄不上會對后面的志愿有影響,就傻傻地放棄了填報一本院校的機會,只填報了二本院校。這是一個重大的失誤。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趁現在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吧,也順便去了解與志愿填報有關的信息,這樣你會收獲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