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3月,巨曉林成為中國中鐵電氣化局一公司的農民工,憑借出色的工作業績,曾獲北京市知識型職工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1月17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十六屆四次執委會,選舉農民工巨曉林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他是我國第一位當選全總副主席的普通農民工。“農民工”和“工會副主席”這兩個身份合二為一,引發了不小的社會反響。
輿情要點
“農民工副主席”的背景
巨曉林為什么能當選工會副主席?輿論開始關注他的“背景”,并由此認識了這位有點“軸”的農民工。1979年,高中畢業的巨曉林沒能考上大學便在家務農。1987年3月,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在他的家鄉陜西省岐山縣招工,25歲的巨曉林成為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的一名農民工。剛入職時,他看施工圖紙感覺像是天書,但細心和勤奮使巨曉林成了新型農民工。
20多年來,巨曉林共寫下了80多本、數十萬字的工作筆記,創新了幾十項施工方法,他主編的《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填補了國內鐵路接觸網工技能培訓教材的一項空白。工作之外,他還關注著農民工的地位和訴求。
兼職副主席不是副部級
工會副主席是副部級干部,巨曉林當選工會副主席,是否意味著也當上了副部級干部、享受副部級待遇,會不會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
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發現,全總副主席有專職和兼職之分。專職副主席均為副部級干部,而兼職副主席,平時仍在原崗位盡職,并不在全總機關辦公。在這次選舉前,全總共有14位副主席,其中有7位是兼職。因此,巨曉林并不會因為當選全總副主席,而享有副部級干部的職務待遇。
各方聲音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汪玉凱:
我國目前有兩億多農民工,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在重工業等領域和產業里,農民工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維護農民工權益方面將有推動作用;其次,對于這個群體來說,也可以讓農民工參與到工會的高層管理,具有很大的意義。
網友:
巨曉林一直工作在一線,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知識型工人,值得所有勞動者學習,當選工會副主席能更好地反映農民工、一線勞動者的心聲。
《人民日報》:
腳手架上的建筑工、寒風里的快遞員、忙前忙后的餐廳服務員、流水線上的制造業工人……“再低微的骨頭里也有江河”。帶著感情去正視、解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相信,在一個農民工大國里,可以蹚出一條更從容、更安全、更正義的權益守護之路,讓他們能夠帶著笑容、帶著尊嚴,播種希望、走向明天。
新華網:
農民工已是現代產業工人隊伍的主體。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如果有更多“巨曉林式”的農民工,他們展現出的才智,他們迸發出的激情,他們所作出的貢獻,必將加速社會發展的步伐,強力推動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業。
《大河報》:
農民工巨曉林當選全國總工會副主席,說明“能者上”——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賢任能環境正在形成。
(《網絡輿情》副總編輯 張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