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城市發展規律 以“五大統籌”開創城市發展新局面——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解讀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是時隔37年后,我國再次召開的最高級別城市工作會議,會議的名稱也由37年前的“全國城市工作會議”升格為“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體部署,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畫好了藍圖、提供了遵循。
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城市和經濟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城市發展是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農業用地按相應規模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過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規模要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必須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切實做好城市工作。
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明確我國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科學規劃城市空間布局。要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各城市要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明確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要加強創新合作機制建設,構建開放高效的創新資源共享網絡。城市工作必須同“三農”工作一起推動,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要樹立系統思維,從構成城市諸多要素、結構、功能等方面入手,對事關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要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來制定規劃。要在規劃理念和方法上不斷創新,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經過批準后的規劃要嚴格執行。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關、質量關。
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要推進規劃、建設、管理、戶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要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確定管理范圍、權力清單、責任主體。推進城鎮化要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各領域配套改革。要推進城市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改革,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鏈。要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要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
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要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要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要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要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要控制城市開發強度,防止“攤大餅”式擴張。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城市基礎設施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
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要堅持協調協同,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政府要創新城市治理方式。尊重市民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責任編輯:田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