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延安
(作者單位:長豐縣廣播電視臺)
?
受眾時代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
代延安
(作者單位:長豐縣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媒體行業也快速進入了受眾為主導的時代。然而,媒體在發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有待完善。在受眾時代,想要使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站穩腳跟,穩步發展,就應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根據大眾的需要采編高質量的新聞報道。
關鍵詞:受眾時代;電視新聞采編;創新
1.1 新聞采編不夠貼近民眾生活
市場經濟的來臨使各類電視媒體競爭激烈,能否做到以受眾為本是媒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然而,現今大多數的電視新聞采編都不夠貼近生活,沒有將百姓生活中的時事融入到新聞中,久而久之,電視新聞與百姓之間就會存在裂縫,距離開始拉大。形式單一的傳統采編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雖然有些媒體已逐漸開始創新,但力度遠遠不夠,很多的創新思想觀念仍然是換湯不換藥,浮于表面。例如,在電視新聞報道過程中,大部分板塊是領導走訪、領導進行實地考察或是舉辦會議等一些活動,這樣的新聞采編模式過于老套單一,同時,這些活動與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交集較少,這樣與生活存在差距或是脫離實際的新聞采編成效并不明顯。在采編過程中忽略群眾真實的生活情況,電視新聞節目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創新新聞理念,這樣一來,報道內容缺乏新穎性,大眾觀看興趣不高,節目收視率自然不高。
1.2 缺乏高素質的采編人員
對于電視新聞來說,觀眾是其生存發展的關鍵,觀眾的信賴和認可直接影響節目的收視率,和節目的傳播效果。要抓住觀眾的眼球,就應不斷提高電視新聞內容的質量,因此,應高度重視采編工作及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選擇良好的素材內容,提高節目質量。但是,就我國目前的狀況而言,采編方面的專業人才仍然比較缺乏,具有高素質的采編人才較少,特別是一些發展比較緩慢的偏遠地區,情況更加糟糕。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由于缺乏高素質的采編工作人員,電視新聞報道的內容陳舊單一,質量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視新聞事業的整體發展。
2.1 關注社會生活
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對觀眾進行調查,了解電視觀眾的興趣愛好,探究觀眾的需求,真正從百姓的需要出發,將群眾生活和電視新聞進行有效結合,貼近生活,講求實際。只有從根源出發,掌握百姓對新聞的需求,了解百姓的生活百態,才能收集和采編貼近生活實際的新聞報道。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應重視創新發展,通過創新采編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新聞節目關注度。同時,應盡量減少節目中脫離群眾生活的新聞,將更多鏡頭聚焦百姓的生活百態,將百姓關心的話題呈現出來,不斷貼近百姓生活,從而提高節目收視率。在報道專題會議或者是視察工作的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也不應全部報道會議的整個表象,還要將國家新出臺的一些政策在節目中呈現出來,并將政策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和分析,讓百姓能夠了解國家的各項政策,特別是一些關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這樣能夠有效吸引百姓的目光,使百姓關心國家的最新動態,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作用。
2.2 提高采編人員的專業素質
目前,我國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專業素質差距較大,高素質的采編工作人員嚴重缺乏,面對這樣的現狀,應采取一定的對策去解決。在招聘新采編人員時,應提高招聘標準,聘請具有專業學歷的人員。同時,還應不斷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對于在崗人員,應對他們定期進行工作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不但要更新和豐富專業知識,還應樹立新的工作思想觀念,改變和完善傳統的采編模式,不斷進行創新采編,從而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專業新聞人才。
2.3 提高采編技術
一個優秀的新聞采編人員不但要有較強的采編能力,還應具備一些采編技巧和技術,并能靈活運用。特別是在采編的畫面感、角度以及收集的內容等方面,應進行精心處理。通過培養采編人員的采編技術提升電視新聞的整體畫面感和美感。同時,對新聞的內容也應使用采編技術,提高新聞質量和新穎性,提升節目可塑性。例如,在會議新聞方面,采編者應重視角度問題,采取多樣化的處理方式,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適當增添一些與會議相關聯的資料,為觀眾呈現不同風格的畫面,增加新聞的新鮮感。
總而言之,在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為提高新聞質量,增加新聞收視率就應打破傳統的采編模式,不斷創新采編工作,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具有一席之地,促進媒體事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焰.淺談電視新聞采編如何與受眾心理相結合[J].神州,2013(2).
[2]李靜.電視新聞采編如何與受眾心理相結合[J].西部廣播電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