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 九江)
探析企業應收賬款的信用管理問題
余英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 九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社會信用的逐漸完善,為企業應收賬款的信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從應收賬款產生的根源出發,將應收賬款的管理轉變為客戶的信用管理,解決應收賬款回收難的問題。
信用;信用管理;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是指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企業因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方收取的款項。對企業而言,提供賒銷或分期收款形成應收賬款,等于給客戶提供了商業信用,這種商業信用是以相信客戶一定時期后會履行付款義務作為前提條件的。如果這一前提不存在,企業是不會給他提供商業信用的。應收賬款的管理,關系著企業的資金能否快速收回,關系著企業的資金循環是否通暢,對企業的生產運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認為,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本質上是對客戶信用的管理,全面管理應收賬款,應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體系,從信用管理入手,確保資金的順利回收。
(1)信用信息收集難。與客戶接觸時,一般銷售人員缺乏良好的財務知識,對客戶的信用信息不敏感,無法將正確有用的信用信息傳遞給信用管理部門。另外,銷售人員為了提高銷售業績獲取更多的提成,有可能會幫助客戶提供虛假信息給信用管理部門。而信用管理人員難以充分接觸客戶,拿到第一手資料,導致其獲取的信用信息不夠準確。即使有了客戶的信用信息,對信息的處理不當、保管不善造成信息丟失,使得客戶的信用信息比較零散、隨意。
(2)信用評價不準確。一方面,由于所獲取的客戶信用信息不完善、不準確,給信用管理人員進行信用評價帶來了難度;另一方面,企業對信用管理人員要求較低,通常不具備準確評估客戶信用的專業素質,所做出的信用評價可信度不高。雖然有的企業會依據 5C評估法、駱駝評估法、5P要素法進行信用評價,但是這些傳統的指標評價體系比較復雜,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行業和企業。本文認為,信用評價體系并非越多越復雜越好,很多企業沒有依據所屬行業特點及自身特征建立真正適合自己的信用評價體系,沒有制定適宜的信用標準,對客戶的信用甄選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3)信用追蹤不及時。與客戶完成交易后,企業對款項的回收管理較為重視,一般會采取一系列措施盡快收回貨款。但是,現實社會中企業在這個問題上比較被動,容易被欠債企業牽著鼻子走。本文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前期對客戶信用了解不夠,導致所采取的收賬措施沒有策略性可言,難以對癥下藥,而且這些措施往往比較滯后,無法取得逾期效果。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客戶的信用狀況隨時可能發生變化。而企業信用管理人員未能及時關注客戶的信用變化,沒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導致款項回收困難重重。
(1)完善客戶信用檔案。加強對信用管理人員的培訓,及時收集客戶的相關信息,必要時要求客戶提供真實的證件復印件,建立客戶的檔案庫。信用管理部門要根據客戶的變化及時更新檔案,發現以前信用管理人員有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立即向上級部門匯報并給予一定的處罰。客戶的信用檔案涉及的資料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客戶基本信息,包括名稱、地址、存續時間、注冊資本、法人代表、高管、業務資質、行業地位等信息;第二部分為客戶生產、市場、銷售等情況,并考查客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如果是老客戶還需要將累計交易額、歷史交易記錄、歷史付款期等信息做參考;第三部分為社會信用記錄,從銀行、稅務局、工商管理部門、新聞媒體等處了解的客戶關于貸款、交稅、央行征信、案件訴訟等信息。
(2)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是整個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核心。首先,應建立信用評價標準。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取企業商業信用所應具備的最低條件。信用標準過高,會損失很多潛在客戶,不利于擴大銷售和提高市場占有率;信用標準過低,能增加客戶數量,提高企業銷售收入,但會增加管理成本和壞賬成本。因此,企業應將成本收益進行權衡,確定合適的信用標準。傳統的信用評價標準5C評估法,其評價要素包括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和條件。本文認為這些要素主要用于金融機構評價借款企業的信用風險問題,針對是否給企業提供商業信用而言,在運用時可以概括成三個方面的要素,包括過去是否按期償付、現在是否具備償付能力以及未來償付是否有保證。第一大要素,歷史償付情況,涉及向銀行、政府、稅務、其他客戶或個人債務是否較好償付;第二大要素,現在償付能力,涉及現有資金數量、近年來利潤水平、市場占有率。第三大要素,未來償付保證,涉及擔保或抵押。企業可根據客戶具體信用情況提供不同信用額度和信用期,關鍵點是看客戶是否能按期付款。不同行業、規模的企業在運用這三大要素時要將評價要素進一步細化。其次,應做好信用評價工作。信用評價標準的確定為信用評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僅有信用評價標準是遠遠不夠的。信用評價需要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信用管理人員來完成。對客戶的各項信用信息進行篩選并加以分析,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專業的水準、敬業的精神給予中肯的評價,為企業挑選合適的客戶,提供適宜的信用。最后可考慮嘗試信用互評機制。企業對客戶的信用評價是可以互惠互利的。在企業信用評價服務平臺上上傳對客戶好的信用評價,給客戶的信用加分。對信用不好的客戶而言,曝光其不守信行為。客戶對企業提供的商業信用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有助于企業進一步完善自身信用體系,獲取優質的客戶,提升企業信譽。
(3)完善信用預警機制。信用預警機制是給客戶提供商業信用形成應收賬款后,對客戶的信用進行動態追蹤的一種機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客戶信用檔案,對影響客戶信用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按照嚴重程度,可以設置三級預警機制,時刻關注客戶信用的變化,降低風險,為收回應收賬款提供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