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利用教學素材,在平日的教學中,教師需不斷在網絡搜索與小學階段英語文本內容相關的電子文本、圖片和影像資料,以方便通過網上備課,同時從中得到啟發,創設出更多的適合教學的素材,拓展課堂的范圍,優化學習環境。例如教學四年級《新標準英語》Module 5 Unit 1 We went to the Great Wall時,學生對England的Big Ben和China的Great Wall等景觀不太熟悉,單靠教師講解顯得蒼白無力。于是教師從網絡上下載了介紹中國的Great Wall和英國的Big Ben的美麗風光視頻,上課時帶學生觀看介紹了英國倫敦和中國北京的許多美麗風光視頻,使學生在欣賞祖國風光之余產生到國外走走、看看的強烈欲望。在此,教師適時地引導教育學生,想到國外去必須先過語言關。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馬上調動起來,不僅課上得十分順利,而且在學生心里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利用了網絡上豐富的資源,使得原本平面的書本知識變得非常立體和生動,學生更愿意深度地閱讀課本、理解課本知識。再比如,有一篇課文是講郵件發送方法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題,學以致用,利用網絡發一份郵件給老師,老師利用早讀時間講評學生的習作。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現代社會電腦可以縮小時空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和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的素材開發提供無盡的發展空間。
另外,可以讓學生在理解中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后根據所學的網絡知識,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學會一些單詞和句型。在實際教學中,可講解“www”,“http”,“com”的含義,介紹英語網站,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詢來拼讀單詞、朗讀句子,做對話表演、游戲等。還可鼓勵學生學會利用網站學習,用翻譯軟件試著翻譯文章,看是否有錯誤,然后改正,以此培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可分配給學生一定的學習任務,并把任務分類,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從網上查詢答案、獲取信息,然后按小組上交記錄和報告在課堂上交流。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方法,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教學活動在網絡的配合下,將學生引入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充分利用網絡對信息進行優化組合,變間接為直接,由枯燥向有趣發展,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體現學生的主人公意識,讓學習逐漸成為需要而不再是負擔,更為學習提供一種快樂有趣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