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芬
(作者單位:新疆伊寧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
論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與受眾意識
盧俊芬
(作者單位:新疆伊寧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
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主要是指廣播電視編輯應以理性思維為指導,注重廣播電視節目的實效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節目內容以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廣播電視編輯的受眾意識意味著編輯應貼近聽眾的心聲,關心國計民生,注重編排深入群眾生活的新聞節目。本文將淺談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的內涵,并提出個人見解。
廣播電視編輯;主體意識;受眾意識;新聞節目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廣播電視編輯欄目受到網絡信息技術的嚴重沖擊,另外,部分假消息的傳播損害了社會誠信和廣播電視節目的形象,造成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大幅度降低。作為廣播電視編輯,應堅持以理性思維傾聽群眾心聲,精心編排節目的策劃工作,尊重新聞節目的真實性,創新節目的播報方式,豐富節目內容,提高人民群眾的興趣。本文將簡單介紹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和受眾意識的基本內容,淺析廣播電視節目的現狀問題,并從精心編排節目,注重新聞節目的客觀真實性;貼近人民群眾的心聲,融合民俗文化;創新播報方式,豐富節目內容這三個方面來探討編輯應該如何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視聽率。
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的基本內涵是廣播電視編輯應以科學理性的思維為指導思想,注重廣播電視節目的客觀性、精確性、實效性與真實性,并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節目內容,從而有效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廣播電視編輯的受眾意識要求編輯應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堅持走群眾路線,制作出符合群眾心聲的節目。
首先,網絡、觸摸媒體和數字報紙的沖擊下,廣播電視節目日趨邊緣化,視聽率呈下降趨勢;其次,部分媒體盲目追求收聽率而不顧節目質量,虛假、低俗的節目嚴重阻礙了廣播電視欄目的發展,個別新聞節目有時會傳遞帶有腐朽文化色彩和迷信思想的信息,違背了科學發展規律和法律道德觀,腐蝕觀眾的心靈世界,危害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最后,電臺注重播放大量關于國際問題和政府工作的新聞節目,這些節目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大多數觀眾對偏離日常生活的消息缺乏足夠的關注興趣。
3.1 精心編排節目,注重新聞節目的客觀真實性
作為廣播電視編輯,首先要做好編排策劃工作,精心編排節目,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和客觀真實性,在第一時間內用各種方式將最新消息準確無誤地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選用滾動式傳播方式、宣傳式傳播方式和穿插式播放來傳遞新聞內容。
3.2 貼近人民群眾的心聲,融合民俗文化
大多數新聞消息的素材來源于社會生活和人民群眾,作為廣播電視編輯,需要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貼近人民群眾的心聲,關注國計民生,關心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注重編排符合群眾路線的新聞節目,使新聞報道可以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確保新聞內容入情入理,客觀公正。此外,可以在廣播綜合性新聞節目中融合民俗文化,讓觀眾在收聽新聞節目的過程中學習民族文化。需要注意的是,廣播電視編輯在播報文化新聞之前要全面了解民族文化,例如,在中秋節播報臺灣月光餅相關的新聞節目時,廣播電視編輯應該先了解月光餅的制作方法和關于月亮菩薩的美麗傳說,可以在新聞節目中穿插琦君的代表散文《月光餅》,并播放臺灣人民制作月光餅的全過程和跪拜月亮菩薩及許下美好心愿的畫面,也可以介紹臺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讓觀眾深入地了解臺灣的風景美和民俗美。另外,廣播電視編輯要不斷學習文化知識,加強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
3.3 創新播報方式,豐富節目內容
創新播報方式,豐富節目內容,才能提高節目的視聽 率,而且,在播報新聞節目的過程中,廣播電視編輯要做好新聞的穿插組合工作,將硬性新聞與軟性新聞組合播報,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穿插在一起,文化新聞和娛樂新聞相結合,以保持觀眾的興趣。
廣播電視編輯的主體意識主要是指廣播電視編輯應以理性思維為指導,注重廣播電視節目的實效性和真實性,并注重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受眾意識要求編輯應傾聽群眾意見,深入群眾生活,編排貼近民生的新聞節目。目前,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嚴重沖擊下,廣播電視編輯欄目收視率大幅度下降,作為廣播電視編輯,理應堅持以理性思維為指導傾聽群眾心聲,精心編排節目,注重新聞節目的客觀真實性;貼近人民群眾的心聲,融合民俗文化;創新播報方式,豐富節目內容,不斷加強自身的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1]韓海娥.從受眾需求角度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5(7).
[2]李眾焱.先當好受眾,再當好編輯--創作廣播電視教育類節目的心得[J].視聽,2015(10).
[3]盧文貴.如何提高基層廣播電視編輯的素質和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