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琦
(吉林省柳河縣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柳河 135300)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探究
王旭琦
(吉林省柳河縣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柳河 135300)
語文是所有學科中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一直是教育事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就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其中還有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已經成為必然發展趨勢,所以必須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和實踐探究。文章指出了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原則和規律為依據,對教學改革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討論,希望能夠改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 語文教學 問題 實踐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宗旨和教學目的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很多中等職業學校將教學重心全部都放在了技術培訓上,錯誤的認為文化課程教學不會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有所幫助,而忽視了對文化課的重視,尤其是語文課程,在這種錯誤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得到提高。為了保證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同步性,必須對當前的語文教學進行反思,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的改進措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1]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從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無法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語文知識,造成語文教學成績不夠理想。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種,首先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心不在焉;其次是老師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力度不足,教學方式缺乏新穎性和趣味性,導致課堂比較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2]
2.教學模式比較落后
當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仍然沿用傳統的“你聽我講”的教學模式,沒有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很多老師都是按照固定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計劃進行教學的,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氛圍比較沉悶,沒有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無法實現對學生不同角度以及層次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不到培養和鍛煉,缺乏針對性教學。
3.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中等職業學校的大部分語文老師都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是以自己作為教學的主導,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對于老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由于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思維模式逐漸固化,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得不到鍛煉,降低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語文教學的正常開展。
1.注重從簡到難、循序漸進教學
語文學科是通用語言學科,是職校學生學習、工作和交往的通用語言,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對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已經基本達成共識,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學校,遵循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堅決不能動搖,這是語文教學之根。職業學校的學生語文素質低,認、讀、說、寫等基本功都處在初級階段,基礎能力較差,如果職業學校語文課堂不進行有效的彌補,這些人的語文功底就不能適應學習專業的需要,更談不上將來的發展。所以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堅持從簡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和規律,加強對基礎型教學的重視。
2.加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必須從其本質出發,明確最終教學目的,對語文進行準確定位,加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必須要認識到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使用性特點,以完成最終教學目的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長遠發展進行考慮,探索、開發出一套符合中等職業學校特點的語文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將所學語文知識加以靈活運用,有效的拓寬學生未來的發展空間。
1.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就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為,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實現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應該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進而能夠自覺、主動的汲取語文知識;其次是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增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營造更加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老師應該加大對學生的關心力度,以自身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3]
2.采用板塊式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很多板塊,中等職業學校可以通過采用板塊式教學方法,從不同教學以及層面使學生做到對所學內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閱讀、寫作以及口語表達等不同板塊出發,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荷花淀》一文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以及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讓每個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讓學生上臺演講,對其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堅持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培養學生的自覺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自身以及學生進行準確定位,使學生可以基本獨立完成學習過程,自己從旁進行指導、輔助,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同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的的不同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
語文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一門基礎型課程,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加強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堅持專業課程教學與文化課程教學的統一性、同步性。針對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板塊式教學方法、堅持以人文本教學理念等策略對其進行改革實踐,進而實現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1]王敏.淺談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2,(24):72-72.
[2]張靜.對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3):327-327.
[3]馬炅增.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9(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