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平
(浙江省長興縣太湖高級中學 浙江省長興 313100)
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呂 平
(浙江省長興縣太湖高級中學 浙江省長興 313100)
基于當前我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教師要想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育和指導,就應該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增強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學生數學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本文以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例進行分析,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加以探索,希望能夠為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的改善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借鑒。
分層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高中人才培養需求,高中數學教師不得不結合先進教學理念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措施,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促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而分層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對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和教學針對性的凸顯都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強化和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對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法,主要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次教學,促使學生可以結合自身能力不斷探索相應的數學知識,產生共振學習效應,進而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這一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將其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值得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2]
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法,表現出較為鮮明的教育特征,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相應的凸顯。分層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較為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因此在應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往往能夠得到相應的凸顯,教師教學活動的設置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現階段,雖然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經認識到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嘗試對分層教學法進行了適當的探索,但是從總體上看,在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限制了分層教學法重要作用的發揮。具體來說,由于分層教學法具有一定的自愿性,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后,不同層次學生所占比例不同,而班級中所能夠容納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人數過多層次和人數過少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到限制,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優化開展。同時,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時,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往往會造成部分層次學生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分層教學法下,教師仍然無法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嚴重限制了分層教學法教學作用的發揮,對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強化也產生著一定的不良影響[1]。因此從整體上進行分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只有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的重要作用才能夠得到充分的凸顯,高中數學教學質量也必然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1.課前預習階段實施分層化探索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的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在教學實踐中也應該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中數學預習階段,教師應該設置層次化預習內容,為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做出相應的指導。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三個層次的預習任務,即學生對舊知識進行鞏固學習,并看懂新知識內容,嘗試完成練習題;學生初步理解新知識內容,針對新知識學習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對新知識內容形成深入理解,并初步掌握定理、公式等知識。在完成任務布置后,教師要求學生按照自身能力對相關預習任務進行探索,并且要求學生在完成與本身能力相對應的學習任務后,盡量嘗試下一個層次的學習任務。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僅能夠獲得良好的預習效果,并且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探索中,自身預習能力和良好的預習習慣也能夠得到適當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3]
2.設置層次化的課堂教學內容
將分層教學法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必然會涉及到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劃分,只有教師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策略,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在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可以將預習階段完成中間層次任務的學生作為基準,針對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課堂教學活動[2]。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兼顧其他兩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嚴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組織教學活動,逐步完成不同教學層次的過渡,并且在不同層次教學講解的過程中注意兼顧其他層次學生的學習,如在進行第一個層次基礎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探索性知識,要求已經完成基礎知識理解的同學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這樣,基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就能夠保證高層次的學生聽課不等待,低層次的學生也能夠聽懂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效率和效果會得到一定的強化。
3.布置層次化的課后作業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還應注意課后作業的層次化,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布置三種層次的作業,即基礎型作業,將感受理解題作為主要內容;強化型作業,要求學生在完成基礎知識鞏固的同時,探索知識的應用;拓展型作業,讓學生在完成知識鞏固和探索的基礎上,對拓展內容進行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3]。這樣,通過布置層次化課后作業,作業針對性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學生的課業負擔也得到了相應的減輕,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是一種相對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能夠促使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分層教學法的重視,通過合理應用分層教學法改善當前教學現狀,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數學教育和指導,促使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持續穩定的提升。
[1] 武杰.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136-136.
[2] 賈琴.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上旬),2015(12):292.
[3] 戚桂林.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5(1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