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肖肖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學 山東濱州 256200)
繪本,給寫作插上翅膀
牛肖肖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學 山東濱州 256200)
繪本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閱讀文本,語言淺顯精煉,優秀的繪本是低年級學生學習語言的范本。讓學生有對象可模仿,是低年級說話、寫話訓練的優秀素材。繪本寫話是繪本閱讀的延伸,是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
繪本 寫作 優勢 策略 延伸
利用繪本開展寫作教學,是對寫作教學的一種新探索,它具有的優勢是明顯的,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繪本語言簡潔,文風輕快。葉圣陶認為:“給兒童寫東西……一定要使兒童喜歡,看了能懂,能得到好處……”繪本往往通過極少的文字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其中的情節生動而有趣,富有感染力。如繪本《母雞蘿斯去散步》每張只有一句話,幾個字,卻可以讓孩子在快樂的心境中輕松的學會:鉆、穿、跨等幾個常用的動詞。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感受繪本獨特的文字魅力,可以模仿它的表達方式方法,對于寫作的進步大有好處。
2.繪本圖畫精美,富有張力。有大量精美的圖畫是繪本的一大特點,不僅圖畫精美、構圖、色彩是孩子在視覺上引起愉悅,而且每一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如繪本《我會有個弟弟嗎》中,這個故事內涵豐富,卻選擇了一種特別輕松的繪畫方式來表現。極其簡單的碳筆線條所勾勒的人物肢體語言,生動傳神地傳達出豐富而微妙的情緒變化;輕淡隨意的水彩涂色營造出安靜祥和的家庭氛圍;清雅柔和的色塊組合則很好地契合了兒童世界的純凈透明。孩子們讀著這樣的繪本,自然而然一種認同感油然而生,生活中也會和愛德華一樣接受家里的新成員。
3.繪本圖文互見,易于理解。繪本圖文并茂,圖與文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文字和圖像的結合,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加深記憶和理解,對于故事的認識能夠更加深刻。
下面以繪本《小豬變形記》為例來談談利用繪本開展寫作教學的策略。繪本《小豬變形記》主要講了小豬總覺得自己不幸福,認為做小豬很無聊。于是,他一會兒裝扮成長頸鹿,一會兒裝扮成斑馬,一會兒裝扮成鸚鵡······由此,他也遭遇了許多滑稽有趣、荒誕搞笑的事情。但最后,他還是想做一只快樂的小豬。小豬懂得了:做自己,最幸福。在以繪本為教學主要資源,引導兒童閱讀繪本的圖與文,聆聽繪本故事,模仿繪本中的語言進行說話、寫話練習。繪本學習中還滲透著“悅納自己,認識自己”的育人目標,相信兒童能在本故事的欣賞和模仿中,感悟到每一個自我的獨特之處。
1.讀故事,練習簡單的“換詞”模仿
兒童善于模仿,繪本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美好的故事情境。指導閱讀繪本《小豬變形記》,從詞語替換中進行簡單的模仿練習。
師:請大家看看繪本,讀一讀:小豬無聊時,他是怎么說的?
生:“真煩!”他嘟囔著,“煩!煩! 煩! 煩! 煩!總該有點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
師:小豬說他真感到無聊,嘴里喊著“煩”,讓我們來仿一仿,自己感到“無聊”時會怎么說?
師:模仿也是有方法的。我們可以用新詞替換原句中的詞。誰來試試看?
2.讀故事,練習“句式”模仿
學生在作文中寫對話最大的一個毛病,就是對話干巴巴的,你一句,我一句,為說話而說話。究其原因,學生未能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沒有把人物應該具備的感覺,用自己的筆一一再現。繪本直觀而感性的情境表達,更容易激發學生去理解和想象,為對話寫作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資源。
師:請大家注意看,我把小豬和斑馬的對話放在一起,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發現?
(1)“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自豪小心點。”
(2)“哦,天哪!”小豬一邊撣著灰,一邊感嘆,“看來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我要更刺激的!”
生:都是一個人說兩句話。
生:誰說話在中間寫。
師:對,這就是一種寫話的句式,一個人說兩句,說話人在中間,接下來我們要模仿這樣的句式。
“__________。”媽媽微笑著說,“ _________。”
3.讀故事,發揮想象,練習“創意”模仿
繪本凝練的語言給我們以想象的空間,色彩鮮艷的畫面又讓我們的想象有所依托。循著畫面延伸的方向,我們可以讓學生的想象一點一點地擴散開去,將繪本的畫面鋪陳開去,豐富文字與圖畫的內涵。
師:大家看,小豬這是在做什么呢?
生:化妝成斑馬。
師:小豬真有創意,我們也來嘗試“創意”模仿吧。就是大致模仿會本著的語句,更要加入你的創意,請看繪本中的句子
小豬咚咚地跑回去做了一對高蹺,然后踩著高蹺散步去了。
小豬(先做什么)_________ 。 然后(又做了什么)_____。
4.深入繪本,整理回顧
很多繪本故事都是以淡淡的語言娓娓道來,讓讀者自己走進圖片與文字營造的氛圍之中,故事的結尾往往余韻悠長,引人遐思。繪本的這一特點,為作文教學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曹文軒曾說:“一個人讀書的興趣應該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中你沒見到好書,你一生很難培養好真正的讀書興趣。”同樣,寫作興趣也如此。讀繪本,學寫作,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與繪本作者創作繪本一樣,是個美麗、讓人愉悅的過程。完成寫作之后,并不意味著這一過程的結束,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延展活動,讓學生更多地去觸摸美麗的文字,更多地去享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