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威
(作者單位:本溪廣播電視臺)
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的發展趨勢分析
劉 威
(作者單位:本溪廣播電視臺)
當前,電視新聞仍然是我國新聞媒介行業的主體,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電視新聞發展呈現新的特點。本文立足媒介融合概念,探討電視新聞發展的未來趨向。
媒介融合;電視新聞;未來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相互融合,給新聞傳媒行業帶來了深刻影響,以數字化、多元化為特征的信息資源共享與傳播機制,推動了電視新聞傳播新業態的形成。媒介融合既是網絡時代的產物,也是諸多媒介載體的集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及傳播發展又該如何來規劃、適應網絡時代需求,來創新新聞傳播手段,來發揮自身的媒介優勢呢?
以網絡、數字化為基礎的現代多元化媒介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報刊、電視等媒介帶來了巨大影響。電視新聞作為重要的新聞傳播媒介,必須進行信息化、現代化的建設,以提升自身的傳播質量,來發揮自身的傳播優勢。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傳播可以跨越傳統單一的電視傳播渠道,以與衛星連線、衛星直播等方式來強化電視新聞媒介的先進性、實時性、現場性特征,滿足信息的快速整合與交換傳播。其特點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整合海量信息。依托互聯網,將網絡信息資源、新聞資訊等納入到電視新聞資源數據庫中,從新聞的廣度上來強化電視新聞的信息量,實現電視新聞傳播的具體化、全面化、創新化。二是整合采編播機制。電視新聞傳播機制的創新,要依托媒介融合的數字化特色,從新聞的采集、編輯、整合過程中,實現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資源的全面整合,優化電視新聞傳播信息承載方式,規避傳統電視新聞的滯后性,并通過電視新聞記者深入一線、實地調查走訪等現場性報道,強化媒介融合技術的通訊實時性,為受眾呈現更加真實、新鮮的新聞題材。三是強調電視新聞呈現方式多元化。電視新聞在新聞素材挖掘與新聞傳播方式上,要突破傳統單一渠道,要挖掘多種媒介平臺資源,強調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對新聞的近距離報道,以新穎的事件切入點來呈現不同視角下的新聞看點,提升電視新聞的關注度、收視率。例如,通過電視新聞與微信平臺、QQ平臺、微博和網絡論壇等載體的融合,以多種方式呈現電視新聞節目。四是對網絡平臺的依賴性。從現代電視新聞傳播方式來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資源采集,必然要依托網絡平臺來實現高質、高效的傳播。例如,央視新聞在進行國外報道時,利用衛星來實現音頻、視頻信號的實況轉播。由此可見,對網絡資源、網絡平臺的利用,需要從信息技術上來完善和優勢。
媒介融合作為未來新聞事業發展的總趨向,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電視新聞媒體傳播和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從未來的發展來看,電視新聞傳播還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在發展趨向上,應該體現媒介融合的特點,尤其是在新技術的運用中,增強電視新聞傳播的優勢。
2.1 強調欄目創新,樹立精品意識
電視新聞媒介在未來發展上,要突出自身的優勢,特別是電視新聞人,要樹立創新意識,要積極打造精品欄目,以個性化、獨特性視角來挖掘和展現新聞,來強化節目內容、節目傳播方式與廣大受眾之間的互動,增強電視新聞的黏度,提升電視新聞媒介的傳播影響力和社會價值。例如在電視新聞欄目設置上,主持人要具有良好的形象及影響力,要善于從新聞傳播中來強化電視新聞的傳播魅力,突出受眾對電視新聞的認知度、辨識度和好感度。對于重大新聞事件,要突出報道的連續性,要能從不同視角來為受眾呈現真實、具體的新聞資訊,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競爭力。
2.2 注重新聞傳播方式創新,突出媒介合作
電視新聞不能依賴單一的傳播方式,而是要走向受眾,了解受眾的需求。在電視新聞傳播方式上,利用直播方式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增強受眾的關注度;在媒介融合技術下,強調電視新聞制作團隊合力,拓寬電視新聞的視角。例如,與當地新聞媒介進行合作,以實況直播、網絡傳播等方式來形成多種傳播架構,突出電視新聞受眾的覆蓋面。。
2.3 加強自身從業素能培訓,順應媒介融合行業發展
電視新聞從業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新聞傳播技能和職業素養,還要積極學習新技術,特別是媒介融合下各類傳播載體、傳播手段、傳播方式的創新方法,提升自身的新聞辨識力和思維力,積極挖掘新聞事實,熟練掌握多種新聞媒介傳播技術,提升新聞能力。例如,當前手機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終端載體豐富了新聞素材,為電視新聞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資源,電視新聞傳播在手段上,可以銜接微信、微博和QQ等自媒體分享平臺,從新聞時空性、實時性上來提升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創新新聞傳播模式。
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的發展,要注重對媒介資源的整合,突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協同好新聞報道、新聞傳播與受眾的關系,以多元化、個性化、時代性特色來呈現新聞,如近年來的街頭采訪模塊、記者日記模式等,都是新聞創新的具體表現,也是提高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有力途徑。
[1]張君昌.媒體融合的政策背景及轉型方略[J].中國廣播,2014(12).
[2]李知兵.電視媒體融合的困境與出路[J].新媒體研究,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