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作者單位:遼寧廣告職業學院)
音樂真人秀節目的傳播策略研究
——以《蓋世英雄》為例
劉 冰
(作者單位:遼寧廣告職業學院)
中國的電視舞臺正在經歷一個“泛娛樂化”的時期,其中以“音樂”+“真人秀”為主打牌的節目花樣百出。2016年6月江蘇衛視出品的《蓋世英雄》,定位一檔電子音樂EDM的原創節目,給音樂帶來了一股視聽合一的風潮,提高了群體的審樂水平。本文思考《蓋世英雄》傳播成功的原因以及給節目策劃人員帶來的啟示,期盼電視音樂綜藝之路越走越遠。
蓋世英雄;真人秀;音樂;電視節目;策劃
現代意義上的真人秀節目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謝耘耕、陳虹在《中國真人秀節目發展報告》中指出:“真人秀節目是指由沒有經過專業表演訓練的普通人自愿參加一種活動,而且參與者要在制作者規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戲規則進行,具有故事化情節化的特征。”[1]
真人秀節目有著不同的分類,如野外生存類、才藝表演選秀類、交友相親類、智力比拼類與親子類等,追溯真人秀節目在中國的出現,應該是2000年廣東電視臺引進的《生存大挑戰》,它是我國內地首個真人秀節目,拉開了各個電視臺紛紛引進制作真人秀節目的序幕。從2003年,開始探索打造符合中國電視觀眾收視習慣的本土真人秀節目。中央電視臺的經濟生活頻道于2003年10月26日推出了一檔平民選秀類型的電視節目《非常6+1》,該節目開播僅一年,就成為全國娛樂市場最具影響力的節目之一。
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把音樂和真人秀進行結合,打造成家喻戶曉的熱門節目。2012年,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的熱播引發了電視音樂綜藝節目的風潮,將音樂真人秀節目帶入一個全新時代,在生產理念、傳播實踐和效果期許上都有重大改變,電視娛樂的專業性和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2013年,湖南衛視推出《我是歌手》,節目推翻了過去以草根歌手作為秀場主角的慣例,而選擇了已經成名的歌手在現場PK,根據現場觀眾的投票,每2期得票最少的歌手被淘汰,空缺由新晉歌手補位。被稱作“中國首檔頂尖歌手音樂對決真人秀”[2]。據央視索福瑞數據顯示,首播中獲得收視率1.06和收視份額6.07%的好成績,同時段收視排名為全國第一。成型的節目分別進行第二季,第三季的運作,享受著成熟后的光環效應。2016年,《蓋世英雄》和《跨界歌王》成功占據收視高臺,兩類節目特色突出,真人秀的粉絲群相對固定且數量不容小覷。
2.1 重視受眾需求,強化互動
根據“使用與滿足”的理論,該研究把受眾成員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受眾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化受眾,專業化受眾對音樂的喜好呈現出越來越類型化的需求;另一類是普羅大眾,對審樂開啟了更高的意趣。
2.2 跨國界的聯合,中韓互通有無
中國的音樂發展和韓國的音樂發展各有特色,韓國的電子音樂重視視覺符號傳播,中國的電子音樂側重聽覺符號傳播,通過比拼式“學習”縮小了電子音樂的“知溝”,而且韓國團隊通過選擇中國歌曲演繹,出現了新粉絲,加強了跨國界的文化傳播。
2.3 集結成金曲大碟,形成二次傳播
在節目中,每一場通過大眾評委確定的曲目,收錄在《蓋世英雄》金曲大碟里,進行打榜,設置議題,對節目形成二次傳播,擴大節目影響力,具有更強專業性。
(1)vivo X7手機。賣點1600萬柔光自拍,更精準的展示自拍細節,除了常規的插播貼片外,還把選手合影通過手機展示,緊密連接。
(2)比亞迪汽車。隊長的臺前都有汽車模型的展示,而且節目策劃運作中設置比亞迪汽車為獎品,冠名節目,實現和品牌贊助商的融合。
(3)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場地的選擇,鏡頭中的美景展示,突出國內的旅游資源,引發旅游效應。
現代社會受眾需求變更的不定性,注定了沒有某種類型電視欄目的生命周期會保持十分長久。《超級女聲》在連續舉辦三年之后疲態明顯,節目由市場導入期到成長期的速度明顯加快,受眾的喜好是檢驗節目成功與否的“晴雨表”。因此,完善受眾反饋機制,可以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和忠誠度。
相比國外一整套節目研發與制造,節目版權和形式發售的模式,國內的節目只是注重短期的利益,如廣告收入等,沒有對節目的模式進行思考與總結,也沒有對外進行輸出過。節目的營銷推廣利用的渠道比較少,單單利用電視媒體,缺乏立體化的宣傳。
[1]謝耘耕,陳虹.中國真人秀節目發展報告[J].新聞界,2006(2).
[2]江麗娜,姜弟紅.全媒體背景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新之道——以《我是歌手》為例[J].新聞世界,2013(8).
劉冰(1983-),女,漢族,河北邢臺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