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娛寧
(作者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電視訪談類主持人的語言特點
苗娛寧
(作者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就是談話,而電視訪談類節目也是以談話的方式展開的。近些年來,訪談節目以它真摯的感情和動人的語言打動了很多人,因為訪談類節目的追求自然,追求的是人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主持人和嘉賓都可以表達自己的內心,但是他們之間的訪問也不僅僅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最重要的還是要講給電視機前的觀眾。談話類節目最主要的就是主持人,而主持人的語言也需要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訪談類主持人;口語化;對象感;親和力
1.1 訪談類節目的概念
訪談是一種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面對面的對話節目。一般來說由一個主持人面對一個或多個某一行業、領域的知名人士,選定一些社會大眾比較關注的主題,以一種面對面對話、交流的方式開展的一種電視節目。通過這種對話訪談,讓專業性較強的、不被理解的話題變得通俗易懂,容易知曉。
訪談節目,是當今社會比較火爆的電視節目形態之一,在我國,繼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電視臺推出《實話實說》之后,談話類的節目出現了更多新形式,令人目不暇接。
1.2 訪談類節目對主持人語言的要求
隨著電視節目的改革和發展,訪談類節目也在不斷發展,觀眾對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節目主持人是節目的主心骨,需要把控節目,要具有很強的專業素養,因為很多話題具有很高的專業性和科學性。訪談類節目考驗的不僅僅是主持人的能力,還有其對專業知識的快速掌握。訪談類主持節目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考驗的是主持人的應變能力。訪談類節目對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有相當高的要求,主持人要在不斷地實踐中不斷培養個人表達能力,培養傾聽能力,具有專業的主持人素養,也要有良好的心態和談話技巧,這樣才能在訪談類節目中站穩腳跟,不斷地去創新。所以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不僅要有邏輯性,還要有文化感和幽默感等。
2.1 真實性
新聞、電視節目最基本的就是要求人物、事件的真實性,訪談節目同樣應該具備這樣的基礎。訪談節目最大的魅力,就是現場主持人和嘉賓還有現場觀眾像日常交流一樣有解釋、有傾聽,有意見不統一、有認識不相同,只有這樣的“正常”對話,才能體現出訪談節目的真實性和意義所在。訪談節目由最初的受舊有電視節目的束縛,在講話中出現官話、套話、專業性用語等逐步演變成“有一說一”“實話實說”等真實的對話形態。現階段這種敢于講真話、勇于發表言論的對話方式普遍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2.2 口語化
訪談節目作為一種獨立的節目類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交談過程中“口語化”,主持人和受邀嘉賓通過日常、通俗的話語談論最受關注的話題,“雅俗共賞”“老少皆宜”,容易引起嘉賓和觀眾的互動,用日常生活中說話的方式來交流,能夠讓節目以“百姓交流”的方式體現,使節目氣氛更具平民化、更具感染力。
口語化就是讓節目表達的觀點更加淺顯易懂,語言樸實、非正式,且靈活多變,易于大眾接受。口語化是讓某一觀點迅速讓大眾接受的最好的方式。但是口語化并不等同于“地方方言”,也不同于百姓在日常中的閑聊、閑侃,節目中的口語化是因為表達觀點的需要,所以要求節目語言既有日常用語的簡單、通俗、易懂性,也要有正式場合的嚴謹、有序性。
2.3 個性化
主持人是以個人身份出面主持節目的,由于主持人的性格表現、語言素養都不盡相同,所以不同訪談節目也是風格迥異,每個人的語言都有自己強烈的個人風格,而個性化的語言也是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表現。但是要保證一點,主持人表現出的特點必須與該訪談節目的主題特點一致,選擇合適的主持人才能讓訪談節目達到應有的效果。
2.4 幽默感
幽默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訪談類節目主持人不僅僅是能準確地表達,還必須讓觀眾喜歡聽你說話;讓他們從中感受到一種樂趣,愿意去看你的節目。所以,語言的幽默性是電視訪談節目吸引受眾的重要手段。這也需要主持人自己具有自己獨特的幽默的語言風格,用風趣、詼諧的語言,善意的嘲諷、欲揚故抑,旁敲側擊等語言技巧來獲得觀眾真實的笑,也要化解觀眾的困惑,可以做到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輕松、有趣的對話,把受眾從一個沉重和壓抑的境地引導到和諧的充滿樂趣的氛圍。
訪談類節目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不可或缺。當前,各類新穎的談話類節目越來越多,而作為一個專業的訪談類主持人一定要具有口語化、個性化、幽默感等,才能吸引受眾的觀眾。訪談類主持人只有不斷地學習、總結、分析和研究,不斷地突破,才能在節目中表現得更好,才能讓節目的觀眾和嘉賓感受到訪談類節目的魅力。
[1]羅莉,付程.實用播音教程:第四冊電視播音與主持[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
[2]王曉英.氣韻生動話訪談[J].青年記者,2002(5).
[3]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J].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