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霞
(作者單位:興寧市廣播電視臺)
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思維
彭小霞
(作者單位:興寧市廣播電視臺)
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需要通過開創性的思維來引領媒體發展,尤其是應對網絡新媒體的沖擊。廣播新聞要更好地貼近地方民眾,充分吸取本地文化特色與民眾思想,反映本地特色,形成基層地方廣播電視臺新聞類節目的風格特色。
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思維
新時代廣播新聞受到網絡媒體的沖擊,導致社會影響力下降,尤其是基層縣級廣播電視臺單位,新聞收聽率急劇下滑。對于該類問題,要從廣播新聞的整體規劃著手,從新聞話題的選擇、采編、欄目宣傳等各方面做細致入微的設計,從而有效地吸引受眾注意,提升節目品質,提高社會影響力。
對于廣播新聞編輯創新,首先需要對受眾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了解。要認真了解受眾具體群體特點,包括年齡、性別、區域、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及地域性特點等,而后針對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新聞進行創新改良?;鶎涌h級廣播電視臺的受眾群體主要是本縣區域民眾,該群體對本地的新聞內容有更大的關注度,因此,新聞內容需要集中在本范圍內展開。在編輯方面需要以本地方言特色與關注話題等內容為出發點,滿足本地民眾在新聞畫面與聽覺感受上的需求,盡可能保留本地方言素材,收集、抓取本地區受訪對象內容,提升本地范圍內影像內容的出鏡率,增強新聞內容與民眾生活的貼近感。要充分了解民眾的心理狀態,提供人們滿足心理訴求的新聞內容。例如:在社會環境相對不平穩的狀態下,在本地新聞中一方面要反映現實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從采訪內容中選取具有正能量的引導性話語,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惡劣問題的持續發酵。
在編輯中需要有效地關注社會輿論導向作用,將積極正面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宣傳,這是基層縣級廣播電視臺等單位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廣播電視媒體要避免成為社會惡劣行為的幫兇,因為部分新聞舉報人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來幫助自身完成個人私利,這種狀況下,廣播電視媒體要有效地運用采訪素材,分清事情實際狀況,而后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引導新聞走向,避免讓新聞媒體成為了個人利益的幫兇。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需要堅守社會輿論引導這個基本原則,避免不良新聞內容煽動社會的惡意。一些社會民眾,年齡偏大,其社會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是非判斷較為直接,缺乏全面的考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煽動,甚至成為社會不良輿論的幫兇。新聞編輯要充分針對基層民眾的實際狀況,從更為理想的角度去引導,讓人們意識到不良輿論對社會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力,較好地平穩基層民眾情緒,做好民眾思想的安撫與疏導工作。在負面輿論發生時,要充分挖掘背后的利益關系,對新聞本身作深入剖析,讓民眾能夠看清事實情況,避免被表象迷惑。新聞編輯工作也不能停留在基本的新聞5要素的說明,更需要提供深入且具有沖擊力影像資料,從而通過事實來達到震撼受眾的效果,提升新聞本身所的教育意義與輿論引導價值。
在廣播新聞編輯中,編輯人員要注重編排技巧的創新,避免單調乏味的編排處理,要勇于突破傳統編排理念,適宜的在新聞中加入一些音樂,使整體具有節奏感。同時,為了增強收聽效果,可以將受眾最關注的內容排放在最前面,特別是有沖擊力或者有影響力的視覺畫面與語言內容,甚至可以運用倒敘的方式,來吸引受眾的關注,而后再全面深入地分析整個事情過程。同時,要控制好新聞的時間,避免節奏過于拖沓,保持應有的節奏感。在整體新聞欄目的編排上,需要搭配控制每條新聞的時長,以三長兩短的方式處理,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過于枯燥乏味的收視收聽狀態出現。
在新聞編輯中,由于當下網絡語言盛行,可以適當地將網絡語言引入其中來提升新聞的趣味感,但是要避免過多地使用,因為過多使用會導致受眾理解接受困難。網絡語言是一種調味劑,但是不能喧賓奪主導致新聞主題內容受到干擾。在語言上可以多融入方言,這樣可以達到貼近本地民眾的效果,甚至可以提升新聞報道的趣味性。尤其是本地的諺語或俗語等,這些典故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增強新聞報道的審美趣味,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同時也起到傳承地方文化的作用。當然,這對新聞編輯相關人員的語言功底以及對本地文化特色了解的深度是一種考驗。因此,新聞編輯日常要多貼近群眾,了解本地的歷史與民眾所思所想,從而傳播屬于地方特色的廣播新聞內容。
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充分引入時代元素,同時要有效地融合傳統文化,為地方受眾提供個性化的新聞內容,符合本地群眾所需,形成地方新聞傳播特色。
[1]張麗英.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方法研究[J].科技傳播,2015(10).
[2]姜俊鶴.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淺談[J].媒體時代,2015(6).
[3]孟祥燕.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科技傳播,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