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嚴
(作者單位:遼寧朝陽廣播電視臺)
淺談電視記者的采訪技巧
鄭 嚴
(作者單位:遼寧朝陽廣播電視臺)
采訪是電視新聞活動的基礎和前提,采訪的內容直接影響了電視及其新聞的質量,新時期,電視臺記者需具備獨特的采訪技巧,掌握當下的電視發展動態,有敏捷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善于把握采訪對象的心理活動和表現,抓住電視節目的制作特點。本文主要從電視記者采訪前的準備技巧、電視記者采訪中的技巧兩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電視記者;采訪技巧;新聞活動
電視節目采訪過程中,記者的有效提問是采訪的重要環節,也是獲取重要內容的直接途徑。在采訪中記者的采訪技巧直接關系到電視節目的報道質量,高質量的采訪能夠體現出報道內容的價值。目前,電視記者在采訪中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采用恰當的提問技巧,有效提高采訪的質量。下文就相關采訪技巧進行簡要的論述。
1.1 增加知識儲備
一名合格的記者,必須具備相關的基礎知識,電視節目、新聞報道涉及的問題關乎社會、文化、歷史、人文社科等等。這就要求記者要有豐厚的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識,才能在采訪中游刃有余,能夠抓住采訪的重點。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對于社會熱點話題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平時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如果平時缺乏專業知識儲備,在事件報道中則思路模糊、抓不住要點問題。
1.2 明確采訪動機
電視采訪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采訪,每一次采訪都應該有著明確的采訪動機。因此,作為記者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優秀的職業道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而在采訪中明確自己的采訪動機,做正確道德輿論的引導者,善于發掘事情的真相,不要被廣大媒體、社會輿論迷惑。
1.3 做好充分準備
在采訪的前期,記者需要對相關的事情有清晰的了解,“磨刀不誤砍柴工”,充分的訪前準備是成功的前提,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采訪動機,進一步收集相關的資料保障采訪的準確性。在采訪中前要對采訪的時間、地點、環境有相應的了解,對于采訪中的問題要提前明確,對采訪事件的背景要熟悉,盡量縮短采訪的時間,做到有效提問、簡明扼要。在長期的采訪中記者應該總結出相關的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采訪風格和技巧。
2.1 采訪中的觀察技巧
敏銳的觀察力是一名合格記者必備的本能,記者要善于發掘微妙的新聞線索,在采訪中記者要注意力集中,不僅要善于提問,還要善于呈現情景。例如:在新聞聯播節目中,經常見到記者在采訪現場的情景,采訪過程中記者不僅抓住了采訪的主要內容,還親自在現場展現情景,如在自然災害的現場報道中,記者親自體驗現場的情境,通過親身感受能更好地提高新聞的真實性。
2.2 采訪中的提問技巧
記者的提問技巧是至關重要的,開放式的提問能夠捕捉到很多重要的信息,給采訪對象充分的發揮空間,問題不具體化,給人以自由言論的空間,為采訪營造愉快的氛圍,使雙方能夠自如地談話。閉合式的提問方式恰恰相反,問的問題很具體,只需要被采訪者直接回答問題即可,有范圍限制,采訪的優勢在于記者能夠核實某些問題,對其進行確認。
2.3 采訪中的傾聽技巧
傾聽不僅是體現記者采訪態度,同時還能掌握談話的大體走向,因此是記者掌握談話走向的方法。傾聽是采訪中常見的方法,也是對采訪對象的尊重,傾聽能夠給予對方一定的空間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對方在融洽的氛圍中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夠緩解雙方的心理壓力,讓被采訪者覺得自己是受到重視的,淡化防備意識。一個好記者不僅要善于觀察和提問,還要學會傾聽,在采訪中善于傾聽的記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對方的心理動態,進行順暢的溝通,也更容易獲得重要信息。
2.4 采訪中適當的沉默
在傾聽的過程中記者多數是沉默的,但是沉默不意味著一言不發,要適當的表達如“是的”“是這樣的”等。這些潛臺詞的使用可以增進雙方的交流,在沉默的過程中被采訪者能夠對自己說的話進行回憶、補充說明。沉默并不等于沒有信息量,有時也是一種信息的反饋方式,留下空白,讓對方不斷地反思、補充。
記者采訪的技巧是至關重要的,采訪前的充分準備是有效采訪的前提,記者要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不僅要提高記者自身的職業素養還要豐富自己的新聞知識。在采訪完成后,記者要進行相關的總結,對采訪內容進行梳理、歸納,這是記者完善采訪的重要環節。采訪技巧是一門藝術,需要記者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1]李丹丹.淺談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4(7).
[2]沈昊翔.淺談電視新聞中的采訪技巧[J].科技資訊,2006(32).
鄭嚴(1979-),男,漢族,遼寧朝陽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新聞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