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仙, 李上星,顧艷梅, 羅啟晶, 楊顯范, 楊占英
(1.凱里市農林扶貧工作局, 貴州 凱里 556000; 2.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3.貴州省黔東南州農委, 貴州 凱里 556000)
高山地區辣椒品種比較試驗
譚光仙1, 李上星2,顧艷梅3, 羅啟晶1, 楊顯范1, 楊占英1
(1.凱里市農林扶貧工作局, 貴州 凱里 556000; 2.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 貴州 凱里 556000; 3.貴州省黔東南州農委, 貴州 凱里 556000)
為篩選出適宜凱里種植的優良辣椒品種,以當地優良品種老山椒為對照,對貴州省內外10個辣椒品種進行田間比較試驗。結果表明:超級辣王和加長三號平均產量分別為22 307.44 kg/hm2和21 408.85 kg/hm2,博辣8號、極品辣秀和黔椒5號為15 155.72~16 350.76 kg/hm2,其余品種低于15 000 kg/hm2,從豐產性、抗病(逆)性、優質性和適應性等綜合性狀看,超級辣王和加長三號的長勢旺、分枝力強、果面光澤度好、品質佳、產量高、抗性強和商品性好,是適宜凱里地區示范推廣的首選品種。博辣8號、極品辣秀和黔椒5號也可以作為凱里發展的后備品種。
辣椒; 適應性; 經濟性狀; 品種; 比較試驗
貴州是我國最大的辣椒加工制品產地及南方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也是重要出口辣椒干、辣椒制品和加工用鮮椒產地[1],加工產品老干媽、凱里紅酸湯已是全國的名牌。2007年以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和推進,凱里市加大了對特色農產品產業的投入力度,并列為全省特色辣椒產業化開發項目示范縣,凱里市的辣椒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種植規模已達2 000 hm2。但辣椒的性狀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其抗病性、抗逆性減弱,品種特性也不穩定。因辣椒品種的表現直接關系到辣椒產品的品質和產量[2],故引進新的辣椒品種對廣大種植戶增產、增收及增效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于2015年2—9月在凱里市云谷田園高效農業園區示范基地引進10個辣椒新品種與當地老山椒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篩選出品質佳、產量高、抗性強和商品性好的品種,為凱里市辣椒產業發展提供更新換代的優良品種。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凱里市云谷田園高效農業園區的示范基地內,海拔794 m,年平均氣溫13.6~6.2℃,試驗地面積362 m2,土壤為黃壤,有機質含量4.52%,pH 5.5[3],肥力中等,前茬為萵筍。
1.2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共11個,其品種名稱及來源見表1。以當地辣椒老山椒為對照(CK)。
1.3 田間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0.8 m2。整地前施腐熟雞糞2 000 kg/667m2,高鉀西洋復合肥50 kg/667m2作底肥,用五硝多菌靈全土撒施進行土壤消毒。采用高畦栽培,畦寬70 cm,高28 cm,畦上栽雙行,每穴種1株,畦間株距40 cm,行距65 cm,每小區種40株,各處理120株。密度2 565株/667m2。
試驗于2015年3月15日浸種催芽,3月20日播種,采用大棚育苗,5月6日定植(地膜覆蓋栽培),并澆定根水。整個生育期共追施尿素30 kg/667m2,期間噴施寡雄腐霉、五硝多菌靈、硫酸鏈霉素、阿維菌素和吡蟲啉等農藥防治病蟲害。

表1 不同辣椒品種及來源
1.4 抗病性和抗逆性觀察
分別在苗期、花期和盛果期對試驗小區采取5點對角線取樣,每次每點調查10株,每小區50株,每個處理150株。
1.5 測產時間及方法
測產時間:第3~4臺果實達采收要求時,即盛果期時進行測產。
測產方法[4]:每小區按照對角線或5點取樣法,取5個點,每點連續取5窩,共計25窩,測每窩的總果數(含已采收紅椒和青椒)、測鮮椒單果質量、算出單株平均產量;測量田間株行距,計算鮮椒產量(y)。
y=t1×j×m
t1=n×t2
式中,y為667 m2鮮(食)椒推算產量(kg/667m2),t1為單株鮮(食)椒推算產量(g/株),n為平均單株總果數(個),t2為鮮(食)椒單果均重(g/個),j為校正系數,線椒類和牛角椒類為0.72,m為密度(株/667m2)。
2.1 物候期
從表2看出,各辣椒品種播種時間為3月20日,出苗時間相差不大,在4月1-3日;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在169~187 d,其中加長三號和新辣長10號最長,為187 d,辣紅三號和博辣8號時間最短,為169 d;老山椒出苗期、初花期、采收期都比參試品種晚。

表2 不同辣椒品種的生育期
2.2 植物學性狀
從表3可知,加長三號、超級辣王、黔椒5號和博辣8號4個品種長勢、分枝能力強,新冠軍、極品辣秀、辣紅三號和黔椒8號4個品種中等,其他品種較弱;果實長度以老山椒、加長三號和超級辣王較長,為19.30~22.1 cm;果實橫徑以老山椒最小,為0.75 cm,其余品種為1.12~1.72 cm;單果重以極品辣秀最重,為18.52 g,其余品種9.84~16.30 g;果味以老山椒的最佳,加長三號和超級辣王較佳。
2.3 抗病性和抗逆性
在試驗中,在整地時用五硝多菌靈對試驗地進行土壤消毒,辣椒種植整個生育期沒有發生青枯病。從表4可知,在苗期和初花期各品種未發生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和枯萎病害。至盛果期,超級辣王、加長三號、極品辣秀、博辣8號、辣紅三號和黔椒5號的病毒病發病率為2%~8%,較抗病毒病,其他品種不同程度的感病,發病率在15%~25%,最嚴重的是老山椒,為25%;其他品種不同程度感染疫病、炭疽病和枯萎病,感病程度都較輕,為1%~5%;在苗期和初花期連續出現1周陰雨天氣的特殊情況下,僅有超級辣王和博辣8號2個品種受影響最小,其余品種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表3 不同辣椒品種的植物學性狀

表4 不同辣椒品種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2.4 產量
由表5可知,超級辣王鮮果產量最高,達22 307.44 kg/hm2;加長三號次之,為21 408.85 kg/hm2,兩者之間差異不顯著,極顯著高于其他9個品種。博辣8號、極品辣秀和黔椒5號產量分別為16 350.76 kg/hm2、16 267.39 kg/hm2和15 155.72 kg/hm2,三者之間差異不顯著;博辣8號、極品辣秀高于新冠軍,極顯著高于辣紅三號、新辣長10號、黔椒8號、黔椒4號和老山椒;黔椒5號和新冠軍之間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辣紅三號,極顯著高于新辣長10號、黔椒8號、黔椒4號和老山椒。所有參試品種均較對照增產,產量依次為超級辣王>加長三號>博辣8號>極品辣秀>黔椒5號>新冠軍>辣紅三號>新辣長10號>黔椒8號>黔椒4號>老山椒,增產幅度為9.54%~122.96%,其中超級辣王增產幅度最高,達122.96%;增加產值1 335.85~17 223.42元/hm2,其中超級辣王、加長三號經濟效益最顯著,分別較對照產值提高17 223.42元/hm2和15 965.39元/hm2。

表5 不同辣椒品種的產量與產值
試驗表明,超級辣王、加長三號平均產量分別為22 307.44 kg/hm2和21 408.85 kg/hm2,博辣8號、極品辣秀和黔椒5號為15 155.72~16 350.76 kg/hm2,其余品種低于15 000 kg/hm2。從豐產性、抗病(逆)性、優質性、適應性和綜合表現看,超級辣王和加長三號的長勢旺,分枝力強,果面光澤度好,口感佳,抗性強,商品性好,是適宜凱里地區示范推廣的首選品種。
博辣8號、極品辣秀和黔椒5號品種的產量和抗性明顯優于對照,也可作為當地區發展的后備品種,其余品種不適宜在凱里地區推廣種植。
老山椒(CK)作為當地優良品種,因其香辣、味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銷售很好,廣大種植戶也有種植習慣。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加強良種繁育工作,以保持其優良特性,同時要加強栽培管理,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1] 張紹剛,張太平,龍明樹,等.貴州辣椒產業及優勢區域布局[J].中國蔬菜2008(11):5-7.
[2] 楊顯范,譚光仙,楊 俊,等.引進辣椒新品種比較試驗與示范[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4):203-205.
[3] 凱里市綜合農業區劃編寫組.凱里市綜合農業區劃[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
[4] 邵 宇,彭詩云,梁家燕,等.DB52/T976—2014貴州辣椒田間測產規范[S/OL].(2014-10-30)[2015-09-13].http://www.doc88.com/p-7734216922567.html.
(責任編輯: 孫小嵐)
Comparative Experiment for Linear Pepper Cultivars in Alpine Region
TAN Guangxian1, LI Shangxing2, GU Yanmei3, LUO Qijing1, YANG Zhanying1
(1.KailiPovertyAlleviationBureauofAgricultureandForestry,Kaili,Guizhou556000; 2.QiandongnanAgricultureScienceInstitute,Kaili,Guizhou556000; 3.QiannongnanAgriculturalCommittee,Kaili,Guizhou556000,China)
To screen fine pepper cultivar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Kaili, a field comparative test was conducted on 10 pepper cultivars, taking local good cultivar Laoshan pepper as the control. Results: Chaojilawang and Jiachangsanhao had the mean yield of 21 408.85~22 307.44 kg/hm2, the mean yield of Bola 8, Jipinlaxiu and Qianjiao 5 was 15 155.72~16 350.76 kg/hm2, that of other cultivars was lower than 15000kg/hm2. From view point of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such as yielding ability, disease(stress) resistance, high quality and adaptability, Chaojilawang and Jiachangsanhao, which had vigorous growth, strong branching ability, fine fruit surface gloss,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strong resistance and good commodity, were the preferred cultivars for demonstr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Kaili area. Bola8, Jipinlaxiu and Qianla 5 could be the reserved cultivars in Kaili area.
pepper; adaptability; economic traits; comparative experiment
2015-11-02; 2016-06-07修回
貴州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GZCYTX2012-01003)
譚光仙(1966-),女,高級農藝師,從事蔬菜栽培技術研究及推廣。E-mail:676867524@qq.com
1001-3601(2016)06-0236-0011-03
S64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