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卡,張明珠,何麗霞,霍 丹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 常州 213032)
?
抗腫瘤輔助藥艾迪注射液的應用現狀及合理性分析
羅卓卡,張明珠,何麗霞,霍丹
(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江蘇 常州 213032)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艾迪注射液作為抗腫瘤輔助藥物的使用情況,并對其臨床使用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使用艾迪注射液的病例資料877例,從艾迪注射液使用的適應癥,單次劑量,溶媒,療程,聯合用藥及不良反應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艾迪注射液在臨床使用中,適應證及用藥頻次均與說明書相符,不合理使用主要為溶媒劑量不適宜(286例,32.61%),療程不規范(232例,26.45%),溶媒品種不適宜(39例,4.47%);聯合用藥例次最多為注射用復合輔酶,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和參芪扶正注射液。結論該院艾迪注射液的臨床使用中存在不適宜情況,藥師在醫囑審核環節要切實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加強抗腫瘤輔助藥物安全合理使用的管理。
關鍵詞:艾迪注射液;合理性分析;聯合用藥
艾迪注射液從斑蝥、人參、黃芪、刺五加四種中藥中提取制備而得的中藥注射劑,主要成分含去甲斑蝥素,人參皂苷,黃芪皂苷及刺五加多糖[1]。艾迪注射液具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的功效,符合中醫治療腫瘤的原則。該藥為中藥二級保護品種,入選國家基本醫療藥品目錄,是目前臨床中使用最廣泛的抗腫瘤輔助藥物之一。該藥具有抗腫瘤,骨髓保護,免疫重建,抑制腫瘤轉移,保護肝腎功能等藥理作用,與放、化療同步使用有協同增效作用,使患者的白細胞和血小板保持在正常范圍,從而達到抗腫瘤輔助治療的目的[2-3]。本文對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間877例住院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的情況進行分析和點評,以期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與來源采集某院HIS系統中2014年7月—2015年7月住院患者中使用過艾迪注射液的病歷資料,共877例。
1.2方法設計EXCEL表格,錄入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診斷,用法用量,溶媒,療程,聯合用藥等。對多次住院患者,其基本情況按單次統計,用藥信息則按多例患者統計。錄入完成后按不合理原因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
1.3評價標準依據藥品說明書,《中藥注射劑處方點評指南》[4]和《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5]為標準,從適應證,單次劑量,溶媒,療程及聯合用藥等方面進行合理性點評。
2結果
2.1基本情況877例病歷中,男性538例(61.34%),女性339例(38.65%);年齡分布在28~92歲,多集中于55~79歲(78.4%);平均住院天數13 d,最長住院天數45 d。
2.2適應證艾迪注射液臨床使用中的適應證情況見表1。
2.3用法用量艾迪注射液給藥途徑均為靜脈滴注,單次使用劑量50 mL者463例(52.79%),60 mL者87例(9.92%),100 mL者327例(37.29%)。單獨使用本藥者54例(6.16%),合并放療者279例(31.81%),與化療藥合用者544例(62.03%)。與放、化療合用者中,療程與放、化療同步者591例,其他為232例;使用療程不規范者,療程超長25例,療程不足207例。未進行沖管操作者298例。

表1 艾迪注射液臨床使用中的適應證
2.4溶媒艾迪注射液臨床使用中的溶媒種類及劑量情況見表2。

表2 877例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的溶媒種類及劑量情況
2.5聯合用藥在抗腫瘤輔助藥物中,與艾迪注射液臨床聯合用藥的情況見表3。

表3 877例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與其它
2.6不良反應監測調查中發現1例不良反應。患者女性,73歲,診斷為臍尿管癌術后廣泛轉移;高血壓;2型糖尿病。給予艾迪注射液60 mL,加入到0.9%氯化鈉250 mL中進行靜脈輸注。用藥第4天時,患者出現胸悶、心悸加重情況,停藥后,患者訴癥狀稍好轉。
2.7不合理用藥情況適應證與給藥頻次均符合說明書規定;不適宜處方為309例(35.23%),主要情況見表4。

表4 877例患者使用艾迪注射液不合理用藥情況
3討論
3.1溶媒艾迪注射液說明書示溶媒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10%葡萄糖,調查中有使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作為溶媒的情況,此配伍安全性還未見相關研究。另外,有文獻報道生理鹽水與艾迪注射液配伍后,產生的≥10 μm和≥25 μm微粒數不符合《中國藥典》規定[6],因此溶媒建議首選5%~10%葡萄糖。溶媒劑量方面,說明書提示50~100 mL艾迪注射液需以400~450 mL的溶媒稀釋,調查中存在50 mL艾迪注射液加入到250mL溶媒中使用的情況。但以說明書中最高劑量100 mL可以加入到450 mL溶媒中進行濃度推算,前者的輸注濃度沒有超出配制的最高濃度。因此說明書在溶媒劑量規定方面存在歧義,容易在臨床使用中產生安全隱患[7]。
3.2療程艾迪注射液與化療藥物同步使用才能達到量化的免疫增強作用,提早停藥或者延遲用藥都不能有效地減少化療藥物不良反應[8]。此次調查中有部分患者是在院外使用化療藥物,如替吉奧,來曲唑,吉西他濱等,導致艾迪注射液未能同步使用;還有部分患者在化療結束后依然使用艾迪注射液。另外,有些非惡病質體質患者,用藥時間長達33 d,由于累積劑量的增大,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從療效和安全性方面考慮,臨床中應該嚴格按照規定療程使用[9]。
3.3聯合用藥此次調查中與艾迪注射液聯合用藥排名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注射用復合輔酶,注射用核糖核酸 Ⅱ和參芪扶正注射液。其中,艾迪注射液聯合參芪扶正注射液應用,由于兩種制劑均存在黃芪成分,屬于重復給藥。同樣地,按照藥典[10]中黃芪用量的范圍計算(9~30 g),也屬于用量不適宜情況。每100 mL的艾迪注射液和參芪扶正注射液中黃芪甲苷的含量分別為1.04 mg和10 mg。黃芪甲苷的動物毒性試驗結果表明,1.0 mg·kg-1黃芪甲苷對SD大鼠有毒性作用[11]。按動物與人體表面積進行劑量換算,相當于人用毒性劑量為0.17 mg·kg-1,因此不建議二者聯用。
艾迪注射液與葛根素注射液聯合應用,需考慮對經CYP2D6代謝的藥物影響。已有研究表明,艾迪注射液對大鼠體內CYP2C9,CYP2E1酶有誘導作用;對CYP2C19酶有弱的抑制作用,對CYP2D6酶有中強抑制作用;而對CYP1A2和CYP3A4酶的活性無顯著影響[12]。葛根素注射液在體外重組酶反應體系中,對CYP1A2和CYP2D6酶活性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13]。因此艾迪注射液與葛根素注射液聯合應用,可能會升高經CYP2D6代謝的藥物(普萘洛爾,美托洛爾,普羅帕酮、氟西汀,文拉法辛、奮乃靜,硫利達嗪等)血藥濃度。因此,關于中藥注射劑聯合用藥的合理性分析,需綜合考慮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因素,同時關注藥物代謝學與動力學方面的研究結果,進一步完善點評標準。
3.4不良反應分析本次調查中有1例不良反應,該患者有心動過速病史,既往有心悸癥狀,心悸加重與艾迪注射液中的人參成分反應有一定的相關性。該病例中藥物輸注濃度過高,也是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4]。
艾迪注射液臨床使用中,主要作為抗腫瘤輔助用藥,但由于腫瘤患者病情較復雜,常與其他抗腫瘤輔助藥物聯合使用。此次調查中發現,艾迪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藥主要為溶媒品種和劑量不適宜,療程不規范,聯合用藥不適宜。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臨床應用中要嚴格遵照《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同時,藥師在醫囑審核環節要切實發揮監督指導作用,及時進行干預,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進一步做好抗腫瘤輔助藥物的安全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張苗苗,劉艷麗,陳重,等.艾迪注射液的化學成分研究 [J].中草藥,2012,43(8):1462-1470.
[2]韓銳莉,王安峰,楊庚武,等.艾迪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療效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7):4878-4879.
[3]辛國華,侯繼申,張志民.洛鉑、多西他賽和艾迪注射液聯合用藥對72例ⅢB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綜合療效分析[J].中藥材,2014,37(4):731-734.
[4]衛生部.《北京市醫療機構處方專項點評指南(試行)》〔EB/OL〕.衛辦醫管函〔2012〕1179號.
[5]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S].衛醫政發〔2008〕71號.
[6]蔡楚華.6種常用中藥注射液與溶媒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測定[J].中國藥房,2013,24(27):2560-2562.
[7]林歡,黃迎春. 我院中藥注射劑溶媒合理使用的探討[J].海峽藥學,2014,26(11):237-239.
[8]李俊.中藥聯合同期放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30(1):20-22.
[9]趙曉娟.艾迪注射液不良反應的文獻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5,30(3):315-317.
[10]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83-284.
[11] 朱玉平,張天寶,萬旭英,等.中藥黃芪甲苷對SD大鼠致畸性的研究[J].中成藥,2010,32(10):1783-1785.
[12] 劉麗雅,韓永龍,余奇,等.消癌平注射液等4種抗腫瘤中藥注射劑對人肝微粒體中CYP450酶7種亞型的體外抑制作用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4,19(5):522-527.
[13] 鄭姣,寧寧,楊麗君.葛根素對人細胞色素P4502D6酶活性的影響及其與基因型關系的研究[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4(4):219-223.
[14] 李雙虎,秦侃,范魯雁.中藥注射劑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4,18(2):221-224.
收稿日期:(2015-10-08,修回日期:2015-12-09)
基金項目:江蘇省藥學會—奧賽康醫院藥學科研項目(No 201411)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