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潘志榮,一級檢察官,多次被檢察系統榮記二等功、三等功,2013年入選首批全區檢察機關“最美基層檢察官”,并先后被達茂旗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包頭市人民檢察院評為“優秀檢察官”“愛崗敬業之星”“創新創優之星”,被包頭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市級勞動模范”,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自治區先進工作者”“內蒙古2015年度十佳法治人物”。
潘志榮30年如一日,扎根邊疆、貼近牧民,嚴謹履職、克己奉公,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一名基層檢察官愛黨愛民的政治品格、崇法尚德的堅定信念、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化解難題的高超本領。他是優秀政法干警的代表,也是值得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先進典型。
典型并不遙遠,典型就在身邊。潘志榮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檢察官,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30年執著的堅守、默默的奉獻和無悔的付出。他用公正司法維護了法律權威,他用真情付出贏得了百姓口碑
潘志榮常說:“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就要對得起這身制服;既然牧民群眾選擇了我,我就要對得住他們的信任。”
作為人民檢察官,潘志榮心中有黨,胸懷大局,信念堅定。他始終牢記宗旨、對黨忠誠,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思想上與黨同心,在行動上與黨同步。他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任務是為黨工作。盡管體弱多病,但他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工作在牧區,與牧民群眾守望相助,情同手足。在長期的檢察工作實踐中,他嚴格公正司法,化解矛盾糾紛,自覺地擔負起了堅守公平正義、維護民族團結、守護草原安寧的政治責任和崇高使命。
作為人民檢察官,潘志榮心中有責,敢于擔當,恪盡職守。他懷著對檢察事業的無限熱愛,扎根邊疆、勤勉工作,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為了更好地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權利、更好地為廣大牧民服務,作為一名漢族檢察官,他悉心鉆研檢察業務并用蒙漢雙語開展工作,成為全區檢察系統雙語檢察業務專家型人才。他牢記職責、事不避難,敢于頂著壓力化解復雜矛盾,敢于冒著風險處理疑難案件。
作為人民檢察官,潘志榮心中有民,情系百姓,服務群眾。他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用腳走近群眾、把心交給群眾、用情打動群眾,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他專門制作了蒙漢雙語的“檢民聯系卡”發到5000多名群眾手中,并始終兌現著24小時不關手機的承諾;他每年接聽牧民訴求電話近200個,并保證次次有答復、件件有回音。一口流利的蒙古語、一腔熾熱的為民情,讓他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由衷信賴。
作為人民檢察官,潘志榮心中有戒,廉潔奉公,不徇私情。他嚴以律己、崇法尚德,嚴修廉明之身,嚴守自律之道,給自己立下了“三不做”的規矩:“有悖良心的事不做、違反法律的事不做、有損檢察官形象的事不做。”他秉公司法、清廉辦案,從未收過涉案人員任何好處,也未因親朋好友徇過半點私情。他長期下基層尋訪、辦案,一直堅持自帶伙食。他曾有過多次調到市區工作的機會,但他選擇了留在條件艱苦的基層工作,而且一留就是30年。
潘志榮說:“我從小在牧區長大,對牧民的感情非常深,能夠留在牧區,為牧民服務,多為他們辦點實事好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他對草原和農牧民有感情,對檢察事業有感情,帶著感情去樂此不疲地工作,這是一種境界。”達茂旗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朝格蘇力德對潘志榮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典型可親可敬,典型可學可用。潘志榮的職業是威嚴冷峻的檢察官,但他做得更多的是暖人心、謀民利的事。他的足跡遍布達茂草原,他的事跡在群眾中口耳相傳。讓我們以潘志榮為榜樣,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潘志榮在平凡的崗位上躬身力行,實踐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時期好干部的標準和“三嚴三實”的要求,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達茂旗委、包頭市人民檢察院、包頭市委、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先后做出了《關于向潘志榮同志學習的決定》,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開展向潘志榮同志學習活動作為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重要舉措,迅速掀起向潘志榮學習的熱潮。通過組織報告會、專題學習、座談交流等形式,廣泛宣傳潘志榮的先進事跡,切實發揮好先進典型弘揚正氣、振奮精神、示范引領的作用,營造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傾心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我們向潘志榮學習,就要學習他扎根基層、服務群眾、與農牧民守望相助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心系百姓、執法為民、親民愛民的博大情懷;學習他崇法尚德、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職業操守;學習他甘于奉獻、敢于擔當、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培養過硬崗位素質,善學習善探索善創新,能做事做成事的工作本領;學習他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
談到學習潘志榮,達茂旗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趙寶柱說:多年來,潘志榮不斷探索和實踐適合牧區、適合基層的好辦法、新方法。他總結出了在基層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四字要令”,即“會、懂、信、實”。這四個字,他不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刻在草原上。潘志榮真誠地為牧民做好事、辦實事,深得牧民的尊敬和喜愛,以實際行動模范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提出的守望相助的囑托,對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有典型示范意義。
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喬青山在向潘志榮同志學習動員大會上強調:潘志榮同志長期奮戰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扎根基層30年,竭智盡忠30年,嚴謹履職30年。我們要把向潘志榮學習,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與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規范司法行為、加強法律監督工作結合起來,加強組織領導,精心抓好落實,扎實有效地把學習宣傳潘志榮先進事跡活動具體化、目標化,并把學習成果落實在提高服務群眾水平、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履職能力、提升執法公信力上。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唐勇在聽了潘志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后深有感觸地說:潘志榮,一個平凡的人,做著看似平凡的事兒,但能夠不改初衷、始終如一,執著堅守30年,這足以使平凡變得不平凡。潘志榮用30年“嚴”與“實”的工作實踐證明,群眾的需求在哪,檢察工作就到哪;要用腳步走近群眾、用真情融入群眾。潘志榮的事跡充分體現了“三嚴三實”要求,契合了依法治國、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三個特別”的民族地區好干部新標準:“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的感情特別真誠。”潘志榮用嚴格的工作標準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用30年始終不渝的真情澆灌著達茂草原蒙漢民族團結之花,用忘我的敬業精神向草原人民、向檢察事業、向黨和國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是名副其實的民族地區好干部。廣大黨員干部要把潘志榮作為一個樣板、一把標尺,聯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深學、細照、篤行,努力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干部。
責任編輯:田旭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