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娟(湖南省長沙市中南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路徑選擇
蔣 娟
(湖南省長沙市中南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文素養在高中語文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現狀與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路徑選擇上提出幾點建議,以促進高中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素養;路徑選擇
“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是人文素養的靈魂,而不是“能力”,對人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重點內容。在高中時期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關鍵,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不僅對高中語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為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要求。我們應重視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1.高中學生語文水平差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而且語文教學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門文化課程,但是許多高中學生語文知識達不到要求,對于語文學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造成語文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于語文語法的運用不是很熟練,導致語文水平低下。許多學生認為語文是一門不重要的學科,不需要把時間都花費在語文學習中,對語文的學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對于語文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也缺乏對語文中一些優美的文學作品的探索精神,這樣就造成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低下,運用詞匯的水平不高,從而影響了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使語文教學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2.學校對語文教學忽視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程,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加大對語文教育的重視,促進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然而,在許多高中教學中,學校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缺乏重視,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合理地運用詞匯與他人交流,達到漢字認識數量的要求就可以,把重點放在其他學科的教育過程中。另外,在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許多老師具有嚴重的傳統觀念,對于語文的教學非常呆板,不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對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由于老師的教學水平嚴重地阻礙了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學校對于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沒有足夠的重視,在這種忽視人文素養培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將很難得到發展。
3.語文教學安排不合理
語文教學的合理安排能夠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培養,然而,在目前的許多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語文教學的安排仍然存在很多不恰當之處。一方面是語文課程的安排與教材的利用不恰當,語文的教學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要想使學生能夠通過語文的學習,培養人文素養,在語文的學習中陶冶情操,只靠少量的課時是完全達不到學生學習的要求的,然而由于學生與教師對語文的忽視,所以對語文課程安排非常少,不能讓學生對人文素養培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語文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課上只有老師一個人講課,變成了老師一個人的課堂,老師與學生之間很少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的靈感得不到及時發散,阻礙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無法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喪失了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使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發展受到阻礙。
高中語文教學是學生進入大學、邁入社會的關鍵一步,人文素養的培養不僅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是教學培養目標的需要。
1.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如果在高中語文教育中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將會對學生的人格發展造成嚴重影響,無法形成健全的人生價值觀。高中生具有較強的主觀意識,在與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妥善地處理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常常跟著自己的想法任意而為,這就給以后的工作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了解我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拋棄自私自利的狹隘思維,正確地處理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人生觀與人文素養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是現在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實現我國國家富強、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措施。通過對高中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2.教學培養目標的需要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目標中,不僅要讓學生具有優秀的學習成績,還要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的能力,這同時也是人文素養培養的目標要求。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正確地處理與周圍人的人際關系,誠信做人,使學生能夠德才兼備。語文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工具性學科,是我們交往的語言,同時也是一門具有人文性的學科,其中蘊含著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所以說,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培養是必然趨勢,是我國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加強培養,教會學生如何做事也是教育的目標,教會學生用心做事,培養學生的做事態度,為學生以后進入社會奠定基礎。例如,對待老師安排的作業任務,需要學生自主獨立地完成,并且在完成的時候做到認真檢查,保證作業完成的質量,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責任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
1.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意識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慢慢地進行引導,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語文中包含的人文素養。“語文教育是給學生真善美的熏陶與教育,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掌握好語文知識,通過語文課讓學生有一定的語文方面的積累。”所以說,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是重點內容之一,老師需要讓學生通過語文課的學習,真正地感受到文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意識。語文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的學科,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在課堂外,學生都可以對語文知識以及人文素養進行學習,這是語文學科的一大優勢。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挑選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因為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學生的人格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可以使學生的情感獲得升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老師還應該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使學生積極向上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2.重視經典文學作品的教學
經典的文學作品代表著我國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我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并且結合現代生活思考歷史,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文化情操。然而,在現在快速發展的社會大環境下,由于語文和對歷史悠久文化的了解不能帶來直觀的效益,所以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對語文教學中文化素養有著不同程度的忽視,這樣使他們更不會關注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從而造成高中生的文化素養水平不高的現象。要想改變這種現象,首先就要讓老師對文學作品引起足夠的重視,轉變老師傳統的教育觀念,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靈活地選取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保證在為學生講解文學作品時有能力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其次,需要讓學生對文學作品起到足夠的重視,由于文學作品的學習大部分是枯燥無味的,而且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文學作品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學生容易喪失學習積極性。其實,學生不應該放棄學習文學作品,應該細細地體會其中的內涵,發現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3.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讀、說、聽、寫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不應該把重點放在某一個環節上。在目前的許多語文課中,很少有寫作課堂,這樣便不能夠使學生鍛煉語言組織能力。學生寫作就是根據自己的創造力與生活的感悟,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通過寫作的訓練,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充分表達,鍛煉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語文人文素養的發展。因此,老師應該重視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提供一些既富有挑戰性又具有可行性的寫作題目,并且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得到有效發揮,促進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發展,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與提高。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現代化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學生自身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老師與學生都應做出努力,充分利用高中語文教材,靈活地結合課外文學作品,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積極地創新人文素養的新途徑,不斷地提高高中語文人文素養教學水平,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1]朱珠.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路徑選擇[J].學周刊,2014(10).
[2]冉素菊.語文教學中重視人文素養培養,促進學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17).
[3]王海波.淺析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高考:綜合版,2014(4).
[4]陳建軍.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養滲透[J].新課程:中學,2015(8).
[5]林耀芹,林海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養[J].新課程:上,2014(10).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