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娜(陜西省漢陰縣職教中心)
論中職學生數學興趣的激發與調動
趙 娜
(陜西省漢陰縣職教中心)
中職數學教師必須從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從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出發,靈活采取不同的數學教學策略與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調動與維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顯著優化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
中職數學;學習興趣;實踐經驗
筆者從事中職數學教育教學多年,累積了大量的教學實踐經驗。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及教學感悟,就當今中職學生數學學習的不利現狀以及有效調動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當今社會環境背景下,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來源于沒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學生群體,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恰當,通常也并不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這些都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科目的學習興趣極為低下,更有甚者對數學這一學科有著較強的排斥及畏懼心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與成績均不十分理想。鑒于此,想方設法調動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其數學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就成了擺在中職數學一線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
通過對自身教學實踐活動的總結與分析,筆者認為要想有效激發與調動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育工作者可以嘗試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以此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師在展開具體的數學知識點的教學時,仍傾向于采用注入式的填鴨式教育,即將數學課本上出現的定義、公式、原理等照本宣科地直接灌輸給學生。在如此被動的學習狀態下,學生多數對教師的所教所講持有非常麻木的態度。試想如此狀態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尚且得不到充分激發,又能如何確保高質量的課堂學習效果呢?
鑒于此,筆者認為,中等職業院校的數學教師應當改變以往死板地向學生灌輸數學內容的教學模式,改為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究性質的數學學習模式。因為,這可以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其自身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對此,筆者有著非常深刻的教學體會。
例如,在教學橢圓、雙曲線及拋物線這一知識點時,我將三者的定義都一一講解給學生,可是由于是被動式的學習,不少學生經常在應用三者的過程中出現混淆的低級錯誤。針對這一現狀,我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即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就橢圓、雙曲線以及拋物線這三者所滿足的幾何條件、標準方程、圖形以及頂點坐標進行認真的對比與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作出一個能充分體現三者異同點的完整表格。(以下為某學生小組獨立制作的表格示意圖)

由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激發。更是憑借各自小組成員的聰明與智慧,圓滿地完成了上述自主探究性質的學習活動。如此,既調動了學生對該節數學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同時,其獨立自主地進行數學探究與歸納的過程,又切實幫助他們自身實現了對于橢圓、雙曲線及拋物線這三者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這樣一來,僅僅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質的學習就實現了一舉兩得的良好課堂教學效果。
2.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中職數學學習興趣
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分析,筆者發現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濃厚興趣的原因在于:感受不到數學知識同自身現實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認識不到數學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因此,在這種“學而無用,還不如不學”的消極情感態度引導下,他們很難從真正意義上調動自身對于中職數學這一學習科目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在對這一情況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之后,筆者有效地調整了自身的教育教學方式,即不僅在課堂上向學生詳細闡述了基礎的數學理論知識點,還將數學學習的課堂擴充到社會生活這一廣闊的學習陣地中,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性質較強的數學學習活動。這一教學方式的轉變產生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首先,實踐性質的課外學習活動本身就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其次,在實踐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自身的知識積累實現對實踐任務的更好解決,這將促使他們深刻意識到所學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與重要性,而這又將促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與維持。總之,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對于調動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筆者自身的教學經歷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如,在學習了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點之后,我向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的社會實踐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調查某商場某一款衣服的日銷售量以及每件衣服的具體盈利額,并以此為基礎探討:假如該商場采取降價擴大銷售量這一措施的話,降價額度與銷售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以及該商場該款衣服的降價額度定在多少時,該商場從該款衣服中得到的盈利額將實現最大值?
如此,學生的學習陣地就由以往的課堂更多地轉移到了社會實際生活之中,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意識到:原來中職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是之前自己所想的那樣“學而無用”,相反,在實際生活中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自己必須盡快調整自身對于中職數學的學習態度,以更加努力、認真的姿態持續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如此,才能使學到的中職數學知識更好地為自己的現實社會生活服務。很顯然,學生在經歷了這一社會實踐活動之后,他們對于中職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發生了積極的轉變,而這一轉變很顯然為他們數學興趣的激發與調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更為他們日后在興趣的推動下實現對于中職數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數學教師必須從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從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出發,靈活地采取不同的數學教學策略與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調動與維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顯著優化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
林麗.尋找生活之“趣”激發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J].才智,2015(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