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艷(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
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白紅艷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二中學)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學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只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學歷史教學中,才能引導學生學好歷史知識,才能用歷史人物和歷史史實激勵學生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為人民、為社會服務。所以,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學歷史知識相結合,是歷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情感;核心價值觀教育
“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應該堅守和踐行的核心價值,不僅廣大青年要堅守和踐行,全社會都要堅守和踐行。”這一深刻論述對于我們從近代中國歷史發展要求的高度認識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指引著我國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方向。
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對社會主義有用的良好品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百年大計。學好歷史,能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感。例如,講述“九一八事件”時,教師要給學生講明“九一八事件”發起的原因、經過、結果。告訴學生,日本這個彈丸小國為了達到掠奪資源,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目的,不惜利用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對一個兄弟鄰邦——歷史上曾多次幫助過他的中國去發動一場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在艱苦的環境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起反擊,經過多年艱苦抗戰,終于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樣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這就喚起學生愛國,更激發學生發奮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貢獻,讓國家更加強盛。
培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好歷史知識,尤其是中國歷史,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性轉化。在歷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立足本國傳統與面向世界相結合的產物。源遠流長、精深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倫理品質,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和道德使命,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和動力源泉,理所當然也完全有可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和精神依托。在歷史教學中,將中國幾千年來勤勞、勇敢、智慧的歷代歷史人物和事例進行分析、評價。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從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了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要求,具有廣泛的感召力。用社會主義價值觀培養學生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責任,要想祖國繁榮富強,就要靠我們代代中國人的努力,頑強奮斗,才能取得勝利。歷史是我們青少年前進中的一面鏡子,是奮斗的精神,是在成長中增強社會責任感的動力。
誠信,就是不欺人,重承諾,不耍花招,敢于負責。作為一種傳統美德,誠信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底線,也是人際交往和各種社會事務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通過歷史人物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比如,商鞅徙木為信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又如利用季布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季布一諾千金,總之,只要用心挖掘,歷史課完全可以變成一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素材庫,歷史課堂也會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總之,學習歷史,是為了了解歷史;了解歷史是為了勿忘歷史;勿忘歷史,是為了展望未來,不至于重蹈覆轍。所以歷史老師擔負著非常凝練而厚重的使命,無時無刻都承擔著培養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的任務,無形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歷史課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課,是每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科。
鐘明華,黃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解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9(1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