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芳(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中學)
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策略研究
李珍芳
(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中學)
高中物理的學習是基礎性學習,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物理課堂上的提問是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物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更好地溝通,更能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所以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提高物理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
高中物理;小組討論;物理實驗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老師一味地講解知識點,學生盲目地聽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要在物理課堂中增加提問環節,把課堂提問貫穿到整個物理課堂教學中來,這樣不僅能夠優化物理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還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所以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提問必須是有效性提問,既能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所學的知識點,又能讓老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這就需要堅持一定的提問原則,采取合適的提問策略。
1.堅持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由物理學科自身的科學性決定的,每一個概念的建立、定律的發現都是物理學家經過無數次科學實驗、實踐檢驗之后得出的重要結論。所以教師在物理課堂上的提問必須堅持科學性原則,使用正確的、規范的物理學科術語。
2.堅持引導性原則
引導性原則更好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整體情況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既不能太難,也不能過于容易,要難度適宜,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并得出正確的回答。例如,在學習機械能守恒定律內容時,老師在提問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時,學生就很容易把只有重力和彈力做功,外力不做功,回答成外力的和為零。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知識點的引導,通過勻速圓周運動進行舉例,給學生講解外力的和為零時外力一定不做功,但是外力的功為零時外力的和卻不一定為零。這樣通過對學生提問,老師進行引導,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1.直接或間接式提問
直接提問就是教師根據在物理課堂上所講授的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識點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例如,在講解完動力學的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時,老師可以提問第一運動定律的概念,如果學生對該概念沒有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在回答時會把定義中的靜止狀態忽略掉,以致于在做題過程中出現錯誤,直接提問有利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查漏補缺。間接提問是一種引導式的提問方式,老師通過提問另一個問題來引入,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疏通思路,將知識點融會貫通。
2.小組討論式提問
小組討論式提問是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一個更加貼合實際生活的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討論,最后老師進行提問。例如,在學習動量和能量內容時,老師可以提問:在現實世界,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問題是涉及動量和能量的?學生經過小組討論會得出跳繩、跳高、跳遠、輪船螺旋槳的推進、噴氣式飛機的飛行等答案,最后由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小組討論式的提問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結合物理實驗提問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物理實驗進行提問是指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向學生進行提問。例如,在講解電學知識時,如果學生對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分壓兩種控制電路的原理把握不準,就很容易導致控制電路選用不當。所以在物理課堂上老師要進行電學實驗,通過老師的演示,展示相應的物理現象,結合物理實驗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能直觀形象地掌握滑動變阻器的限流接法與分壓接法及其特點,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在物理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想提高提問的有效性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對知識點的接受能力。同時在提問的過程中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要耐心聽取,進行引導,不能時常打斷,要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從而得到相應的答案,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高中物理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手段,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采用合適的提問策略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思維,師生之間進行更好的互動,教師能夠更準確地得到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反饋,從而及時對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1]殷曉麗.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3 (31):132-133.
[2]孟萍.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策略淺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3(8):100.
[3]朱忠海.關于高中物理課堂提問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1(12):3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