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錫華(江蘇省海門市冠今中學)
?
匠心獨運,升華高中生歷史思維能力
錢錫華
(江蘇省海門市冠今中學)
高中歷史知識不再是對古代歷史的講解,而是轉向了獨立的知識體系架構,其中包括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模塊。每一模塊的內容都需要學生積極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分析能力來進行學習記憶。由于歷史知識本身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導致學生的壓力逐漸加大,使學生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我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創新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降低其學習歷史知識的難度,有效改善學生歷史知識學習的困境。
高中歷史知識在內容上與初中歷史相比,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點更多、難度更大,這就增加了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難度。為了讓學生記住課本中的難點、重點問題,高中歷史教師一般都選擇枯燥的填鴨式教學法,這就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面對繁多的歷史知識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也對課本知識的記憶設下了障礙。我在歷史課堂的講解中,經常通過信息化技術教學法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橫向延伸,通過對知識的全面了解,增加知識的興趣性,提升學生的課堂記憶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歷史高一上冊《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一課中,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我國近代經濟發展變化的學習,認識到洋務派思想對我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影響,通過對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的過程來增強學生對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理解。本文在歷史中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點。為了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降低對課本知識的記憶難度,我在課堂上將知識進行了橫向延伸,通過信息技術的創設,導入了洋務運動和反映當時歷史事實的影像文件在課堂上播放,使學生借此提高對本課內容的認識,提高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對課堂知識的記憶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真實反映,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會的發展規律,使學生明事理通古今,增加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高中歷史教師普遍使用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希望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加全面的知識。但是這種教學模式與新課改精神是相違背的,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并且枯燥的知識加大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我在歷史課堂上,常常將歷史知識進行相關的串聯,使學生通過知識間的關系加深自己的理解,避免了因時間的推移而對知識產生記憶模糊的現象。
例如:人教版高中歷史高一上冊《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一課中,難度較大,要求學生理解的地方較多。需要學生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內容進行分析,也要理解第一帝國憲法的內容??此坪唵蔚膬热萜鋵崒W習起來很困難。我對課堂時間的安排采取了科學合理的管理,將一定的時間留在了對學生的縱向內容啟發上。如:我在講解完本課的內容后,將前兩節課的內容進行了梳理,通過三節課的知識進行比較,使學生對比出西方國家政權發展的特點和不同之處,并在這個過程中強化了自己對學過的知識串聯分析的能力。
高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由于高中學生的年齡關系,其在思想上已經趨向成熟化,因此,學習歷史知識可以提高其在問題分析上熟練掌握唯物主義精神的運用能力,讓其看待問題更加理智和客觀,使其在今后的道路中少走彎路,讓學生的思想向更高的方向發展。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常常創新自己的教學思想,通過反向的思維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分析,讓其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照出事件的瑕疵,養成學生透過現象去看清本質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歷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一課,主要是對鴉片戰爭后國人向西方學習新知識并急于改變我國當時的狀態的歷史情況介紹,本文的重點是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維新思想的發展歷程,并了解維新變法思想對中國的影響。但是學生很少去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只是注重知識點的記憶。我在講解結束后對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同學們,大家思考一下,當時的社會中,如果沒有維新變法思想,那么會是什么情況呢?閉關鎖國和學習外國的思想,哪個更有意義?我們該怎樣去看待師夷長技這一現象呢?”通過反向思維的引導,可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深度,學生通過對歷史的解讀培養了其辯證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并不只是為了面對高考,主要是通過對歷史的解讀來“明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要讓國家的歷史文化在我們的手中得到流傳,讓每個學生的骨子里都流淌著愛國的血液。
參考文獻:
[1]袁超.注重學生心理特點,走出歷史教學誤區[J].文教資料,2010(28).
[2]于理想.提高課堂效率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1(15).
·編輯杜嫣然